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6710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诵的用声和吐字归音(简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 黎 星光盛典全国青少年才艺选拔活动重庆组委会负责人 重庆大学电影学院重庆校友会秘书长 全国社会水平考试朗诵认证教师 全国少年儿童播音主持考级认证教师 原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资讯部主任 国家二级播音员 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普通话A级水平 巴蜀小学本部语言社教练,朗诵艺术语言 发声的规律和技巧,朗诵艺术语言发声的规律和技巧,发声的三点一线规律 通 咬字的枣核型规律 圆,通: 用气发声 三点一线规律,气息的支点 胸腔的响点 声音击发点 整个发声趋向 中纵线 喉部放松、不挤不捏、解放声带。,气息的支点 胸腹联合呼吸式: 丹田 支点(气根) 具体方法: 口鼻同吸、吸到肺底; 两肋打开、腰带涨紧;

2、腹壁站定、稳劲持久; 吸六七成、丹田抓气。,胸腔的响点: 自然声区发声的重要共鸣区 让声音从胸腔的震动中心发出 声音的击发点: 发声结束时,声音收束的位置 让声音结束在上口盖的硬腭点上,中纵线: 从丹田气的支点到胸腔共鸣的响点、 再到口腔上硬腭的击发点, 三点一线集中用力,顺势而发。 (训练:数数、喊操、绕口令或古诗词等),互动训练例稿,炖 豆 腐 你会炖我的炖冻豆腐, 就来炖我的炖冻豆腐, 你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 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用气发声要求:通畅稳劲 气息沉稳驻丹田、集中通畅走中线; 自然声区胸响点,字字打在硬腭间; 三点一线保持好,声音洪亮又自然。,圆 : 吐字归音 咬字

3、的枣核型规律,“头腹尾说”是吐字归音理论精髓 声母 韵腹 韵尾 南 n n 字头 字腹 字尾,例 字: 变(头腹尾全) 班(头腹尾全) 烟(头腹尾全) 安(无字头) 别(无字尾) 巴(无字尾) 啊(无字头、字尾),吐字归音的口腔、唇舌控制,字头:声母(加介音) 出字 “弹发” 从持阻到除阻,讲究喷口。 保证音节的清晰度和力度。 字腹:韵腹 立字 “拉开” 提升上口盖、松下巴, 讲究 “滑动”。保证音节的响度。 字尾:韵尾 归音 “归位” 尾音自然弱收、送气到家, 使音节柔缓、饱满。,唇力集中在中央三分之一处, 舌力也集中在前后中纵线上。 让声音沿软腭、硬腭的中纵线推到硬腭的前部,结束归音动作。 明确声音的击发点,力争获得声音从“人中”透出的感觉,做到“字挂前腭” 。,互动训练例稿,登鹳雀楼 王之涣 望庐山瀑布 李白 白日依山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黄河入海流。 遥看瀑布挂前川。 欲穷千里目, 飞流直下三千尺, 更上一层楼。 疑是银河落九天。,吐字归音要求:字正腔圆,字字发音要有型,两头小来中间大。 字头咬住要弹发,清晰有力字才正。 字腹立起要拉开,洪亮圆润更丰满。 字尾归音要到位,完美柔缓腔才圆。,小 结,表达情要取其高、声要取其中、气要取其深。 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才能实现表达目的。 “口耳之学”练字当头, 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