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15552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 题 一、填空题 1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 。 2传统制药的原则是-、-、;具体方法为、-、-、-。 3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的影响等。 4所谓“毒”主要指的是-。 5.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药。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的论述载于( ) A汤液本草 B炮炙大法 C修事指南 D雷公炮炙论 E医学源流论 J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称为( ) A相反为制 B相资为制 C相畏为制 D相恶为制 E相杀为制 3张仲景在伤寒论白虎汤中的甘草是( ) A炙甘草 B.生甘草 C粉甘草 D甘草梢 E甘草皮

2、4“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的论述源自 ( ) A缪希雍 B李时珍 C张仲岩 D雷小 E陶弘景 5叙述栀子“用仁去心胸热,用皮去肌表热,寻常生用”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A医学入门 B本草便读 C雷公炮炙论D炮炙大法 E神农本草经 6叙述香附“人血分补虚童便浸炒;调气盐水浸炒;行经络酒浸炒;消积聚醋浸炒走表药中,则生用之”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 A本经逢原 B修事指南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太平圣惠方 7“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 A新修本草 B黄帝内经 C太平圣惠方 D炮炙大法 E修事指南 8“

3、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A新修本草 B伤寒论 C汤液本草 D本草蒙筌 E医学流源 9“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不准,而病症不验也”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 ) A本草述 B修事指南 C本草述钩元D本经逢原 E神农本草经 10百合蜜炙后适用于( ) A肺虚咳嗽 B肺热咳喘 C阴虚燥咳 D咳嗽痰多 E肺寒咳嗽 11,三子养亲汤中莱菔子应首选( ) A生莱菔子 B炒莱菔子 C捣烂的莱菔子 D焦莱菔子 E莱菔子炭 12“痛泻要方”中的白术应选择 ( ) A生白术 B麸炒白术 C土炒白术 D焦白术 E炒白术 13“二妙散”中的苍术应首选( ) A生苍术

4、 B焦苍术 C麸炒苍术 D。苍术炭 E米泔水制苍术 14“缩泉丸”中益智应用( )A盐炙益智仁 B炒益智仁 C连壳益智仁 D醋炙益智仁 E酒炙益智仁 15“麻黄汤”中麻黄应首选( ) A生麻黄 B炙麻黄 C麻黄绒 D蜜炙麻黄绒 E去节麻黄 16“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应首选( ) A生黄芪 B蜜炙黄芪 C米炒黄芪 D炒黄芪 E酒炒黄芪 17“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应首选( ) A生柴胡 B醋炙柴胡 C鳖血柴胡 D炒柴胡 E酒柴胡 18“柴胡疏肝散”中的香附应选用: ( ) A生香附 B醋炙香附 C四制香附 D盐香附 E酒香附 19“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应选用 ( ) A生甘草 B蜜炙甘草 C炒甘草

5、D甘草梢 E蜜拌后烘干的甘草 20“桃红四物汤”中的当归应首选 ( ) A生当归 B酒当归 C当归炭 D土炒当归 E当归头 21“知柏地黄丸”中的知母应首选 ( ) A生知母 B盐炙知母 C光知母 D毛知母 E酒炙知母 22“白虎汤”中的知母应选择( ) A生知母 B盐炙知母 C光知母 D毛知母 E酒炙知母 23“大黄廑虫丸”中的大黄应首选 ( ) A。生大黄 B熟大黄 C酒大黄 D大黄炭 E清宁片 24“香苏饮”中的香附应首选( ) A生香附 B醋香附 C酒香附 D,四制香附 E。盐制香附 25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的甘草是 ( ) A生甘草 B。炙甘草 C炒甘草 D甘草梢 E。麸炒甘草 2

6、6治脾胃虚弱,神疲食少的“四君子汤”应选用( ) A。生甘草 B,蜜炙甘草 C。炒甘草 D甘草梢 E麸炒甘草 (二)B型题 A从制 B反制 C。相畏制 D相资制 E。相恶制 27胆汁制黄连( ) 28白矾制半夏( ) 29盐制益智仁( ) 30麸炒枳实( ) 31酒制阳起石( ) (三)C型题 A制其质 B.制其性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32竹沥的制备是属于( ) 33煅醋淬龟甲是属于( ) 34漂海螵蛸是属于( ) 35滑石粉烫象皮是属于( ) (四)X型题 36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主要包括 ( ) A。净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B水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C切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D加热制与

7、临床疗效的关系 E辅料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37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 ( ) A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向 C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E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38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 A净制 B制霜 C水飞 D加热 E加辅料制 三、改错题 1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恶为制( ) 2味辛甘的药物属阳,作用升浮 ( ) 3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温转寒,功能由补转清( ) 4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还与气味厚薄有关( ) 5“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是神农本草经记载 ( ) 6“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雷

8、公炮炙论记载 ( ) 7“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为修事指南记载( ) 8炮炙大法是张仲岩所撰( ) 9将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是修事指南( ) 10“痛泻要方”中的白术用焦白术更符合立方宗旨( ) 四、简答题 1,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有何影响? 2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有何影响? 3炮制对药物的归经有何影响? 4炮制对药物毒性有何影响? 5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五、问答题 1中药通过炮制是怎样增强临床疗效的? 2为什么说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3通过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9、 1炮制 2相反为制 相资为制 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或制其形 或制其性 或制其味 或制其质 3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毒性 4药物的偏性 5饮片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E 2A 3A 4B 5A 6A 7 8D 9B 10c 11B 12C 13C 14A 15A 16B 17A 18B 19B20B 21B 22A 23B 24D 25A 26B, (二)B型题 27A 28C 29B 30E 31D (三)C型题 32B 33C 34D 35A (四)X型题 36A、 C、 D、 E 37A、 B、 C、 D 38A、B、C、D、E 三、改错题 1X 应改为: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

10、的毒副作用为相畏为制。2 3X 应改为: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转补。 4 5X 应改为: “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此话出自张仲景。 6X 应改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修事指南记载。 7X 应改为: “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为医学源流论记载。 8X 应改为:炮炙大法是缪希雍所撰。 9X 应改为:将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是徐灵胎归纳的。 10X 应改为:“痛泻要方”中的白术用土炒白术更符合立方宗旨。 四、简答题 1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

11、况: 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 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功效。 2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