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习题大集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9623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习题大集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针灸学习题大集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针灸学习题大集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针灸学习题大集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针灸学习题大集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学习题大集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习题大集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学习题大集合绪论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 ) A中医理论B经络理论C腧穴理论D刺灸理论E脏象理论 2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 A青铜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奴隶制度时代 E春秋战国时期 31 9 63年出土的1根磨削石针是在( ) A甘肃 B陕西 C山西 D内蒙古 E青海 4最原始的针刺工具是( ) A骨针 B竹针 C砭石 D陶针 E铜针 5依据经络学说选穴施术的治疗方法是( ) A薰洗 B针灸 C中药 D食疗 E正骨 (二)B型题 A内经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D黄帝内经太素 E黄帝针经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著作是( ) 2成书于秦汉时期的著作是(

2、 ) 3成书于魏晋时期的著作是( ) A伤寒论B曹氏灸经C肘后备急方D备急千金要方E外台秘要 4晋代葛洪所著( ) 5东汉张仲景所著( ) 6唐代孙思邈所著( ) A针灸逢源B针灸问对C针灸甲乙经D外台秘要E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7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 8列出了3 6 1个经穴的著作是( ) 9主要内容设有80多条问答的著作是( )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10最早在太医署设制针灸科的朝代是( ) 11最早传入国外的针灸学专著的朝代是( ) 12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 A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13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 14著针灸大全的是(

3、) 15撰写针灸聚英的是( ) (三)D型题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 )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针灸甲乙经是一部( )( ) A经络学专著B针灸学专著C腧穴学专著D治疗学专著E率先传播至国外的针灸学专著 3晋代著名的女医家及特长是( )( ) A鲍姑B陶弘景C秦承祖D擅长用灸E擅长针刺 4唐代针灸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A子午流注针法兴起 B确定穴位的数目和主治 C针灸成为一门专科 D创立奇经八脉理论 E针灸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5十四经发挥增加循经列穴的经脉是( ) A阴、阳跷脉 B任脉C督脉D阴、阳维脉E冲脉 (四)X型题 1针灸

4、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主要导源于( )( )( )( )( ) A内经 B针灸大全 C难经 D十四经发挥 E针灸甲乙经 2唐代载有针灸学内容的著作有( )( )( )( )( ) A外台秘要B骨蒸病灸法C备急灸法D神应经E备急千金要方 3宋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有( )( )( )( )( ) A王惟一 B刘完素 C王执中 D李东垣 E张元素 4明代著名的针灸著作有( )( )( )( )( ) A针灸大成B针灸资生经C针灸大全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问对 5早年我国传入日本的针灸著作有( )( ) A医宗金鉴 B神应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经 E明堂图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 1针灸学 2针刺麻醉

5、 (二)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 ,创立了著名的 穴。 2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 ,还创用了 穴和指寸法。 3北宋时期的2具 作为针灸教学的 和考试针灸医生之用。 4清代针灸医学亦有发展,其中吴谦等撰 ,李学川撰 。 51987年11月经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在我国北京召开了 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 大会。 (三)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 3子午流注学说是早期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 4我国最早被刻在石碑上的针灸书是针灸甲乙经。( ) 5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 ) (四)

6、问答题 1怎样学好针灸? 2针灸疗法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一)A型题1A 2B 3D 4C 5B(二)B型题1A 2B 3C 4C 5A 6D 7C 8A 9B 10C 11B 12D 13B 14A 15E(三)D型题1CE 2BE 3AD 4CE 5BC(四)X型题1ACE 2ABE 3AC 4ACE 5CDE二、非选择题(一)名词解释1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2针刺麻醉是根据针刺具有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通过对腧穴刺激,使病

7、员能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二)填空题1针灸 华佗夹脊2明堂三人图 阿是3铜人模型 直观教具4医宗金鉴 针灸逢源5世界针灸学会 世界针灸学术(三)判断题1 2 3 4 5(四)问答题1学好针灸,其一必须学好中医的基础理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经络的循行分布和腧穴的定位、主治的掌握。其二要结合骨度分寸和解剖标志反复点穴。其三要熟练掌握针灸的操作方法,加强针刺手法的练习。其四要掌握好针灸治病的原则和常见病证的针灸配穴处方,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学好针灸。2针灸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之所以历经沧桑而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显示出勃勃的生机,是因为针灸疗法具有如下特点:(1)适

8、应证广,疗效独特。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列出了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的名称。据统计,目前,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尤其是对某些急症、痛证如胃痉挛、胆绞痛、肾绞痛等可起到迅速缓解的作用,具有廉、便、验的特点。针刺治疗痛证举世公认。一些西医尚无能为力的免疫性、功能性等难治疾患而针灸却有特殊疗效,如艾滋病经针灸治疗能改善症状、延长寿命。针灸医学还在诊断、预防、抗衰老、康复、美容、减肥、戒烟戒毒等方面也有独特作用。总之,针灸的应用范围广泛、疗效独特。(2)操作方便,经济安全。针灸疗法使用器具较为简单、

9、节省,除针、艾和消毒材料外,所需其他物品不多,用具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应用,尤其便于在仓卒之际用于急救,加之费用低廉,因而深受广大病者的欢迎。针灸操作技术除针刺补泻操作技术复杂深奥外,一般针刺操作手法和灸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基本掌握是不难做到的,针灸施术过程中,只要按规定施术,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更无毒性作用。针灸疗法这种安全而无不良反应的特点是任何药物疗法难以相比的。(3)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针灸均显示出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针具的改进明显与科技发展同步,石器时代制作石针,青铜器时代制作铜针,后随冶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了金针、银针、铁针,现代用合金制成的不锈

10、钢针。近2030年,针具的发展更是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60年代的电疗机广泛用于临床,70年代激光治疗仪问世,80年代则出现了品种繁多的微波针、电磁针、生命信息治疗仪,90年代各种针灸仪器更是层出不穷,如电脑针灸治疗仪。在针灸理论研究方面与现代科学结合更为密切,如本世纪50、60年代中外医学工作者,运用现代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等对针刺镇痛、针刺麻醉原理进行了研究,70年代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针灸理论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仅在经络研究方面几乎动用了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包括最新的边缘学科和最现代的手段如红外线热象图、超声波、化学示踪,声信息探测、辐射场照相等,加速了经络的研究过程。正因为

11、有上述特点,才使我国传统的针灸学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第一章 经络总论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 ) A腧穴学 B经络学 C刺法灸法学 D实验针灸学 E针灸治疗学 2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针经 D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E针灸甲乙经 3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所载之脉与内经所载经脉比较,缺少的经脉是( )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阳明大肠经 E足少阴肾经 D足厥阴肝经 4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的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卫气营血理论 C五行学说 D经络学说 E脏腑学说 5难经全书共有( ) A七十八难 B八十一难 C六十九难 D七

12、十二难 E八十八难 6正经是指( ) A督脉 B十二经别 C任脉 D冲脉 E十二经脉 7阴经是指( )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8经脉所分出的小支是( ) A奇经八脉 B络脉 C皮部 D经筋 E气街 9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10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 A循行走向 B离入出合 C奇恒之腑 D一源三歧 E别道奇行 11髓海位于( )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12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理论强调了( ) A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 B上肢与下肢的密切联系 C

13、前胸与后背的密切联系 D脏腑与五官的密切联系 E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13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 ) A上下对应关系 B前后对应关系 C左右交叉关系 D表里络属关系 E范围和规律 1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15气街是经气( ) A组成和来源 B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 C布散的主要部位 D蓄积停留之处 E别道奇行路径 16“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出自于 ( ) A灵枢海论 B灵枢口问 C灵枢经水 D灵枢本藏 E灵枢经脉 17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联系,主要靠( ) A五脏六腑 B经络系统 C四肢百骸 D五官九窍 E皮肉筋骨 18经

14、络系统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19“联络脏腑,沟通肢窍”其意思指( ) A经络系统内容 B经络生理功能 C循经感传现象 D病候反应途径 E病邪传变规律 20经络局部出现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其病机是( ) A经脉气血不畅 B经脉外伤受损 C经脉气血衰竭 D经脉病邪壅阻 E经脉气血不足 (二)B型题 A阴阳十一脉灸经 B十四经发挥 C神应经 D金兰循经 E奇经八脉考 1忽泰必烈撰( ) 2滑伯仁撰( ) 3李时珍撰( ) A秦汉 B东汉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4经络学说基本形成于( ) 5创立六经辨证理论的朝代是( ) 6率先正式提出“十四经”名称的朝代是( ) A“针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