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16649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练习-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航天航空类信息题汇编1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爱动脑的小强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 B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C应该配备指南针,以便确定方向 D可为月球车安装备用汽油机,以便应急使用 2按照“嫦娥工程”计划,我国将在2012年发射首颗“登月探测器”,携月球车一起登陆月球,月球车将进行月面巡视勘察(1)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温度的变化完全由阳光直接决定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达150,而夜间会降至一180,昼夜温差

2、高达330,即使在白天,照亮区域与阴影区域的温差同样高达300月球车的零件应使用热胀冷缩较 (填“明显”或“微弱”)的材料制作,零件之间应 (填“留有缝隙”或“紧密结合”);(2)月球上物体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16,这导致月球表面的土壤远比地球上的松软,使得在月球上行走远比在地球上容易打滑,月球车的车轮表面应做得很 (填“光滑”或“粗糙”);(3)月球车可使用 (填“汽油机”或“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行进速度最快可达5 cms,即 kmh当前方3 m处有高于25 cm的障碍物时,月球车上的障碍探测器就会发出预警,障碍物探测器不能利用 (填“激光”、“电磁波”或“超声波”)的反射来工作;(4

3、)月球车上装有机械臂,机械臂前端有一“岩芯取样器”,可将月球上的岩石研磨取回研究,“岩芯取样器”应尽可能挑选硬度 (填“大”或“小”)的材料制作。3、2007年10月24日18:0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站成功发射!据说月球表面的引力常数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假如你有机会登上月球,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实验器材: 实验思路: 结果评价: 图14、嫦娥号星体整体重量为2350kg。本体尺寸为2000mm×1720mm×2200mm,工作寿命一年。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m,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极轨

4、道上(如图1所示)。(1)据悉,“嫦娥一号”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材料铝锂合金板材。这种材料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诸多优点,是现代航天事业的首选材料。那么,在“嫦娥一号”中选用这一材料与它的哪个物理性质无关 A.密度小 B硬度大C.导电性好 D.延展性强 (2)请根据资料计算,卫星的平均密度为 kgm3。 2007年10月24日傍晚 ,火箭进入发射倒计时。第王级火箭使用的燃料液氢液氧。从发射前8s液氢液氧开始向贮箱内加注的那一刻起,两条专用的管路就要不停地把贮箱中气态的氢导入燃烧池烧掉。(3)三级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一,将其制成液态的优点是 。图2(4)在常温下,液氢与液氧

5、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使贮箱内的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氢气燃烧是将 能转化为 能。18时05分火箭点火发射(如图2所示)。4分钟后,火箭飞出稠密的大气层,整流罩分离。第25分钟时,星箭分离,卫星以接近8km/s的速度进入近地点为205km、远地点为50930km、周期为16h的超地球同步轨道。(5)据悉,“嫦娥”一期工程控制系统的各类电磁 继电器所使用的电磁纯铁全部是由我国自主生产的。这些电磁继电器其实就是由 控制的 。 (6)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一,内能会一,这是通过一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为了防止火箭受损,因此用整流罩将卫星包裹

6、起来,对火箭起保护作用。请你写出整流罩应具备的两个特点: 、 。图3“嫦娥号”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多次变轨,即变更飞行轨道,在地球附近通过卫星上的发动机点火工作,逐步飞行增加速度,最终加速到地月转移轨道的入口速度,通往地月通道。在接近月球时,发动机再次点火,以减慢嫦娥的速度,便能成功地被月球捕获。此后,还需经过两次变轨,通过减速,使卫星绕月运行的轨道最终变轨道高度为200公里的正圆环月轨道(如图3所示)。 (7)关于嫦娥一号的多次变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嫦娥奔月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重力也不变 B.经过变轨,卫星的惯性会发生变化C.每一次变轨,卫星动能都会增加 D在地球附近变轨时,发动机的动力

7、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同;在月球附近变轨时,发动机的动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反。 11月26日9时32分,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如图4所示)。首幅月图的完成和公布,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这幅“嫦娥”眼中的月球真实世界,位于月表东经83°到东经57°,南纬70°到南纬54° 图幅宽约280km长约460km。图像覆盖区域属月球高地,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卫星上的探测仪器 大阳卫星上的定向天线月球卫星大阳翼帆板地球(8)据悉,嫦娥进入目标轨道后,要实现预期的科学探测,卫星必须保持

8、“三体定向”,请用直线连出卫星上仪器与三地之间正确的定向关系。 图4 (9)由月面图我们可以看到月面上有很多殒石坑,而在地球上这种现象却很少,请分析下其中的原因。图5 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嫦娥”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发生月食时,卫星的供电系统和热控系统将面临严峻考验。这是因为在发生“月食”时,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在长达几个小时的黑暗期内无法工作。另外,由于没有太阳的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最低可达零下130左右,这对卫星上的各种设备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针对这些影响,都已找到了解决方案。在这段黑暗时光里,卫星能使用自带蓄电池供电;除保证最基本的部件用电外,卫星上的其他部件,尤其是“耗

9、电大产”们将暂时停止工作;卫星上的隔热涂层、热管、加热器等器件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专家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嫦娥号度过黑暗时光。 (10)在没有太阳照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这时卫星的内能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属于 。 (11)下面的哪个措施不能帮助“嫦娥”度过发生月食时的黑暗时光 A.提高蓄电池的性能 B通过与空气摩擦生热 C.节约用电 D加强保温措施 在澳门回归祖国8周年之际,遥远太空中的嫦娥号传回了天籁之音(七子之歌。据介绍,嫦娥一号共携带了30首歌曲。这些歌曲被录成数字化音乐保存在一个特殊的存储器语音存储装置中。在卫星进入绕月轨道后,经地面

10、向卫星发送指令,存储器中的歌曲信号便从384万公里之外传回地球。地面接收系统把这些信号接收下来后,转发给全国各电台、电视台,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来进行播放。(12)(七子之歌)是当代著名作曲家李海鹰根据爱国诗人闻一多所写的<七子之歌)组诗的第一首谱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愿望。我们一听就知道是童声演唱的,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进行辨别的 图6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13)地面人员向卫星发出指令,信息被卫星接收后立即向地球传送歌曲。那么从发出指令到接收到歌,曲至少需要 S。5、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十号”的长征三号甲载火箭

11、(如图6所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第148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43秒,整流罩分离。此时,火箭已经飞出了稠密的大气层,“嫦娥”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第271秒,火箭二、三级分离。火箭升空第609秒,远望号测量船传来消息,三级发动机一次关机,星箭结合体进入滑行阶段。滑行时间为580秒,火箭将处在没有动力阶段,这个设计是为了使飞行体节省燃料。此时的飞行体不会被地球吸引回来,因为它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速度。大概滑行不到10分钟后,开始第二次点火。第1473秒,当大厅里响起“星箭分离”的报告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数据,卫星在太平洋上空。以接近每秒8公里的速度进入预定的大椭圆轨道

12、。18时50分左右,卫星已经飞到南美洲上空,卫星的太阳帆板成功展开。13分钟后,用于向地面传输科学数据的定向天线也开始展开。19时09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宣布,“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阅读短文后回答: (1)火箭升空第609秒,三级发动机一次关机,星箭结合体进入滑行阶段,星箭结合体由于原来处于状态,在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仍能继续运动。(2)在火箭和卫星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星箭结合体进入滑行阶段后,如果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火箭二、三级分离时,不再受到空气摩擦力的作用 C卫星以接近每秒8公里的速度进入预定的大椭圆轨道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星箭结合体进入滑行

13、阶段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6、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多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1)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转化过来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升空后应向 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 (2)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假如登上月球,你能够 A.用指南针

14、判断方向 B轻易将100kg物体举过头顶 C放飞风筝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发现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cm 图7 图87、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月26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隆重仪式,发布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中国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小军同学当看到中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拍射的第一张照片后,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7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8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质量m/g体积V/cm3下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