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136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成本报表与分析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概述 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 编制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五节 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概述,一、成本费用报表的作用 (一)集中反映报告期产品成本水平 (二)作为评价和考核各项成本管理业绩的依据 (三)为确定产品价格和修订成本计划提供信息 (四)为成本差异分析提供必要的线索 二、编制成本费用报表的要求 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管理的要求出发,来设计和编制成本报表,要注意报表内容的实用性,指标项目的简化,报表的针对性。,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概述,三、成本费用报表的种类 (一)

2、按反映的内容分类 1.反映成本水平的报表: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2.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 3.成本管理专题报表:责任成本表和质量成本表。 (二)按编制的范围分类 全厂、车间和班组成本报表等 (三)按编制的时间分类 定期(月、季和年)和不定期 四、成本费用报表的特点 (一)综合性 (二)灵活性 (三)多样性,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一、成本报表编制的方法 本期实际成本 本期累计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上年成本 二、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包括实际与计划对比、实际与前期实际对比、实际与

3、同行先进对比。 (二)比率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 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两个性质不同但相关的指标对比。 2.构成比率分析: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三)趋势分析法:通过 若干期相同指标的对比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子:假定某工业企业从2007年到2011年,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90、93、96、100和104元。 1、以2007年为基年 2008年:9390=103% 2009年:9690=107% 2010年:10090=111% 2011年:10490=116% 结论:20082011年各年单位成本与2007年单位成本相

4、比呈上升趋势。 2、分别以上一年为基期,各年的环比比率如下: 2008年比2007年:9390=103% 2009年比2008年:9693=103% 2010年比2009年:10096=104% 2011年比2010年:104100=104% 结论:单位成本都是逐年递增的,但各年递增的程度不同。,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四)连环替换分析法 1.方法:在影响综合指标因素中,顺序把其中一个因素当作可变,暂时把其他因素当作不变进行替换来测定各个因素对综合指标的影响。 2.特点 (1)计算程序的连环性:除第一次替换是在基数基础上进行外,每个因素的替换都是在前一因素替换的基础上进行; (2)

5、因素替换的顺序性:先替换数量因素,后替换质量因素;先替换实物量,后替换价值量,先替换原始和主要,后替换派生和次要因素,先替换分子后替换分母; (3)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计算结果只能说明在某种假定条件下的结果。,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3. 举例 A种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的实际资料和计划资料 按照产量、单耗、单价的顺序,进行连环替代 (1)以计划数为基数:201810=3 600(元) (2)第一次替换:211810=3780 (元) 产量变动的影响:3780-3600=180 (元) (3)第二次替换:211710=3570 (元) 单耗变动的影响:3570-3780=-210 (元)

6、(4)第三次替换:211712=4284 (元) 单价变动的影响:4284-3570=714 (元) (5)综合:180-210+714=684 (元) (6)结论:产量增加使材料费用增加180元,单耗降低使材料费用下降210元, 单价增加使材料费用增加714元,三个因素综合起来使成本增加了684元。,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五)差额计算分析法 是连环替换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将各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之差乘以函数关系中排列在该因素前面的各因素的实际数和排在该因素后面各因素的基数。 A种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的实际资料和计划资料 1.产量变动的影响:(21-20)1810=180(元) 2.单

7、耗变动的影响:(17-18)2110=-210 (元) 3.单价变动的影响:(12-10)2117=714 (元) 4.综合:180-210+714=684 (元) 5.结论:同连环替换法。,第三节 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一、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Excell表格)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 1.基本部分: (1)按产品种类:先分为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然后再列示各种主要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3)成本性态编制: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2.补充资料:包括产值、成本降低完成情况等。 (二)编制的方法: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

8、总 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的填列。,第三节 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二、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分析 (一)按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简单讲述) 1.按产品别分析 2.按产品成本项目别分析 3.按成本性态构成分析,第三节 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二)可比产品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可比产品 计划成本降低额=500(340-337) +400(376-370)=3900(元) 可比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3900(500340+400376)100=1.2172%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 600(340-336.5) +400(376-368)=5300(元)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5

9、300 【(600 340)+(400 376)】=1.495% (1)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00-500)340+(400-400)376】 1.217%=414(元) 说明:产量实际比计划增加使总成本降低额增加了414元,只影响成本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00340+400376)- (600337+400370)】-(600340+400376)1.217%=92(元)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92(600340+400376) 100%= 0.02596% 说明:产品结构使总成本降低额减少了92元,成本降低率也相

10、应减少。 (3)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00(337-336.5)+400(370- 368)=1100(元)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100(600340+400376) 100%=0.3104% 说明: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使总成本降低额增加了1100元,成本降低率也相应增加。,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与分析,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和编制 (一)产量 (二)单位成本:需设置“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各项消耗指标、设备利用率指标、出产率指标等。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 先检查各种产品单

11、位成本实际比计划、比上年实际、比历史最好水平,然后按成本项目分析、查明造成单位成本升降 具体原因。 (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的分析 甲产品本月实际单位成本为136.8元,分别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135)高1.80元,比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34.20)高2.60元,比全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35.90)高0.90元,比历史先进水平(134)高2.80元,说明总体情况不太好。主要受三个成本项目的影响,其中直接材料比计划升高1元,直接人工比计划降低0.40元,制造费用比计划升高1.80元。,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与分析,(二)主要成本项目分析 1.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 A、B两

12、种材料有关资料表 消耗量变动的影响=(42-40)6.7+(16-20)10=-26.6(元) 单价变动的影响=(7.0-6.7) 42+(10.5-10) 16=20.6(元) 两因素共同影响=-26.6+20.6=-6(元) 价格属于外界因素,所以应重点分析消耗量的影响,可从以下分析: (1)产品或产品零部件结构的变化 (2)原材料加工方法的改变 (3)原材料代用或配料比例的变化 (4)原材料综合利用 (5)材料质量的变化,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与分析,2.直接人工项目的分析 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分析资料 (1)工资耗用量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额= (25- 30)5.1=-25

13、.5(元) (2)平均小时工资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额= (6.36-5.1)25=31.5(元) (3)两因素共同影响=-25.5+31.5=6(元) 说明:只有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超过平均工资增长率时,才会使产品成本降低,工资耗用量降低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与分析,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 主要受制造费用总额变动和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1)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2)费用总额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第五节 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一、内容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二、设置的栏数 本年计划、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