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6364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交往概况 1.范围:与_以至非洲、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 来。 2.政策: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 长期居住。 3.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 为“_”。,亚洲,欧洲,唐人,二、遣唐使 1.概况: (1)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 (2)从_年间开始,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目的:吸取唐朝文化。,贞观,3.影响: (1)政治: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文化:参照汉字创制了_。 (3)社会生活:至今还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日本文字,三、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比较,唐太宗,日本,唐招提,寺,大唐西域记

2、,四、唐与新罗的关系 1.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_。 2.文化交往: (1)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朝鲜的_也传入中国。,进口首位,音乐,【微点拨】 唐朝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往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一方面传播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如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如玄奘西游。唐朝这种兼容并蓄的胸怀,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微思考】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提示:(1)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东方各国尤其如此。,(

3、2)唐朝对外政策开明,对外国人不歧视。 (3)唐朝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 (4)交通畅通,四通八达。,【微阅读】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解读】隋唐时期的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当时的日本把向中国学习、吸取隋唐文明作为基本国策,经常派遣唐使到唐朝来。,【图解历史】,人物: A 事迹: B A:_ B:_,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知识构建】,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它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材料一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 向唐朝络绎不绝地派出

4、“遣唐使”。他们 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 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书籍,拜 师交友,学习知识。 遣唐使与学问僧,(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学习唐朝的文化。,材料二,(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 提示:日本的服装、茶艺、建筑、文字、货币、饮食等都借鉴了中国文化。,材料三,材料四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 玄奘 (3)材料三中的纪念邮票与谁有关,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材料四中玄奘“西”去的缘由是什么?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提示:鉴真。贡献: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缘由:西去天竺游学。品质: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探究延伸点】 1.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中国,唐朝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促进了唐朝的发展与繁荣。,2.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的启示: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