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705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lecture1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主讲 :黄友锐,第十一讲,09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9.1 反馈的概念 9.2 反馈的基本方程 9.3 四种负反馈类型的分析 9.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9.1.1 反馈的定义 9.1.2 负反馈和正反馈 9.1.3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9.1.4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9.1.5 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9.1 反馈的概念,9.1.1反馈的定义,在放大电路中信号的传输是从输入端到输出端,这个方向称为正向传输。反馈就是将输出信号取出一部分或全部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反馈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所以放大

2、电路无反馈也称开环,放大电路有反馈也称闭环。反馈的示意图见图09.01。,图09.01 反馈概念方框图,图中: 是输入信号, 是反馈信号, 称为净输入信号。,所以有,9.1.2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 Xi | | Xi | , 输出幅度增加 ,等效增益提高。,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断法之一:瞬时极性法,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假设一个输入信号对地为某一极性,可用“+”、“-”或“”、“”表示。按信号传输方向依次判断相关点的瞬时极性,直至判断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将输出电压短路,若反馈信号为零,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

3、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9.1.3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 例的反馈称为电压反馈;,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 例的反馈称为电流反馈。,电压与电流反馈的简易判断方法,一般来说: 反馈元件直接接在输出端为电压反馈。 反馈元件只要没有直接接到输出端,均为电流反馈。 (特别注意:负载不属于放大器,因此不能算作反馈元件。),9.1.4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同一个电极,则为并联反馈;反之,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两个电极,则为串联反馈。,此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流相加减的关系。,此时反馈信

4、号与输入信号 是电压相加减的关系。,对于运算放大器来说,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一个加在同相输入端一个加在反相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对于三极管来说,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输入三极管的基极或发射极,则为并联反馈;一个加在基极一个加在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9.1.5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交流成分时为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直流成分时为直流反馈,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时为交直流反馈。,正反馈可使输出幅度增加,负反馈则使输出幅度减小。在明确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后,正反馈和负反馈可用下列规则来判断: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于输入回路一点(并联反馈)时,瞬时

5、极性相同的为正反馈,瞬时极性相反的是负反馈;,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于输入回路两个不同点(串联反馈)时,瞬时极性相同的为负反馈,瞬时极性相反的是正反馈。对三极管来说这两点是基极和发射极,对运算放大器来说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 输入端。,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断法之二:,以上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都是指对地而言,这样才有可比性。,例题 09.1 :试判断图09.02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解: 根据瞬时极性法,见图中的红色“+”、“-” 号,可知经电阻R1加在基极B1上的是直流并联负反馈。因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故又为电流反馈。结论:是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图09.02 例题09.01图,经Rf

6、加在E1上是交流负反馈。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在T1两个输入电极,故为串联反馈。结论: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例题09.2:试判断图09.03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解: 根据瞬时极性法,见图中的红色+- 号,可知是负反馈。 因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在运放A1的两个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图09.03 例题09.02图,因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故为电压反馈。结论:交直流串联电压负反馈。,动画9-1,动画9-2,例1:判断图示电路中RE1、RE2 的负反馈作用。,RE2对交流不起作 用,RE1对交、直 流均起作用,电流串联反馈,另外再看几个例子:,思考,例2: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类型。

7、,电压串联负反馈(交流反馈),+,C1,RB1,RC1,RB21,RB22,RC2,RE2,RE1,C3,C2,+UCC,uo,ui,+,T2,若Rf与T发射极相接如图所示,引入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T1,电流串联正反馈,例3:判断图示电路Rf的反馈类型。,电流并联负反馈(交、直流反馈),+,9.2 反馈的基本方程,9.2.1 闭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 9.2.2 反馈深度 9.2.3 环路增益,9.2.1闭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根据图09.01可以推导出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 方程。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放大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以上几个量都采用了复数表示,因为要考虑实际电

8、路的相移。由于,式中:,称为环路增益。,9.2.2反馈深度,称为反馈深度 它反映了反馈对放大电路影响的程度。 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当 1时, ,相当于负反馈 (2)当 1时, ,相当于正反馈 (3)当 =0 时, = ,相当于输入为 零时仍有输出,故称为“自激状态”。,9.2.3环路增益 ,环路增益 是指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所形成环路的增益,当 1时称为深度负反馈,与 1+ 1相当。于是闭环放大倍数:,也就是说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反馈系数的倒数,与有源器件的参数基本无关。一般反馈网络是无源元件构成的,其稳定性优于有源器件,因此深度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比较稳定。,由此可见:

9、对于复杂的负反馈电路,增益的计算可简化为反馈系数的计算。,在此还要注意的是 、 和 可以是 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1.当它们都是电压信号时, 、 、 无量纲, 和 是电压放大倍数。,2.当它们都是电流信号时, 、 、 无量纲, 和 是电流放大倍数。,3.当它们既有电压信号也有电流信号时, 、 、 有量纲, 和 也有专门的放大倍数的 称谓。,解:在求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时,可以把A1和A2看成一个运算放大器,见图中棕色线框。因A1和A2 都是反相输入的,因此可确定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极性关系。,该电路相当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所以:,例09.03 :求图09.04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图

10、09.04 例题09.03电路图,9.3 四种负反馈类型的分析,9.3.1 电压串联负反馈 9.3.2 电压并联负反馈 9.3.3 电流串联负反馈 9.3.4 电流并联负反馈,负反馈的类型共有 四种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此要分析反馈组 态、求放大倍数等。,9.3.1 电压串联负反馈,对图09.05(a)所示电路,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经Rf加在发射极E1上的反馈电压为+,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1)判断方法:,且加在输入回路的两点,故为串联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电压反馈。后级对前级的这一反馈是交流反馈,同时Re1上还有第一级本身的

11、负反馈,这将在下面分析。,对图 (b),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加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且为电压负反馈。结论是交直流串联电压负反馈。,反馈系数:,对于图09.02(a) :,对于图09.02(b):,(2)闭环放大倍数 对于串联电压负反馈,在输入端是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相减,所以,9.3.2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如图09.06所示。因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一点相加,为并联反馈。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为负反馈,且为电压负反馈。因为并联反馈在输入端采用电流相加减。即:,图09.06 电压并联负反馈,具有电阻的量纲 具有电阻的量纲具有电导的量纲,而电压增益为

12、:,称为互阻增益, 称为互导反馈系数, 相乘无量纲。对于深度负反馈,互阻增益为,9.3.3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如图09.07所示。图(a)是基本放大电路将Ce去掉而构成,图(b)是由集成运放(见下页)构成。,对图(a),反馈电压从Re1上取出,根据瞬时极性和反馈电压接入方式,可判断为串联负反馈。因输出电压短路,反馈电压仍然存在,故为串联电流负反馈。,图09.07(a) 电流串联负反馈,对图09.07(b)的电路求其互导增益,图09.07(b),于是 1/R ,这里忽略了Rf的分流作用。电压增益为:,9.3.4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的电路如图09.08(a)(b)所示。对

13、于图(a)电路,反馈节点与输入点相同,所以是电流并联负反馈。对于图(b)电路,也为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放大倍数:,电流反馈系数是: ,以图09.08(b) 为例:,显然,电流放大倍数基本上只与外电路的参数有关,与运放内部参数无关。电压放大倍数为:,动画9-1,动画9-2,例题09.4:回答下列问题。,图09.09 例题09.4电路图,求图 09.09 在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 若要实现串联电压反馈, Rf 应接向何处? 要实现串联电压负反馈,运放的输入端极性如何确定? 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解: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即静态时 T1和T2的集电极 电位。,图09.

14、09 例题09.4电路图,Ic1 = Ic2 = Ic3 /2,解 :可以把差动放大电路看成运放A的输入级。输入信号加在T1的基极,要实现串联反馈,反馈信号必然要加在B2。所以要实现串联电压反馈, Rf应接向B2。,解既然是串联反馈, 反馈和输入信号接到差放的两个输入端。要实现负反馈,必为同极性信号。差放输入端的瞬时极性,见图中红色标号。根据串联反馈的要求,可确定B2的极性,,见图中绿色标号,由此可确定运放的输入端极性。,图09.09 例题09.4电路图,解 :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增 益,可把差放和运放合为一个整体看待。,图09.09 例题09.4电路图,为了保证获得运放绿色标号的极性,B1相当同相输入端,B2相当反向输入端。为此该电路相当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所以电压增益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