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3216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剖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 知识管理 1质量守恒定律 内 容:参加_的各物质的质量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 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 2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没有改变,_没有增减,原子的_也没有改变。 点 拨: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 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

2、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多了_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元素和_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碳 氢 氧,化学反应 总和,总和,原子重新组合,种类 数目,质量,氧气,02 基础题 1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

3、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荆州中考)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 物质种类 A B C D 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5(甘南中考)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 g的A与11 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 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 A5 g B16 g C9 g D23

4、g,A,D,A,C,C,6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燃烧后的质量为b g,生成的CO2质量为c g,水蒸气质量为d g,则产物质量共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 g。 03 中档题 7现有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A完全反应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51 B41 C21 D11 8(六盘水中考)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B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

5、解释,9(兰州中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cd) (cdba),A,D,C,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10(临沂中考)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C,11早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

6、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 (1)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 _ _。 (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不改变,不违反;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应该等于金属质量与氧气质量之和,可能,21,铁与硫酸铜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不能,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缓冲作用,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小,天平仍然平衡,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反应过程也没有气体生成,一部分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偏

7、大,ABCD,AC,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01 知识管理 1概 念:用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 义 质的方面:表示_、_和反应条件。 量的方面:(1)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比;(2)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比。 3读 法(以CO2CO2为例) 宏观读法:碳与_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_。 微观读法: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读法:每_份质量的碳和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注 意:在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读作“加”,应读作“和”或“与”;“=”不能读作“等于”,应读作“生成”。 02 基础题 1根据化学方程

8、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2(广州中考)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化学式,反应物 生成物,质量,粒子个数,氧气 二氧化碳,12 32 44,B,B,3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 4关于

9、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CH4和2 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CO2和2 gH2O,C,C,C,6在4Al3O22Al2O3反应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看,每_个铝原子和_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_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_份质量的铝和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了_份质量的氧化铝。 03 中档题 7(东营中考)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

10、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 B C D 8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108 96 204,4,3 2,D,D,9(沈阳中考)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若56 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 g B若16 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 C若10 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 g D若5 gCO和2 gO2混合点

11、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 g 10(成都中考)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的一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1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2H2O22H2OO2 反应:2KMnO4K2MnO4MnO2O2 A反应和反应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和反应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D反应和反应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D,D,C,B,B,1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不是,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间的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答案合理均可),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