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0654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剖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复习 2014.9,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 微分方程式: 描述控制系统运动的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式(时间域) 传递函数: 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输出变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与 输入变量拉普拉斯变换之比(复频域) 图形形式: 框图 信号流图, 举例 例2-1 已知系统框图,求传递函数。 可以有两种方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框图简化 转化成信号流图再利用梅逊公式, 框图简化 框的并联:框 和框 并联,可以合并成 一个框,即 ; 移动求和点:将 之前的求和点移动到 之后,在 框后乘一个 ; 两个求和点合并成一个; 合并并联框:框 和框 合并成 反馈回路计算 最后的系统的传

2、递函数为, 转化成信号流图(略) 答案见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 梅逊增益公式,表示所有不同回路的传递函数的和;,表示所有每两个互不接触的回路的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表示所有每三个互不接触的回路的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是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第,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被称为信号流图的余子式,它是在信号流图特征式中将与第,条前向通路接触的所有回路的传递函数置为0所得的结果。,第3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 线性系统的典型时间响应 典型输入信号 单位冲激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 单位斜坡信号 单位抛物线信号, 典型输出响应 单位冲激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稳定性和劳斯稳定性判据 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

3、要条件 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的根全部位于复数平面的 左半平面 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都具有负实部 劳斯稳定性判据 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符号相同(必要条件); 劳斯阵列内第一列中各个元的数均为正数。 如果系统不稳定,特征方程中具有正实部的根的 数目等于第一列中各个元的符号的改变次数。 劳斯判据的应用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绝对稳定性) 确定参数的稳定域(满足稳定的参数取值范围), 稳定系统响应的性能指标 稳态性能指标 稳态误差 静态误差系数 * 静态位置误差系数 *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稳态误差与系统的型 0 型系统 * 阶跃输入 * 斜坡输入、抛物线输入 型系统 * 阶跃输入 *

4、斜坡输入 * 抛物线输入 型系统 * 阶跃输入、斜坡输入 * 抛物线输入, 瞬态性能指标 上升时间 峰值时间 超调量 调整时间 延迟时间, 一阶系统的响应 传递函数 单位阶跃响应 单位冲激响应, 二阶系统的响应 传递函数 单位阶跃响应(欠阻尼) 单位冲激响应(欠阻尼), 标准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 上升时间 : 峰值时间 : 超调量 或 : 调整时间 :,,(5%误差带),,(2%误差带), 举例 例3-1 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欲使系统对于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为 , 单位阶跃输入的超调量为 ,求参数 和 的值,并求上升时间 和调整时间 。 解: 求 由于要求单位斜坡输入时

5、,而 因此可以求得 。, 求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由于要求 ,则由 可以求得 现取 , ,则有 , 于是可以求得 , 。 则 ,,第4章 频率响应分析 频率响应特性概念, 对数坐标图(伯德图-BODE图)及系统的频域 性能指标:穿越频率和稳定裕度 对数幅频特性图和对数相频特性图 * 横坐标:频率轴(轴) 对数刻度,单位为: (弧度秒) * 纵坐标: 幅值轴(对数幅值) 线性刻度,单位为: (分贝) 相角轴(相角) 线性刻度,单位为: (度)或 (弧度), 复杂系统伯德图的绘制 将传递函数化成标准形式,即基本单元串联的形 (基本单元传递函数相乘), 求出基本单元和相 关转角频率; 将各个转角频

6、率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在 伯德图的频率轴上做出标记; 绘制低频渐近线。当 时,频率特性相当于 所以低频渐近线只由增益和积分单元决定; 绘制更高频段的折线幅频特性 。, 由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图求最小相位系统的 传递函数举例 例4-1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图 如下图所示 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设系统为单位负反馈,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求系统的增益穿越频率和相角稳定裕度。,解: 图中,低频渐近线的斜率为 ,表明 系统包含一个积分单元;在 、 、 处斜率变化 ,表明系统包含 转角频率分别为上述数值的3个惰性单元;在 处斜率变化 表明系统包含 1个转角频率为 的比例微分单元;系

7、统 还可能包含比例单元。因此可以初步确定系 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增益 求 处的对数幅值 即 求得 则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或者 则 求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求 和, 极坐标图及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幅相频率特性、乃奎斯特图) 极坐标图的绘制 把频率特性函数的幅值和相角画在同一张图上 频率特性函数为 * 时的起始点 * 时的结束点 * 曲线和坐标轴的交点 * 当开环传递函数包含积分单元时曲线的绘制 从 到 部分无穷大半圆的绘制, 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图对 平面 点 逆时针包围的周数等于系统在右半 平面开环 极点的数目 举例 例4-2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

8、数为 试绘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并用乃奎斯特 稳定性判据求使系统稳定的 值范围。,解: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函数为 绘制极坐标图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的极坐标图从第二象限 方向沿渐近线 出发,在第三象限以与 负虚轴相切趋于原点。,由 ,解得当 时 , , 即 曲线与实轴交于 点。 或者令 即 解此三角函数方程同样可以求得 , 代入幅值求得 。 据此便可画出系统的极坐标图。,求使系统稳定的 的取值范围 系统有一个位于右半 平面的开环极点,为使 系统稳定,系统的乃奎斯特曲线应逆时针包围 点一周。所以应有 解得 因此,为使系统稳定,应满足,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校正 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设

9、计 基本思想:超前校正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系统的 稳定性和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其原理是最大 限度地利用超前校正装置所能提供的超前角。 设计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超前校正装置的 转角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它们之间的距离 越大,所能提供的最大超前角越大。使产生最大 超前角的频率和校正后系统的增益穿越频率接近, 以充分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 (利用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超前相角,补偿原系统相角稳定裕度 的不足。因此,应将产生最大相位超前角的频率定为校正后系统的幅 值穿越频率。), 设计步骤: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传递函数的总增益, 其中可以包括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的增益; (2)画出增益校正后的系统的

10、伯德图,如果相角稳定 裕度太低,而且也不宜降低增益穿越频率,则可 考虑进行超前校正。计算超前校正装置应当提供 的最大超前角 (注意要适当地留有余量)。 (3)计算超前校正装置的分度系数 ,计算公式为, 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增益穿越频率,即校正装置产 生最大超前角的频率。此频率是在未校正系统对 数幅频图上幅值等于 处的频率。 确定超前校正装置的转角频率,即计算 和 : 校核。 举例(略),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设计 基本思想:滞后校正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系统的 稳态精度,其原理是在基本上不改变未校正系统 稳定裕度(即不改变未校正系统中频特性)的 情况下,提高低频增益。设计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是选择滞后校正装

11、置传递函数的转角频率以及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了使滞后校正装置产生的 滞后角不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不使系统的相角 裕度减小),它的转角频率必须比校正后系统的 增益穿越频率要低得多,它的两个转角频率之间 的距离越大,低频增益的允许提高量也越大, 系统的稳态精度也就越高。, 设计步骤: 根据给定的稳态性能要求(稳态误差),确定 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总增益,其中可以 包含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的增益 。 画出增益校正后(或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 特性图,根据相角稳定裕度的要求,在留有一定 余量的条件下(适当增加余量 ),选择 校正后系统的增益穿越频率 。 选择滞后校正装置传递函数频率特性中较高转角 频率为

12、 。 根据校正后系统增益穿越频率 处的对数幅值, 确定滞后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中的参数 。, 校核。 (或者当原系统的相角裕度已经满足要求,只是 稳态精度较低,不满足给定的要求。这时可以利用 滞后校正装置的低通滤波特性,抬高原系统对数 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根据放大倍数需要提高的倍 数,确定滞后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中的参数即 分度系数 。) 举例(略)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设计(略),第6章 根轨迹方法及控制系统的校正 根轨迹概念 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一参数从零到无穷大 变化时,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 平面上运动 而形成的轨迹,成为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根轨迹法是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在

13、平面上分布的条件下,绘制闭环特征方程根 的轨迹。 根轨迹方程及绘制根轨迹的条件 (幅值条件) (相角条件), 根轨迹的基本性质(9条) 对称性:关于实轴对称; 分支数:等于系统特征方程的次数; 起点和终点:起始于系统开环极点,终止于系统 开环零点; 根轨迹上点所对应的增益 实轴上的根轨迹:根轨迹区段右侧的开环极点和 零点总数为奇数;, 趋于无穷远根轨迹的渐近线: 渐近线与正实轴的夹角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分离点和会和点: 即 的根, 或 的根;, 根轨迹离开复数极点的出射角 根轨迹到达复数零点的入射角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以 代入系统特征 方程,令实部和虚部分别为零,即 解方程组求交点和临界增益; 或者利用劳斯稳定性判据。, 根轨迹的绘制举例 普通根轨迹(常规根轨迹、一般根轨迹)的绘制 例6-1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求出系统为稳定的 值范围。 解: 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