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3656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剖析.(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章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1 典型工艺流程,水质水量调节 悬浮物的去除 抑制物的去除,有机物去除 氮磷去除 其他污染物,有机物去除 氮磷去除 其他污染物,中和、调节 格栅、沉淀 混凝、氧化,厌氧、好氧 催化氧化 膜分离,生物强化 高效物化 膜分离,方法,功能,运行控制参数 由处理单元的特性决定; 通过试验确定; 借鉴同类设施的运行。,2 设计参数选取,设计参数 设计手册; 通过试验确定; 借鉴同类设施的运行。,3 预处理设计,(2) 功能,水质、水量的调节 去除对后续处理系统有影响的物质 悬浮物、胶体、pH等,(1) 目的,3.1预处理的目的和功能,获得稳定的流量; 适应后续处理单元要求的

2、水质。,调节池容积的计算,对生产过程日所排废水水质水量进行定时检测统计; 取最不利(浓度高、流量大)的时段进行水质平均值连续计算,当平均浓度小于等 于日平均值时,计算的时间区间即为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公式:当,T为调节时间(t),容积, 水质、水量有规律的波动,3 预处理设计,3.2 水质、水量调节,(a),(b),(c),(a)(b)(c)无水量调节功能; (a)(c)池子结构考虑混合长度,以池深23米为宜;(b)可不过多考虑结构 据来水渠水平标高确定进水口标高。,调节池类型选择与设计,3 预处理设计, 间歇(瞬时)排放;排水有高、低浓度之分,高、低浓度分设集水池,容积分别按下式计算

3、:,调节流程,集水池1,集水池2,调节池,泵,去后续处理单元,强制循环搅拌,3 预处理设计,调节池设计,具有水量、水质调节功能; 池子尺寸、结构无特殊考虑,以池深34米为宜; 据来水渠水平标高确定进水口标高; 混合泵可选低扬程,大流量,可考虑为后续单元供水。,3 预处理设计, 漂浮物、较大 悬浮物去除,格栅设计,大水量时,按有关手册设计或选择产品; 小水量时,参考设计结果选择产品或加工,3 预处理设计,设计数据和方法,3.3 漂浮物、悬浮物去除,3 预处理设计,格栅的设计,3 预处理设计,回转格栅,钢丝绳牵引格栅,细格栅,根据水量、悬浮物的浓度、性质,查相关产品说明书,选择设备。,3 预处理设

4、计,4 沉淀池设计,4.1 沉淀池的类型,平流式沉淀池,4 沉淀池设计,平流式沉淀池,挡板,4 沉淀池设计,竖流式沉淀池,4 沉淀池设计,辐流式沉淀池,4 沉淀池设计,辐流式沉淀池,处理水量; 悬浮物的性质、浓度; 在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功能; 地下水位。,4 沉淀池设计,4.2 沉淀池的选择,4 沉淀池设计,4.3 设计的一般规定,4.4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设计计算公式,设计实例,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5.1 厌氧工艺流程,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5.2 厌氧反应器类型,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布水系统,三相分离器,5.3 UASB反应器的构造,5 厌氧

5、处理工艺设计,5.4 UASB反应器的种类,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容积的确定,5.5 UASB反应器的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1)废水浓度和特征; (2)拟达到的去除效果; (3)日有机物去除的总量和负荷; (4)允许的上升流速; (5)污泥的稳定化程度。,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反应器高度确定,反应器容积确定原则 (1)有机负荷法浓度较高时; (2)水力停留时间法浓度较低时。,反应器高度确定因素 (1) 在技术上考虑:净化效果、污泥状态、CO2的溶解; (2) 在经济上考虑:造价、流程布置、地质条件。,反应器高度确定原则 视废水的浓度及达到的负荷,高度可取68m;1015m。,5 厌氧处理工艺设

6、计,反应器形状,矩形 相同面积 (1) 长方形:造价高,布水方便; (2) 正方形:造价低;布水较难。,圆形 易采用钢结构,水泥结构施工难度大; 建造单个反应器,周长较正方形短12%。,建造2个以上时,矩形可采用公用壁。,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反应器布水系统,布水系统是反应器的很关键部位; 进水管数量和面积是UASB反应器关键的设计参数。,布水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 兼有布水和水力搅拌功能; (2) 确保单位面积进水量基本一致; (3) 很容易观察进水管的进水情况,堵塞易清除,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UASB反应器布水点数量的计算依据,布水系统进水点确定,布水管道设计,5 厌氧处理工艺

7、设计,一管多孔配水方式,分枝式配水方式,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一管一孔配水方式,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一管一孔配水方式,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布水管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 进水采用重力或压力流,后者需设逆止装置; (2) 出水孔直径一般在1525mm之间,流速不小于2.0m/s; (3) 出水口距池底200250mm。 (4) 尽量避免一个支管有过多的出水孔口。,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 的功能,有效地实现 固(污泥)、液 (废水)、气(沼 气)分离。,三相分离器结构,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100200mm,沉淀器的倾角应在4560; 集气室缝隙部分面积应占反应器全部面积的15%20%; 集

8、气室应保持气液界面,以利于气体的释放和收集;,导流体与缝隙之间的遮盖部分应在100200mm; 出水堰之前设出水挡板,拦截浮渣; 沼气在出气管内流速不大于0.7m/s。,设计要点,15%20%,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设计参数,ur=0.253.0m/h (颗粒污泥); 0.751.0m/h (絮状污泥)。,us 1.5 0m/h (絮状污泥); 8.0m/h (颗粒污泥)。,u0 12m/h (颗粒污泥); 3.0m/h (絮状污泥)。,uG =1m/h (建议最小值);,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水封高度设计,H=H1H阻=(h1+h2) H阻 式中: H1集气室气液界面至沉降区上液面的高度;

9、h1集气室顶部至沉降区上液面的高度;,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加热与保温,废水加热所需热量,式中:QH废水加热到操作温度所需热量,kj/h; qV废水流量,m3/h; dF 废水相对密度,按1计; tr 反应器内的温度,; t 废水加热前的温度,; 热效率,可取0.85. F废水的比热容,kj/( kg K),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反应器保温所需热量,5 厌氧处理工艺设计,换热器计算,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6.1 工艺流程,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主要设计参数,6.2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基本计算公式,处理效率,式中: BOD5去除效率,%;

10、 Sa进水BOD5,kg/m3; Se出水BOD5浓度(kg/m3)。,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容积,式中:V曝气池容积(m3); Q进水设计流量(m3/d); NW污泥负荷kg BOD5/(kg MLSSd); X 污泥浓度 MLSS,kg /m3。,水力停留时间(HRT),式中:T水力停留时间(h);,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污泥产量,式中: XV日排剩余污泥量,kg/d; S去除BOD浓度,kg/m3; a污泥增殖系数,0.50.7; b污泥自身氧化系数,0.040.1; XVMLVSS kg/m3; Xr回流污泥浓度, kg/m3; SVI污泥指数,6 好氧处理工

11、艺设计活性污泥法,泥龄,c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泥龄,d,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需氧量,O2需氧量,kgO2/d; a 氧化千克BOD需氧千克数,kgO2/kgBOD, 一般取0.420.53; b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kgO2/kgMLVSSd, 一般取0.420.53;,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实例,处理程度及曝气池运行方式 曝气池计算及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供气量的计算 空气管系统计算 空压机的选定,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6.3 氧化沟设计计算,形式,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设计要点 设计参数,6

12、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曝气方式与水深 采用转刷曝气器,水深为2.53m; 采用曝气转盘,水深为3.5m; 采用垂直轴表面曝气器,水深为44.5m;,需氧量计算: 去除有机物需氧量+氨氮硝化需氧量反硝化释放氧量排放剩余污泥量当量,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公式设计例题,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6.4 SBR设计计算,SBR工艺过程,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SBR设计要点,SBR池前设格栅去除较大杂物,防止曝气装置或污泥泵阻塞。 反应池原则上为2个以上,规模小,可采用单池运行,但原则上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方式。 反应池为完全混合型,水深为46m,池宽与池长之比为

13、(11)(12). 排泥泵原则上应设为2台以上;池内设置浮渣去除设施。,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设计参数,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SBR设计内容和计算,6.5 曝气方式,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散流式曝气器,可变微孔曝气器,技术参数,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刚玉曝气器,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BIOLAK)工艺,6 好氧处理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7 混凝单元设计,7.1 工艺流程,混合:使混凝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到 废水中,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作用,使胶体脱稳,

14、形成小“矾花”。 反应: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小“矾花” 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作用形成较大的絮体。 沉淀:反应过程形成的大絮体进入沉淀池进行分离。,配制浓度:无机混凝剂配成10%20%溶液; 有机混凝剂1%5% 溶药池和溶液池的容积,7.2 混凝剂配制,7 混凝单元设计,7 混凝单元设计,7.3 混合,搅拌混合,设计要点,池型为方形或圆形,以方形较多; 池深与池宽之比1:(34); 混合时间1060s; G值一般5001000s-1。 圆形池, 搅拌器直径D0=(1/32/3)D; 宽度B =(0.10.25)D; 离池底=(0.50.75)D0; H/D1.2时,搅拌器设1层; H/D1

15、.2时,搅拌器设2层或多层, 间距(1.01.5)D0间,相邻桨板90交叉安装。,涡流式混合设备,设计要点: 底部锥角30-45; 反应时间1-1.5min,2min; 入口流速1-1.5m/s; 圆柱部分上升流速25mm/s。,7 混凝单元设计,隔板混合池,7 混凝单元设计,设计要点,7.4 反应,隔板反应池设计要点,7 混凝单元设计,水平轴机械反应池 设计要点,7 混凝单元设计,设计要点: 底部锥角30-45, 反应时间6-10min, 入口流速0.7m/s, 圆柱部分上升流速4-6mm/s。,涡流反应池,7 混凝单元设计,浓缩的目的减少污泥中的孔隙水,使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到95%左右。,8.1 工艺流程,8 污泥处置,消化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氧菌和专性厌氧菌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产生CH4和CO2,使污泥得到稳定。,脱水利用机械设备对污泥脱水,使污泥含水率由92%降低到60%80%。,8 污泥处置,8.2 浓缩,竖流式浓缩池,8 污泥处置,8.2 浓缩,辐流式浓缩池,8 污泥处置,8 污泥处置,8 污泥处置,重力浓缩设计公式表,重力浓缩池设计实例,8.3 消化池设计,8 污泥处置,厌氧消化池结构,8 污泥处置,设计规定及参数,设计内容:工艺流程、池体设计、加热保温、搅拌设备; 池体设计,8 污泥处置,厌氧消化池设计,设计实例,E-mail: yangjin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