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成语故事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08570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成语故事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语成语故事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语成语故事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语成语故事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语成语故事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成语故事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成语故事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成语故事范文 论语是我国古代典籍中语录体著作的典范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及言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本书是必读的论语的语言质朴无华、寓意深远包含了很多宝贵的处世经验和人生智慧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对后世语言文字的影响很大以下是论语成语故事汉英阅读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正是有了这种勤奋

2、不倦的为学精神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天道酬勤一个人如果有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再配合科学的工作、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理想的人格标准仅有两万余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关于君子的标准孔子还有一些名言如论语里仁里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

3、而行动要敏捷论语宪问里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过犹不及 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即子张“商”指子夏两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成语“过犹不及”就出自此处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了头和没有做到位效果都是不好的“过犹不及”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比如在人际交往上过于冷漠不

4、行过于亲密也不行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便在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留无论对待朋友还是对待亲人都应该把握好分寸适度最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弟子说:“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工作中并非总是事情做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只要把你应该做的做好就可以了越俎代庖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孔子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要做到在诸侯统治的国家里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统治的封地里

5、也没人怨恨自己”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这个成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道:那不就是“恕”?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段话的原文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才华很高不但生意做得好在外交、政治方面的才能也都十分突出孔子对子贡讲的这席话很有针对性是提醒子贡不要恃才傲物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欲速则不达 子夏要到鲁国的莒父当地方官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一味求

6、快不要只顾眼前小利如果一味求快往往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反而使得大事不能成功”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急功近利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忌凡事要有长远眼光、长远打算该慢的地方不要求快该放弃的小利不要贪图成功方可水到渠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教导学生喜欢用“设喻”的方法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子贡问推行仁政的方法孔子说:“工匠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居住在一个地方必然选择这个地方有贤能的大夫为师结交有仁德的士人为友”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

7、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对子贡的教导意思并不是说把贤德者作为工具来使用而是说要充分吸取他们的优点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敏锐策略更加明智现在我们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往往是说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逝者如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匆匆一诗里开头的几句古往今来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南宋儒学家朱熹在劝学中也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其实这种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里就出现了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

8、水一样啊日夜不停息地奔流”这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人从中提炼出一个成语“逝者如斯”用来比喻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见贤思齐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从朋友身上往往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如果交到好的朋友获益匪浅;但如果交友不慎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人总有“贤”与“不贤”之分那么在交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做到和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这段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贤”与“不贤”这两种人为我们朝不同的方向打开了两道门而“思齐”和“自省”则是我们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知人善任举用贤良能够从贤者身上汲取优点他有著名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以铜镜自照可以整理好衣帽;以历史为镜子可以从中看清楚朝代兴衰的缘由;把别人当成镜子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优劣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