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中秋的那些故事 中秋节的人文底蕴可以说非常深厚中秋节与些历史名人有关呢?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名人与中秋的那些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嫦娥嫦娥是古代神话人物是射日的后羿的妻子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盐女无盐女无疑也是女性不过她不是美女而是出了名的丑女无盐女据说复姓钟离名春是战国齐宣王的王后因她是无盐邑人人们也叫她钟无盐港台影视剧常称她为钟无艳可能是觉得无盐故意为之无盐女相貌丑陋以才学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齐宣王觉得月光下的她很美便立她为后这也是中秋拜月的由来 诸葛亮严格说来千古名相诸葛亮与中秋节并未什么关联和他相关的是一样中秋器物——孔明灯孔明灯又称天灯相传是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夜晚放出孔明灯求救还有一说是孔明灯的形制很像诸葛亮的帽子而得名南方人常在元宵和中秋放孔明灯祈福 唐高祖唐初大将李靖征讨突厥凯旋恰逢中秋节唐高祖以西域进献的胡饼为大军祝贺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胡饼即今天的月饼 唐玄宗唐高祖的后代唐玄宗也和中秋十分有缘《明皇杂记》记载唐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月宫大门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这也是广寒宫名字的来历此外唐玄宗与月饼名字的来历有关民间传闻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赏月吃胡饼玄宗觉得胡饼名字不雅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随口而道“月饼”此说并不站得住脚月饼一词最早见于《梦梁录》和《武林旧事》两书中说它出现在宋代还是比较靠谱的 苏轼古代诗词里描写中秋节的很多苏轼的《水调歌头》堪称其中的佼佼者此词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气势雄浑接着展开瑰丽的想像上天入地思考人生全词虽未点出中秋但词前有段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辙字子由)”1071年35岁的苏东坡带着小他11岁的妻子王闰之到杭州任通判彼时的杭州多姿多彩春秋两季全杭州人都在湖滨游玩甚至冬季下雪的日子还有寻乐的人乘船到湖上玩赏雪景重要的节日比如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中秋重阳湖上全是游逛之人且必须前一天预定游艇西湖的小船很别致船头有长长的引水竹管中间可摆一张饭桌游人无须自带食物茶具、碗筷全由船家提供这种船娘通常精于烹饪所烧的菜肴称为“船上菜”船夫还捕鱼卖于游客供放生之用湖上另有船贩卖食品给游客有些卖瓜子、栗子、糖藕、烤鸡等有的专门卖茶有的船上载着艺人按照习俗靠近游客的船表演歌舞、特技、投掷、射击等游戏良辰佳节苏东坡少不了携家眷或同僚游玩写了不少西湖船的诗句如“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雀尾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几年后饱览杭州风光的苏东坡改任密州太守在又一个中秋之夜他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朱元璋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郑成功郑成功屯兵厦门将士们中秋难免有思乡之情军中盛行中秋博饼游戏后来这成了厦门中秋的特色 毛泽东1976年83岁的毛泽东已百病缠身病入膏肓病床前他用手指在女儿李敏的面前画了一个满月似的“圆圈”这个在他和贺子珍亲生女儿手上画的圆圈到底暗示了什么?是指自己将圆满走完人生后就要向马克思报道还是想再等几天就要到来的中秋节?这成了一个不解之迷 后来有人猜测毛泽东的这个动作暗含了对贺子珍的思念因为1910年的中秋节在江西永新南门禾川镇“海天春”小店铺内诞生了一个女孩父亲贺焕文因为女儿生在桂子飘香的中秋且有圆月相伴故为她取名“桂圆”这个中秋节出生的小女孩就是后来与毛泽东牵手十年的贺子珍在毛泽东与死神苦苦抗争的时候他在疼爱的女儿手上画圆圈不是指中秋节不是指贺子珍还会有什么别的用意呢? 1976年9月8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正是贺子珍的66岁生日毛泽东在生命垂危之际本应该与曾结发为妻的贺子珍见上一面重温往日旧情可就第二天凌晨时分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他丢下了朝思暮想的爱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时距贺子珍与毛泽东庐山相会已有17个年头 也在中秋月圆时对毛泽东来说更有撕肝裂心的一幕1919年一直在他心目中占有崇高位置的母亲文七妹因积劳成疾身患瘰疬年仅52岁就不幸辞世噩耗传到长沙正在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毛泽东悲痛欲绝三天后也就是1919年的中秋节他才从长沙星夜兼程赶回韶山当时母亲已入棺他再也不能听到母亲亲切的唤儿声禁不住放声恸哭毛泽东跪守在母亲灵前以泪和墨写下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母文》和两副灵联赞扬了母亲敦厚诚实、勤劳俭朴的美德字里行间凝结着母慈子孝的真诚情义其灵联是:“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这两副灵联也深深地记述了毛泽东的母亲平生对他的养育之恩也由衷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这一年的中秋节本是家人的团圆节不想却变成了他的别母节更是他的痛苦节1959年6月毛泽东回韶山故乡时想起当年中秋的一幕他向父母的墓地深深鞠躬说:前人辛苦后人享福 邓小平1946年中秋节邓小平召开“不握手会议”1946年9月10日这天是中秋节3纵队司令员陈锡联、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和7纵队司令员杨勇几乎同时接到去“野司”开会的通知陈锡联心里想:从邯郸出发几个月来我军所向披靡连战皆捷如今适逢中秋节“野司”请各纵队司令去开会必是要犒劳大家一番了 当参加安陵集会议的纵队首长满面春风地向邓小平伸出手来时邓小平却摆摆手说:“这次开的是不握手会议”“不要刚打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欢心满意足你好我好什么都好要更多地想想自己的不足邯郸出发以来做得样?群众纪律样?内部的团结搞得好不好?部队的指挥、战斗作风都还存在些问题?” 原来由于我军接连奏捷少数领导干部开始滋长出一些骄傲的情绪部队群众纪律不太好出现了一些问题邓小平提议召开安陵集会议目的就是要纠正和克服邯郸胜利后有的部队骄傲自满忽视军民关系、群众纪律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