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16032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解,看似容易,却没有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于是,在做练习题时反复出错,但却找不到真正的错误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因,然后就通过大量的做练习,强化概念的形成,一基础。然而,在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旦遇到更难的实际应用题一、课题的产生 课题产生的背景1、国际竞争的挑战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互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提出了富有挑战性

2、的新课题。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地理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也都为地理课程注入了活力。据专家统计,中国近500年落后于西方,地理学理论上的落后是一个原因,有鉴于此,中国的重新腾飞,地理学必须有一个重大的发展。2、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于中

3、学地理教育的使命。3、教育改革的需要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它弥补国家课程开发和教学的不足。正是对国家课程开发和教学所遇到的挑战做出了实用主义的回应。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和可持续观念,能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和联系。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已有成果综述赵祖军老师已经编写了乡土地理教材宁国地理

4、、宁国乡情知多少等暑书籍,为我们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二、课题研究设计、调查研究周期:宁国乡土地理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和实验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共一年。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为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访问法、测验法和书面分析法)等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我校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实验研究过程中遵循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习借鉴与创新教育相关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坚持边教边研究的原则,将研究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用研究指导工作,在工作中验证措施、总结经验。具体遵循发以下原则:民主自由原则,创新教育原则

5、,实践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发展思维原则等。、确立研究目标第一阶段:筹备期(2007年11月-2008年2月)目标任务:1、收集本课题相关资料,初步确定本课题研究的方向。2、在本校2007级学生中开展“我对家乡的认识(教学前的)”问卷调查。3、完成课题的开题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实验期一、(2008年3月2008年6月)目标任务:1、完成课题的开题工作2、在我校2007级教学中开展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原则的教学实验。3、探索一套有效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原则的教学模式。4、在我校2007级学生中开展“我对家乡的认识”(教学后)的问卷调查,形成问卷调查报告。5、组织本校2007级学生中进行家乡旅游资源开发现

6、状调查。6、撰写本课题相关论文。实验期二:(2008年6用2008年8月)目标任务:1、在本校2007级学生中开展“我对家乡的认识”问卷调查,形成问卷调查报告。2、在我校开展第二轮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原则的教学实验。3、进一步验证有关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原则的教学模式。4、进一步完善本课题的实验研究。5、对本校2007级学生进行实验成绩检测。第三段阶段:验证结题期:(2008年8月2008年12月)1、完成课题结题有关报告。2、对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正式的课题成果。三、研究的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课题管理1、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顾问小组负责课题的领导管理工作。2、成立了课题

7、研究小组,负责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3、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课题工作进程。(二)做好前测,有的效矢。我校分明就是一本活的乡土地理教材: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但河沥镇要迅速腾飞,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如工业污染问题,畈村的水土流失问题,沼气工程建设问题,乡镇企业有发展问题等。这些都是老百娃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学生非常熟知的问题,所以学生对乡土的调查访问就能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也不会成为一种形式。(三)积极组织学科兴趣活动乡土地理教学不仅能联系乡土实际,加强知识的实践性,丰富课堂教学,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乡土地理宁国地理内容时,就安排

8、了一系列学生实践活动:1、调查河沥镇卫生现状;垃圾处理情况; 2、调查河沥镇水土流失现状及整改措施。3、调查居民饮水卫生情况,了解东津河水污染的原因。4、查找环保网站,了解世界环境保护日及主题等。所安排的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言之有理,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不仅仅要把它作为学科必修课的延伸,更应该满足学生的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方方面面素养的需要,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根据县域学生的实际,结合乡土地理知识,把研究性学生方式引进乡土

9、地理课程开发和教学中来,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安排学生做一些专题研究如:农村耕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当地噪音污染及危害,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探讨等。这些专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四、研究取得的效果1、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充分贯彻我校探究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五大教学原则,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了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开放的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结构融为一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0、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熟悉家乡地理,是教师能按课程标准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乡土地理教学的必备的基础条件。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和实践,使我校的实验教师对家乡有了更进一步深层次的了解,对家乡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一说到家乡,尤其是旅游资源便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通过参与该课题研究,使我校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使之向“理论型”教师迈进,并极大地为其教学科学化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带动我校其它课题的研究。五、尚需研究的问题在乡土地理的教学和实践中,我校所提出的乡土地理学习研究的原则,实验的范围只在我校,范围小,而且是普通中学,对乡土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乡土地理的全面推行,我校所提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原则在其他学校,特别是城市中学中是否适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