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6362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1章糖类2015(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糖类 Chapter 1. Carbohydrate,一、引 言 (一) 糖类的存在与来源 糖类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植物体85-90%的干重是糖类,地球上的生物量(Biomass)干重的50%以上是由葡萄糖的聚合物构成的。 糖类物质的根本来源是绿色细胞的光合作用。 (二) 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结构物质 能源物质 中间代谢物 信息分子,(三) 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本质 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有N、S、P等;其实验式符合:(CH2O)n或:Cn(H2O)m。 但仅从通式上并不能判断某分子是否就是糖。 如:CH3COOH(乙酸),CH2O(甲醛)非糖 C5H10O4(

2、脱氧核糖),C6H12O5(鼠李糖)糖 糖类定义:多羟基醛、多羟基酮或其衍生物或水解时能产生这些化合物的物质(sugar、saccharide) (四) 糖的命名与分类 命名: 个别糖的命名,根据来源给予一个通俗名称: 如:葡萄糖、蔗糖、乳糖、棉籽糖等,同多糖(homoglycans,homopolysaccharides) 杂多糖(heteroglycans,heteropolysaccharides) 多糖复合物(polysaccharides complex) a.蛋白多糖(protein polysaccharides) b.糖蛋白(glycoproteins) c.糖脂(glycan

3、lipids),分类:(根据聚合度) 单糖(monosaccharides) 寡糖(oligosaccharides) 多糖(polysaccharides),二、单 糖 单糖是细胞的燃料分子、是寡糖和多糖的构件分子和非糖生物分子的C骨架来源。 (一).单糖的类别 单糖可以按下列标准分类: 1.按碳原子数分:丙(triose) 、丁(tetrose) 戊(pentose) 、己(hexose) 庚糖(heptose ) 2.按羰基类型分: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3.按环类型分: 吡喃糖(pyranose)和 呋喃糖(furanose)等,最简单的糖三碳糖,三种戊糖,三种己糖

4、,醛糖系列, HO-C-H ,酮糖系列,酮糖系列,(二).单糖的结构 同分异构体 结构异构体:原子链接次序不同 立体异构体:原子空间分布不同,几何异构(顺反式) 旋光异构(镜像),构型(Configuration):是指一个分子由于其各原子特有的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具有特定的立体化学结构。 当一个物质由一种构型转变为另一种构型时,要求有共价键的断裂或重新形成。 构象(Conformation) :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靠单键的旋转或扭曲而改变分子中基团在空间的排布位置,而产生不同的排列方式。,单糖有多个功能团和手性碳原子,故有丰富的包 括旋光异构体在内的同分异构体。 单糖中远离羰基的

5、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甘油醛相比,被分为D型糖和L型糖(相对构型),自然界中已知的单糖基本都是D型糖。,含n个手性C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的数目=2n(个),对映体的数目=2n/2(对),D-葡萄糖/ D-甘露糖 D-葡萄糖/ D-半乳糖 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构型不同 的非对应提称:差向异构体,三种己糖,差向异构体(epimer),差向异构体(epimer),非对映体(diasteroisomer),单糖有链式和环式结构,溶液和晶体中的单糖和寡糖、多糖中的单糖单位都是环式结构。 形成环式结构时(醛或酮基与分子内OH加成反应,形成半缩醛),根据半缩醛基的-OH与最末端手性碳原子上-OH取向相同或相反分别

6、用a和b区分。形成六元环:a-吡喃糖和b-吡喃糖,形成五元环:a-呋喃糖和b-呋喃糖; a- 与b-互为异头体 (anomer)。,Fischer 投影式,变旋现象: 新配置的葡萄糖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其旋光度会发生改变,由+112+52.6, 即为变旋现象。,a-D-吡喃葡萄糖的 aD20 = +112.2(乙醇中结晶), b-D-吡喃葡萄糖的 aD20 = +18.7 (吡啶中结晶),这是a和b异头物自发互变所导致。,吡喃糖的椅式与船式构象: 吡喃糖有两种无张力的构象椅式与船式构象,椅式比船式稳定。这是由于船式构象中存在着C-C键的重叠和不相邻原子间(C1-H和C4-H)的相互作用力。,(三

7、)单糖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旋光性 溶解度:单糖都是无色结晶,羟基(多)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大(甘油醛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 甜度:单糖都有甜味,蔗糖100,果糖170,转化糖130,木糖醇125。 甜味剂:糖精(邻苯甲酰磺酰亚胺)5000,应乐果甜蛋白2000。,2.化学性质 异构化:弱碱作用,氧化作用 (1):在弱氧化剂(如溴水)作用下形成相应糖酸 (2):在强氧化剂(如硝酸)作用下醛糖形成相应糖二酸,酮糖在羰基处断 裂形成两个酸。 (3):在脱氢酶作用下醛糖形成糖醛酸,葡萄糖含有醛基,具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如碱性CuSO4)氧化生成葡萄糖酸等各种氧化产物,兰色的Cu(OH)2被还

8、原为砖红色的Cu2O。 最常用的碱性CuSO4溶液为Fehling(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 CuSO4)和Benedict (柠檬酸+碳酸钠+ CuSO4)试剂(检糖试剂)。 正常人(80 mg/100 ml,3.96.1 mM )尿液用Benedict试剂检测为阴性,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100 ml时(尿中糖浓度0.1%)为阳性反应。,还原作用 醛糖或酮糖可被硼氢化钠还原成糖醇,可用于化工生产;葡萄糖C1上的-CHO可被还原为-OH而成糖醇-山梨醇(Sorbitol)。 山梨醇聚积在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可引起白内障,甘露醇(用于治疗脑水肿的渗透性利尿剂),脎(Osazone)的

9、形成 醛糖的醛基可与苯肼反应生成苯腙(phenylhydrazone),过量的苯肼可进一步作用生成脎(osazone),每个脎分子中含2分子苯肼,第三个苯肼被转化为苯胺和氨。 脎的溶解度小,易成结晶,不同糖脎晶体形状不同、熔点不同,可作为糖的定性鉴定。如:葡萄糖脎为黄色细针状。,(F-1,6-2P),成酯反应 酸与糖的醇羟基缩合失水而形成酯,自然界中的糖酯 通常为磷酸酯或硫酸酯,成苷反应 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很容易与醇或酚或含氮碱基反应,失水而形成缩醛式衍生物,通称为糖苷(glycoside),其中非糖部分称配糖体(aglycone),若配糖体也是单糖,如此缩合成双糖。,脱水反应 戊糖与盐酸共热脱

10、水生成糠醛,己糖则生成羟甲基糠醛,羟甲基糠醛与间苯二酚生成红色缩合物,糠醛与间苯二酚生成朱红色物质,糠醛与甲基间苯二酚生成蓝绿色物质。糖类物质脱水与蒽酮生成蓝绿色物质,这些反应可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Molish反应: 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原理是羰基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萘酚反应作用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可鉴别糖(多羟、醛基)与非糖化合物。 Seliwanoff反应: 同样的原理,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间苯二酚反应,若是酮糖就显鲜红色,若是醛糖就显淡红色,由此可鉴别酮糖和醛糖。,(四)单糖的衍生物,胞壁酸和N-乙酰胞壁酸,乳酸,木糖醇,N-

11、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9碳糖酸),唾液酸是动物细胞膜上 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成分,龙胆二糖,鼠李糖,强心烯羟酸内酯,三、寡 糖(Oligosaccharides) (一).寡糖的结构与性质 一般由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二).常见的寡糖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蔗 糖,乳 糖,纤维二 糖,三糖棉籽糖,蜜二糖,蔗糖,环糊精 环糊精由6、7或8个葡萄糖单位通过-1,4糖苷键连接成环状,分别称-, -,-环糊精。 环糊精形成轮胎状结构,内侧疏水,外侧亲水,可以使疏水物质形成水溶性的包含络合物,增加被包含物质的稳定性。 因此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被用作稳定剂、抗氧化剂、抗光解

12、剂、乳化剂和增溶剂。,四、多糖(Polysaccharides) 由许多单糖或单糖衍生物聚合而成,缩合时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一般无甜味、无还原性、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双糖、寡糖或多糖。 重要的有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糖胺聚糖(粘多糖)等。 可分为同(均一)多糖和杂(不均一)多糖。,同(均一)多糖与杂(不均一)多糖。,(一)淀粉(Starch),直链淀粉(Amylose): 600-12000个a-D-Glc通过a-1,4糖苷键相连,每个Glc之间有一定角度,故呈左旋转卷曲成螺旋状,每6个Glc残基盘旋一圈,少量溶于热水,与KI-I2呈(深)兰色。 淀粉水解碘显色的变化:淀粉(蓝色或紫

13、色)红色糊精无色糊精寡糖葡萄糖 支链淀粉(Amylopectin): 由6000-37000个Glc残基组成,大约每25-30个Glc就有一个a-1,6糖苷键的分支,易溶于水,形成稳定的胶体,与KI-I2呈紫(红)色。,25-30单位一个分支,异麦芽糖,麦芽糖,(二)糖原(Glycogen),8-12单位一个分支,(三)纤维素(Cellulose),纤维素链充分伸展,相邻链间 形成氢键网,稳定、不溶于水。,(四)几丁质(壳多糖,Chitin),几丁质是自然界第二个最丰富的多糖,存在于真菌和藻类细胞壁 以及很多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中(外骨骼)。 去乙酰化后形成的脱乙酰壳多糖(Chitosan)广泛

14、用于医药、食品 化妆品及饲料加工。,(五) 细菌杂多糖 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由多层网状的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的细胞壁由单层肽聚糖和脂双层外膜构成,后者含有脂多糖、脂蛋白、膜孔蛋白和磷脂。,D-Glu,由二糖四肽重复单位连接成的网状的囊形结构。也可看成壳多糖的单糖残基交替地被乳酸取代,并通过它连接四肽形成的网状结构。,N-乙酰葡萄糖胺(NAG),N-乙酰胞壁酸(NAM),D-乳酸,-1,4糖苷键,肽聚糖(Peptidoglycan) (黏肽、胞壁质),D-Ala,e-NH2,四肽中氨基酸 D与L型交替出现,磷壁酸(teichoic

15、acid),革兰氏阳性菌的磷壁酸主链由醇和磷酸交替排列而成,可分为核糖醇磷壁酸和甘油磷壁酸。跨过肽聚糖连接于质膜寡糖基的称脂磷壁酸,与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连接的称壁磷壁酸,与细胞的生长和抗原性有关。,核糖醇磷壁酸,甘油磷壁酸,是构成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外表面的主要物质,包含三个部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O-特异链(O-specific chain):是脂多糖的最外层部分,由聚合度不同的寡糖单位构成,具有抗原性,故可称为O-抗原(血清学分类依据),含有O-特异链脂多糖的细菌在琼脂板上可长成光滑菌落,称作S-型细菌,一般有致病性,核心寡糖(core oligosa

16、ccharide):通过酸性八碳糖酸-辛糖酸(KDO)连接于脂质A,酸性八碳糖内核心的非还原端通过中性七碳糖(L-甘油-D-甘露庚糖)与中性糖构成的外核心相连,核心寡糖可作为噬菌体的受体,还与细菌的抗原性有关,脂质A:两个葡糖胺通过b-1,6糖苷键连接的重复二糖单位,两端C1和C4各有一个磷酸基,重复单位通过C1和C4间的焦磷酸桥连接,二糖单位的C3或C6与多糖链的核心部分相连,其他碳位被脂肪酸(多数是羟脂肪酸)酯化,有些脂肪酸的羟基进一步被非羟基化脂肪酸酯化,生成特有的酰氧酰基结构,(6)糖蛋白(glycoprotein) 糖蛋白是由短的寡糖链与蛋白质共价相连构成的分子,其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 糖蛋白以蛋白质为主,其一定部位上以共价健与若干短的寡糖链相连,这些寡糖链常常是具分支的杂糖链,不呈现重复的双糖系列,一般由2-10个单体(少于15)组成,未端成员常常是唾液酸或L-岩藻糖。,杂合型:具有复杂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