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7632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培训知识..(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七大手法 培 训 知 识,1,目 录,前言(p3) 1. 排列图(p4p10) 2. 因果图(p11p16) 3. 层别法(p17p19) 4. 检查表(p20p22) 5. 散布图(p23p24) 6. 直方图(p25p42) 7. 控制图(p43p59),2,前 言,一些欧美及日本的企业,其品质管理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品质管理中,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欧美、日本企业中,品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不断地积累与发展,品质管理的方法也呈现多样化,PPM管理、零缺陷管理、6sigma管理等管理方法逐渐受到重视,并在许多世界级的企业中取得成功。 尽管

2、品质管理的方法越来越多,但大部分都以统计作为基础。而在品质管理的众多方法中,有几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品质管理中,在下面将作一说明介绍。希望能对刚刚从事品质管理工作的同事有些帮助。,3,一.什麽是排列图 排列图,也叫柏拉图。它主要是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作成。 二.排列图的用途 在工厂的实际作业过程中,造成品质不良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些因素占有的比率很低,而有一些因素所占的比率就很高。排列图就是将这些因素加以量化,对占80%以上的项目加以原因调查、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措施进行改善,以获得品质效率的提升。,1.排列图(柏拉图),4,三.排列图的特点 排列图有两个纵

3、坐标,其中左面的纵坐标轴表示项目的数量或折合成的金额数,右面的纵坐标轴表示各项目或金额的累计的百分率。图内的直方形分别表示各因素的作用大小;图内的折线是表示各因素作用百分率的累计曲线,也称为巴雷特曲线。,1.排列图(柏拉图),5,四.如何绘制及应用排列图 使用排列图进行品质分析,必须要确定不良项目类别, 按项目分类进行数据的统计与汇总,再按所得数据绘制出 曲线与直方形图。 1.决定品质分析的期间,以确定进行数据的选取; 2.将品质统计数据按项目类别进行分类登记; 3.各项目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自左向右排列在横坐标轴 上(即大数靠近左纵坐标轴);,1.排列图(柏拉图),6,4.以左纵坐标表示项目的

4、数量或折合金额数,以右纵坐标表示所占累计百分率; 5.在横坐标上绘制每个项目的直方图形; 6.逐项累计项目数量所占百分率,并将累计百分率标识在排列图上; 7.连接百分率累计曲线,完成排列图。,1.排列图(柏拉图),7,五.例子 某技术担当统计某月的产品电池GB01-2不良,针对不良现象分类统计如下表:,1.排列图(柏拉图),8,作出排列图如下:,1.排列图(柏拉图),某月电池不良柏拉图,件,n=227,9,从作出的排列图中可以看出,85.46%的产品不良为装配,PCB来料不良,焊接不良,因此,技术担当决定对上述三项不良进行原因调查、分析,并采取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线的工程不良

5、率。,1.排列图(柏拉图),10,一.什麽是因果图?它的作用是什麽? 在品质统计中,运用排列图找出主要的问题后,需要进一步利用因果图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一项结果的产生,必定有其原因,应充分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原因来” 。因它是表示特性(或结果)与要因(或原因)之间关系的图形,所以,又叫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象鱼刺,也称鱼刺图。通过此图形的绘制来寻找影响特性(或结果)的各要因(或原因)。因果图之构成是先列出发生品质变异的项目(即特性),然后对造成变异的因素进行分析,亦可以按照生产中的4M1E因素(人、机、物料、方法、环境)进行分析,将造成品质变异的原因一一列出。,2.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

6、,11,2.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因果图的基本格式如下:,12,二.因果图的制作及应用步骤 1.确定产生的品质变异问题,将其标明在图中的主干前端 (即图中的“特性”处)。 2.召集相关人员研讨,将可能的原因全部显示出来。先将 第一层原因(即大枝)找出,展开形成第二层原因(即中 枝);并将第二层原因展开,形成第三层原因(即小枝), 依次展开,直到找出问题的源头为止。 3.分析图上标出的原因,从最低层次原因中找出少量对特 性有主要影响的原因(即要因),并画上标记,对它们进一 步收集资料进行试验和确认,以采取适当的对策解决问题。,2.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13,2.因果图(特性要因图

7、、鱼刺图),三.例子:前一例中,技术担当确定对ACT卡住不良、焊锡不良和 JITTER不良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其中对焊锡不良的原因分析如下图:,14,经过如上图的分析,技术担当查找出的导致焊锡不良 的主要原因为: 1.人员方面:由于培训不足,造成操作人员操作技能不足, 导致焊锡不良发生。 2.环境方面:由于环境噪音大,光线暗,使操作人员注意 力不集中,视线模糊,导致焊锡不良。 3.设备方面:由于供电电压不稳定,致使烙铁温度不稳定, 导致焊锡不良。 4.作业方法方面:由于操作人员操作方法不对,焊锡时间 过长,焊锡的接触点不对,导致焊锡不良。,2.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15,各相关部门针对

8、上述要因,经过检讨后,拟订如下对策加以改善: 1.加强对新员工的作业培训,并对每位新员工安排一位老员工辅导, 使新员工尽快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环境噪音(对噪音大的设备加隔音罩),增加 作业现场的照明设备,使员工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3.由人事部购买新的变压器,稳定工作电压,恒定烙铁温度。 4.纠正不良作业方法,使所有员工按照正确的作业方法去作业。 以上就是应用排列图和因果图来分析、解决品质问题的一个事 例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运用因果图时,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一要因, 再次利用因果图展开,作更细致的原因分析,则形成二级因果图。则 该要因作为二级因果图的特性而存在,再进一步

9、分析该要因的要因。,2.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16,3.层别法(分层法),一.什麽是层别法 层别法也叫分层法,是指对某一个项目,按统计数据分类进行 区别的方法。层别法是统计方法中最基础的工具。通常与其他方法 如排列图、因果图等结合使用。 二.层别法的作用 层别法的目的是为了把性质不同的数据和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 分析清楚,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三.层别法的分层原则 层别法的运用,一定要掌握分层的原则。 分层的原则是:使一层内数据的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使各层 之间的差距尽量大。,17,四.分层的基本方法 分层是按一定的标志来划分的,在质量管理中,常按下 述标志分层:

10、1.时间,按月、日、班次分层; 2.人员,按人员的年龄、性别等分层; 3.机器设备,按型号、使用年限等分层; 4.原材料,按成分、规格、批次、产地等; 5.作业方法,如工作条件、工艺方法等; 6.其他,如测试手段、不良类型等。,3.层别法(分层法),18,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不同班次、机台号、不良项目检出的不良进行分层,对该机种的不良状况一目了然,对该生产线每台机的不良检出情况也很清楚。,3.层别法(分层法),五.例子:技术员对2003年10月某生产线CD调整早、晚班检出的HOP-1200机种的不良情况进行调查,运用层别法将结果列表如下:,19,一.什麽是检查表?其作用是什麽? 检查表又叫统

11、计分析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将不良分类 以确定其主要不良的分布,以便于分析产生不良的原因。 其作用在于比较简单、直观地反映问题。 二.如何制作检查表 检查表的制作方法如下: 1.确定项目、检查人员、检查时间等; 2.将检查的细目逐条列在表上; 3.将相关的检查结果记入表中。 检查表制作完成后,便可进行初步的不良分布分析了。,4.检查表(统计分析表),20,HOP-7061T ACT组件抽检表,4.检查表(统计分析表),三.例子:某IPQC抽检HOP-7061T的ACT组件共50pcs,发现 其不良分布如下: 由该检查表可分析出,良品率为72%,主要不良为物镜 脏污(10%)、焊锡不良(8%)和物镜

12、粘接不良(6%)。须 调查原因并采取对策。,抽检时间:,检查员:,21,四.检查表是品质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检查表的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在品质管理中所用的表 格都可视为检查表,基本上是为了便于直观的反映品质问题, 属于基础品管统计工具之一。在进行品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的过程中,都会用到检查表,只是经常与其他的方法混合使 用,正是由于它的这种基本特点才使得它在一些人的印象中 是无关紧要的,但检查表确实是品质管理方法中最为基础的 方法,在这一点上,检查表与层别法是一样的。,4.检查表(统计分析表),22,一.什麽是散布图,它的作用是什麽 散布图,也叫散点图,或相关图。根据此图可研究两变 量(x,y

13、)的相关关系。从而确立两变量的关系,为正确分 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散布图的相关系数 r 相关系数r是表示相关关系的一个参数,r有以下特性: 1.0r1; 2.当r=1,x与y完全成线性相关。 3.当r=0时,回归直线平行于x轴,x与y没有线性关系,亦称 不相关或无相关。 4.0r1,x与y之间存在一定线性关系。,5.散布图(散点图、相关图),23,x,y,0,x,y,0,x,y,0,5.散布图(散点图、相关图),三.例子: 下面是几种散布图。图示中的直线表示趋势线。 (a) r = 1 (b) r = 0.9 (c) r = 0 四.散布图的利用和看法 散布图是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

14、系的。 当x增加,y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则称为正相关; 当x增加,y呈现减少的趋势,则称为负相关; 当x无论增加或减少,y无呈现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则称为 无相关。,24,一. 什麽是直方图,它的作用是什麽 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它是将统计数据汇总,分组,并将 每组数据绘成柱状图,依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形状、 位置、范围),进行产品生产过程、品质分布状态的研究, 及工程能力的调查,管制能力的分析等。直方图是现代过程 品质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二.直方图如何制作 在这里将举例说明直方图的制作步骤及其应用 例:某零件的尺寸为40 mm,现测量100个零件数据, 其公差数据见表一,作

15、直方图并研究其工程能力。,+0.035,0,6.直方图(柱状图),25,1.编制频数分布表 A.将原始数据按数据数量多少进行分组。设原始数据为n(通常要求 n 至少为50,最好在100以上),可分为K组,K值大致可参考下述范围 来选定:n在50100时,K= 610;n在100250时,K= 712;n大于 250时,K= 1020。在本例题中,取K=10。,6.直方图(柱状图),26,B. 找出数据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首先将表一中每一横行(组)的最大、最小值写在表的右边最大 栏和最小栏内。然后,从表的右边最大栏内找出其中的最大者,并写 在该栏的最下格内,从表的右边最小栏内找出其中的最小值,也

16、写在 该栏最下的格内,如表一所示。则有Xmax = 30,Xmin = 0。 C. 求出各组的组距 h 组距是指组值的范围,即该批数据按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范围分 成10组,每一组的范围称组距 h 。 h =(Xmax-Xmin)/K=(30-0)/10 =3 D. 求各组的组界(组的上下限) 首先从数值最小的组开始 ,第一组下界限值 = Xmin h/2 = 0 3/2,即(-1.51.5),如 h 为偶数,上述公式不能使用。h 为偶数的计 算方法是:,6.直方图(柱状图),27,第一组下界限值 = Xmin - 最小测量单位/2。第一组上界限值为下 界限值加上组距,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就是第一组的上界限值,第一组的 上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值。照此类推,定出各各组的组 界。 采用上述方法来确定组界的目的是为避免出现数据与组的边界值重 合而造成频数统计困难的问题。 E. 求各组的组中值(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