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495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要(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一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粤考解读,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 ,访荐为主簿,相,粤考精讲,(2008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 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 以应访,轶众溃,遂平

2、江州。,.,.,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 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 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 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骧将军。,.,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 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3、士以此重之。,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 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 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注释】散吏:闲散的官员。海昏:地名。,.,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A 项 的“之”为动词,译作“到任”,整句话的意思是“(周访)被任 命为郎中、上甲令,都不去就职”。该义项曾在鸿门宴中 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出现。B项的“之”属代词,放,在否定句中,用作“罪”的前置宾语,整句话的意思是“自己 便到皇帝处投案自首,皇帝没有加罪他”。故正确选项为 B。 该用法曾在寡

4、人之于国也中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中出现。C 项的“之”为代词,解作“他”,代指“杜弘”, 整句话的意思是“周访率军追赶他,缴获的战马铠甲兵器数都 数不清”。D 项的“之”为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用 法在中学教材中较常见,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整 句话的意思是“我的将士尽死效力,我周访有什么功劳”。,【参考答案】B,粤考规律,考试说明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 一考点,“特殊句式”,在近几年高考中并未单独设题,通常 都是结合翻译来考查的,而且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 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如 2013 年的翻译题中,就涉及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判断句;201

5、2 年涉及成分省略、介宾结构 后置等。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句 式,像宾语前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 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于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文言句式,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文言文学习,特,别是文言句子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知识点。“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用法”通俗理解为“词类活用”,高考把这一考点常常与 “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在一起,同时,在文言语 句翻译中会把词类活用作为一个考查点,如 2013 年翻译中就有 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2012 年翻译中也有名词活用作 动词。,这一考点在广东高考命题中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类

6、:将 特殊句式单独命制选择题进行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涉及的词 类活用现象;将特殊句式和用法隐含在文言文断句题和翻译 题中作为“采分点”。,考点透析,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 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几种类型。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 的文言特殊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动词 “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 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如: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也。”

7、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3)“者,。”如:兵者,凶器。(酷吏列传) (4)“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6)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 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语气,往往在动词 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

8、”、“诚”、“皆”、,此则,“则”等。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 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于”、“受于”表被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2)用“见”、“见于”表被动。如:秦城,臣诚恐见欺于王,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4)用介词“被”表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5)

9、句中没有被动词,句意本身含被动的被动句。这是意念 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如: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三)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倒装句的一个重要类别。倒装句是指与现代汉,语正常语序不同的句子,如图:,(1)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古之人 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正常语序为:古人不欺余也。(否定 词有:不、莫、未、勿、毋、弗、无、非、否等;人称代词有: 第一人称吾、余、予、臣等,第二人称若、汝、乃、尔、君等, 第三人称其、之、彼等)。,(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 操?(鸿门宴)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疑问代词有:

10、孰、 何、曷、胡、安、焉、谁、恶等)。 (3)“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4)介词“以”的宾语经常前置。如:余是以记之。(石钟 山记),此外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也是重要的文言句 式。定语后置,常用结构助词“之”、“者”作定语后置的标 志,“之”放在中心语与后置定语之间,“者”放在后置定语 之后,数量短语也常做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求人可使报秦 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持白璧一双,欲 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鸿门宴)。状语后置, 即介

11、宾结构在文言中常常后置于谓语之后。如“唐浮图慧褒始 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四)省略句,省略句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现象。既有主干成分主谓宾的省 略,也有枝叶成分定状补的省略,介词(主要是“于” “以”)、 关联词、量词也常常省略。对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 予以补充,使译文通顺、畅达、清楚明白。最常见的省略句有 以下几种:,1主语省略,(1)承前省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 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蒙后省主语。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史记鸿门宴),(3)自述省主语。如:(予)爱是溪,入二三

12、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4)对话省主语。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梁惠王下),2谓语省略,在特定情况下因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后一分句省略了 谓语“择”。翻译时,被省略的部分要补充出来。,3宾语省略,宾语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 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 “以”、“为”、“与”和使动词“使”的宾语常常省略,如: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崤之战)在译成现代汉

13、语时, 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4介词省略 文言文中介词“于”、“以”等常常省略。如:今以钟 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赐之(以)彘肩。(史记鸿门宴) 5修饰语和中心词省略 即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省略掉。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修饰语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不辜(人),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中 心词的省略,(五)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掌握和熟记这些较 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这对于文 言文句子的翻译很

14、有帮助。常见的文言文的固定句式根据所表 达语气的种类可分为六种。,1表示疑问,2.表示反问,(续表),3.表示感叹,4.表示揣度,5.表示选择,6.其他,(续表),解题指津,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在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熟 悉的课文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 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彼且奚适”、“古之人不余欺也”、 “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这些句子,就可以去套类似的 句子而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了。也有一些特殊句式 和用法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熟语里, 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

15、”的被动句式,我们 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 或用法。,2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 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 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 定省略的成分或理解词类活用,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 把握。如理解“既来之,则安之”一句,若是孤立地看,可能 会受现代汉语的影响而误解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但 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看,结合上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进行揣摩,则可推断“来”和“安”均为使动用法,分别 为“使前来归顺”和“使安定生活”的意思。考试时,,一定要想到我们是在文言阅读,不是考纯粹的文言知识。一定 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 体会语感,揣摩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 特点或活用现象。,3联系平时做过的练习,从中得到解答某个问题的方法。 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练、考分离的情况,即平时练的考时一点印 象都没有,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练为考服务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