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16253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 冬至是冬天正式到来的标志民间俗传“冬至如大年”它既是节气时令同时是古代重要节日 南方一些地方的俗语说:“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扬州人说:“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学学生不把钱”冬至日照例要祭祀祖先从古至今每逢冬至都有一定的节俗活动但各地习俗不一 【北京】旧时皇帝于是日祭天天坛便是明、清两代举行祭天大典之地皇帝还到太庙去“荐新”即以新收获的黍米做成贡品祭祖平民百姓也以新收获的谷物上供祀祖 【上海】旧时沪城文武官场有冬拜大典届时官员们结队去西门内万寿宫拜牌不论天气寒暖必穿狐皮袍套缙绅世族晨起向尊长拜冬晚间设享祀祖先当地谓之“冬至享”祭毕吃团

2、园饭口喧吉语但贫民百姓却无此福份故而有“有得吃冬至夜呒得吃冻一夜”的说法冬至时当地人交往多以糕为礼则兴送米粉因此民间有“冬至送糕送年粉”之说又谚:“冬至悬春四十五再加六十到清明”意为冬至后第四十五日立春一百零五天为清明冬至前一夜谓之“冬除夕”居民做花糕粉团祀祖先亲朋冠带相贺俗称“分冬酒”其热闹程度仅稍逊于元旦 【南京】冬至南京人称为“小年”为祭祀祖先之日是日人家燃香烛放鞭炮祭礼天地谓之“接冬”娘家为新嫁女儿送火盆、手脚炉谓之“送冬”家家户户必食葱烧豆腐取“从容富裕”之意至今南京人尚有冬至日食豆腐习俗 【成都】蓉城旧俗以此节为最大几乎家家都要买回牛、羊、狗肉烹食相传食后不易害病尤其是老年人还有以

3、此炖补药者是日祭祖人家多杀猪腌过年肉或装香、辣肠 【太原】冬至当地人谓之“冬节”旧时它与春节、端午、中秋合称四大节令太原人又称之为“过冬”是日家家要吃饺子多以羊肉、胡萝卜或羊肉、韭菜为馅少数人家也有以猪肉、白菜、韭菜为馅者谓之三鲜饺冬至前一日农贸市场韭菜供不应求俗传吃了冬至饺子可消寒冬天不冻耳朵是日人家也有吃油糕喝羊肉片儿汤者 【昆明】民间也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人们认为从冬至节令之日起白天逐渐增长夜间逐渐缩短这天家家皆食“豆面团”亲族间往来相贺 【宁夏】冬至家家吃粉汤饺子名曰“吃头脑”取做事有头脑之意 【潮州】广东潮州人冬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一家老少搓“冬节园”大大小小越参差不齐越好叫“

4、公子公孙”园象征岁暮之际合家园园满满冬节日天亮之前用红糖煮冬节园盛于碗内祭拜祖先、司命帝君除了人吃冬节园以示岁之外还要用园子喂牛以示慰劳此外还得在牛的前额、双角、脊背、尾巴五处贴上园让它跟主人一起增寿添福这一天人们也要在家里的门环、牛栏、猪牢等处贴上冬节园灶头也得放上五至七颗有些地方还要在果树上贴上冬节园在树干上到处划破一点点树皮把园汤淋在上面祈望明年果子能贴枝结果像汤园一样流流滴滴也有不少山区还要在门环上插榕枝、竹叶象征来年家人像榕竹一样长寿、富贵、节节高 【杭州】冬至前一日晚打扫内外地面谓“扫隔年地”冬至日则不扫地早晨吃年糕供祖宗祭品有包头鱼又以淘箩盛米上铺年糕、橘子、黄菱肉等再以红绿丝扎

5、成如扇形的花朵插其上称“供年饭”亦曰“聚宝盆”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归宁女定要赶回婆家冬至扫墓由同姓宗族统一进行扫墓结束便打开祠堂门要供全族男女一顿饭并按人丁分发猪肉、油豆腐、黄酒等物家中有功名的可以多分进入民国祠堂规定男丁高小毕业每份肉四两(十六两制);初中毕业每份半斤;高中毕业每份一斤;大学毕业每份两斤费用以太公田(祭礼田)的收入支付是日家家户户做荞麦面、荞麦饼吃认为冬至吃顿荞麦可以刷去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陕西】陕西为周秦文化发祥地节俗当从此起周代已有祭神仪式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民间称冬至为“过小年”民国以来冬至当天学校放假祭孔子拜老师此俗一直延续到1949年冬至关中地区普

6、遍包饺子吃臊子面耀县一带是日黄昏在郊外烧化纸钱为死者送寒衣陕北吴堡一带冬至节家家晚上煮羊下水、羊骨头谓之“熬冬”榆林等地还有“炒冬”习俗所谓“炒冬”就是把黄豆、黑豆、高粱、玉米、麻籽、小麦等五谷放入大锅里炒成米花大家抓食俗称“炒百足虫”谚云:“冬至熬一熬来年好一好;冬至炒炒来年好好”府谷是日多吃油炸糕和头脑所谓头脑是把适量的洋芋、萝卜、豆腐、羊肉切成块烩在一起即成定边是日要做酒席送人神木冬至夜要给祖坟上烘炭火陕南洋县一带冬至这天好友结伴带上酒菜上山观雪景推测来年的收成好坏 【山东】“冬至馄饨夏至面”山东相当一部分地区这天要吃馄饨或者水饺有的还喝酒暖身子临沂、邹县、新太等地有蒸冬的习俗临沂用五谷

7、杂粮面蒸窝头邹县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 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唐代杜甫诗中写的那样:“冬至阳生春又来”曲阜的妇女于节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赠送舅姑旧时利津、夏津等地称冬至为“亚岁”形同春节只是没有拜年这条济南、济阳、福山等地官府庆贺如同春节知识分子也互相赠送贺片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叫做“消寒会”山东一些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家有祭祖、送寒衣习俗 【长沙】长沙城乡居民习惯在冬至前后制腊鱼腊肉将鱼肉用盐腌四五天后挂当风之处晾干然后用木屑、谷壳、橘皮、花生壳熏烤或挂柴灶上熏烟至其色金红叫“冬腊肉”可贮留至次年夏日不腐冬至日做霉

8、豆腐俗称“猫乳”为长沙地方特产之一是日采制的桑叶为正宗冬桑叶解热明目 【苏州】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福建】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冬至这个传统节日依然保留而至于冬至吃什么南方汤圆北方饺子 :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