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图片素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08935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故事图片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语故事图片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语故事图片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语故事图片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语故事图片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故事图片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故事图片素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故事图片素材 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那么成语故事图片有些? 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 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 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

2、动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 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水名在浙江省)两地有相当的距离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儿轻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 “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 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 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 王徽之淡淡地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逵呢” “可是”船夫又不解地问道“既然这大自然风光的生生

3、不息永恒美好使老爷排解了独处的寂寞让老爷重又精神焕发那老爷邀何不请戴先生与您一同泛舟游湖共同分享这片自然的景致诗词唱和交换彼此愉悦的心情这样不是更好?” 王徽之淡然一笑:“我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是顺应我自己的本性如果此刻我邀请戴逵与我泛舟游湖共赏湖光山色戴逵想必会同意虽然这未必是戴逵的本意如果这不是出自戴逵的本意那我就等于让好朋友戴逵违反了他的本性那既然我是一个顺应本性生活的人那我又为何要勉强戴逵去违反他的本性与我游湖呢?所以我只是顺应自己的本性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至于此刻好友戴逵如何顺应他的本性去安排他的生活那是他的自由我不需要去打扰他、勉强他” 晋书王徽之传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

4、政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王、郡守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中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为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种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

5、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以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

6、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己 后汉书党锢传序 春秋末期楚国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子胥历尽艰险才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刺杀了吴王僚夺取了王位接着他又帮助吴王整军经武使吴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在此基础上他协助吴王征伐楚国不久攻下楚都楚昭王逃往随国(今湖南随县南) 伍子胥帮助吴王攻楚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的父兄报仇现在楚国郢都已被攻下可以付诸行动了他首先向吴王建议拆毁楚国的宗庙大将孙武反对这样做但吴王贪图楚国的地盘一心想把楚国灭了因此接受了伍子胥的建议 接着伍子胥请求吴王让他去挖楚平王的坟以解他心头之恨吴

7、王说:“你帮了我不少的忙这种小事你就自己瞧着办吧” 但是伍子胥并没能立刻找到楚平王的陵墓后来在一个石工的指引下才获悉了陵墓的确切位置可是挖开墓、打开棺材一看里面只有楚平王的衣冠伍子胥大失所望那石工又指点说这上面的是假的下面的才是真的伍子胥命人继续往下挖果然有楚平王的尸体伍子胥一见楚平王的尸体就满腔怒火抄起鞭子一气打了三百下最后把头颅砍下来才解了心头之恨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肯知道这件事后派人送了一封信给伍子胥指责他这样做太残忍了伍子胥叫来人回话给申包肯说:“忠和孝不能两全我好比一个走远路的人天快黑了可是路途还很遥远我已弄得没有办法了所以才故意干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举动” 这个“倒行逆施”的伍子胥最后的

8、命运也很悲惨他因反对吴王夫差宽容越王勾践并且要求夫差停止攻伐齐国遭到吴王夫差冷遇渐渐被疏远最后被逼自杀 史记伍子胥列传 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崔铉的人是大臣崔元略的儿子 崔铉六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去拜访当时的宰相韩滉韩滉对崔铉父子来访非常高兴热情接待韩滉见崔铉聪明伶俐的样子十分喜欢他们围坐再一起谈古论今讲经道文趣味甚浓在谈论中崔元略说:“这个孩子近来作诗的能力有很大进步”韩混一听想试试崔铉的诗才就随手指着架上的一只鹰让崔铉即兴赋一首诗崔铉欣然从命接过纸笔稍作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诗曰: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宵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韩滉看诗后不禁赞叹地说:“好诗好诗这孩子将来前程万里不可限量啊” 崔铉长大后果然很有作为唐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在科举考试中被录取随后开始仕途生涯唐宣宗很欣赏他的才能与品德说他是“真贵人”他先后担任过中书侍郎、河东节度使、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等要职 唐诗纪事崔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