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76145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1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接作业环节 安全管理探讨,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探讨,第一节 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作业基本概念,事故案例剖析,关键控制要点,一、作业基本概念,用火作业系指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采用以下方式的作业: (一)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二)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三)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四)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五)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某聚酯厂拟将11区T01燃料油罐上的液位

2、计取下。为取下液位计,需要将T01罐内燃料倒空,由于正常管线只能将液位降到25.8 %,为此需采取临时措施,在T01罐与T02罐(两罐相同)之间配置临时管线,由T01罐底排净阀经过滤器、齿轮泵至T02罐上部人孔。 这项临时措施委托给一个保障队实施。1996年10月9日,聚酯厂化工三部设备助理口头向保障队班长交代了施工方案和工作要求。在当天化工三部的调度会上,化工三部设备助理告诉该部安全员给保障队开火票。,二、事故案例剖析(一),事故经过,9时左右,保障队班长派本班工人找安全员开动火票。安全员既没有到现场检查,又没有按火票有关规定,只依据保障队工人提供的动火部位,开了一张“增加过滤器”的动火票,

3、并告诉他找现场的当班班长派监护人。保障队班长到11区现场控制室没有找到当班班长,便直接找控制室的操作工,一操作工便去现场监护动火作业。保障队班长指挥本班7人在11区南围堤外的场地进行管线预制,时近中午,已经将T01罐底的排净阀、过滤器和泵的连接工作完成。,中午休息后,保障队班长带领本班人员继续作业。15时,由另一操作工到现场监护。15时30分左右,保障队班长因考虑预制去T02罐顶的“F”管,需用吊车才能安装,为了省事,便决定在罐顶直接焊接。聚酯厂化工三部主任、设备助理、当班班长均先后在现场口头提醒保障队班长到外边预制,不能在罐区里面动火,但保障队班长没能照办。15时50分许,在保障队班长的指挥

4、下,立管、横管已经就位,电焊工点焊了一下未焊住;重新对位后,电焊工继续点焊,就听一声闷响,T02罐内的可燃气体爆炸。随之罐体与罐底脱离并移位,倾倒在管排边上。罐内约120、60吨左右的燃料油(罐液位61%)喷泄而出并着火。T02罐顶部的5名职工有3人被甩到围堤外,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重伤;另2人甩到围堤内后立即被泄出的燃料油掩埋,由于多处骨折、心肺挫伤而死亡。在地面作业、监护、巡检等工作的6名职工均有不同程度烫伤(2人重伤,4人轻伤)。事故直接设备损失14.072万元。,事 故,危 险,事故原因分析,这是一起由于违章动火引起的重大伤亡事故。 (1)保障队在承担加设T01、T02罐之间的

5、临时管线作业中,为抢工期、赶进度,忽视安全,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指挥本班人员作业时,没有仔细审核动火票,致使在开据的火票任务(增加过滤器的作业)结束后,未能及时重新申请办理在罐顶动火的动火票;又没听有关人员的劝阻就指挥电焊工到T02罐顶边缘违章动火,飞溅的焊花引爆T02罐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聚酯厂化工三部安全员在办理动火票过程中,没有到现场落实动火安全措施,并且在没有请示领导的情况下,越权代替领导签发动火票,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聚酯厂化工三部设备助理、主任在现场提出了不允许在罐顶动火,只能在外面预制的要求,但没有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监督检查不力,设

6、备助理对施工方法要求不够具体,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估计不足。 (4)施工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职工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工作有死角,使个别职工遵章守纪意识淡薄;聚脂厂的有关领导对外来施工单位在安全教育、现场管理上也有疏忽之处。,事故教训,(1)甲、乙双方签订施工合同时,甲方要对乙方的施工方案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加强安全教育和现场管理。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甲方厂规厂纪,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集团公司的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二条 承包商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应按合同法要求签订工程合同书,合同中应明确双方HSE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应负的责任。 第十三条 合同在双方确认签订前应报送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会签,

7、未经会签的施工、检维修、劳务等合同不得开工。如有违反,应按承包商HSE管理考核规定严肃处理,对发生事故的还应追究领导责任。 第十七条 承包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发生违反建设单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或危及建设单位安全生产,建设单位可勒令整改或停止作业,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理。),(2)开据动火票要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动火目的清楚,动火项目明确,措施可行,做到一点一张火票制,创造良好作业环境,杜绝违章动火。 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各级用火审批人员应亲临现场检查,督促用火单位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审签“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 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一处用火,实行一处(一个用火地点)、一证(用火作业许可证

8、)、一人(用火监护人),不能用一张“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进行多处用火。),事故经过,某年10月14日上午,第三安装分公司在某联合站内实施114报废天然气管线拆除作业。作业前,现场负责人、监火员赵某,技术负责人李某组织开展了预先危险性分析,并会同甲方监火人按用火作业许可证办理要求对用火主要安全措施进行了现场确认,于8时30分开始作业。10时20分许,在实施第四道切割中,现场甲方监火人和三分公司安全监火人赵某二人发现切割口有残液滴出且火苗加大,便当即要求切割操作工闫某不要将管线割断,待采取安全措施后再作业,但操作工闫某未严格按指令作业,不慎将管线割断,管道被切断端突然下垂,管道内残存轻质油污流

9、出,使火势加大,将正在实施切割的火焊操作工闫某面部及手、小臂前端轻度烧伤。随即经采油医院处置后送南石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诊断为阎某面部、小臂等局部轻度烧伤。,事故案例剖析(二),原因分析,1、瞬时积聚甩向下坠悬空管端口的残存轻质油污遇管口部位明火燃烧加大是造成火焊工烧伤的直接原因。 2、作业前未对可能存有残存轻质油污的天然气管线进行清洗、内部检测确认是造成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3、未针对可能发生燃烧伤人和坠落风险制订并采取保持管线悬空端稳定的措施是造成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4、火焊工闫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告知不要将管线完全割断的情况下将管线直接割断,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责任认定,1

10、、项目现场负责人、监火人赵某,在监火过程中发现管内有残余轻质油的异常情况下未及时中止作业,对事故的发生负直接管理责任。 2、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某,在未认真核实用火管线内部有无残液的情况下,凭经验认为报废天然管内已清洗干净,并在措施确认栏中签字,对事故的发生负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3、项目安全监督员殷某未按规定随时检查用火作业情况,未及时发现违反用火管理制度的作业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不到位的责任。 4、火焊工闫某,在发现管线内有残液的异常情况后,未严格履行“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的职责,且未按照现场监护人指令中止操作,对事故发生有违章操作责任。 5、项目经理白某,对报废天然气管道内部易

11、燃易爆介质检测和防高处坠落措施不落实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三、关键控制要点,管 理,动火点环境,(一)用火监护人应有岗位操作合格证;了解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应参加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用火监护人培训班,考核合格后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用火监护人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三)在接到“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后,应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用火现场的情况;用火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监火时应佩戴明显标志;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由监护人收回用

12、火许可证,暂停用火。 (四)当发现用火部位与“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相符合,或者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用火;当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用火;对用火人不执行“三不用火”又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并向上级报告。, 用火监护人职责,(一)用火作业人员应持有效的本岗位工种作业证。 (二)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用火”的原则;对不符合的,有权拒绝用火。, 用火作业人职责,1、用火作业要严格做到“三不用火”,即没有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 2、各级用火审批人应亲临现场检查,督促用火单位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审签用火作业许可

13、证。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一处,实行一处(一个用火地点)、一证(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用火监护人),不能用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进行多处用火。若中断作业超过1小时继续用火,监护人、用火人和现场负责人应重新确认。,关键控制要点,用火作业的危害识别 (一)用火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二)将安全措施填入“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内。,1、用火作业等级划分与危害识别,用火作业等级划分,一 级 动 火,1、原油储量在10000m3以上(含10000m3) 的油库、联合站里用火; 2、在运行的5000m3及以上的原油罐罐体用火。 3、天然气气柜和不小于400m3

14、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火。 4 、不小于1000m3成品油罐用火。 5、 长输管线在不停产紧急情况下及停输下情况下的用火;输油(气)长输管线干线停输用火。 6 、天然气井井口无控部分的用火。 7 、处理重大井喷事故现场急需的用火。,二 级 动 火,1、原油储量在100110000 m3 的油库、联合站里用火 2、在单罐小于5000m3的油罐用火。 3、100110000m3原油库的原油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用火。 4、罐车、原油罐装油台及卸油台的用火。 5、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分离器罐的用火。 6、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

15、表处用火。 7、油罐区防火堤以内的用火。 8、输油(气)站、液化石油气站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的用火。 9、液化石油气充装间、气瓶库、残液回收库的用火。 10、钻穿油气层时有井涌、气浸条件下的井口用火。 11、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它易燃易爆介质、容积超过50L以上的密闭桶、箱、槽(含槽车)、瓶等。,三 级 动 火,1、原油储量不大于1000m3的油库、集输站里爆炸危险区 域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用火。 2、不大于1000m3的油罐和原油库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 阀组间、仪表间、污油泵房的用火。 3、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用火。 4 、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用火。 5、钻穿油气

16、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侵的井口处用火。 6、输油(气)干线穿孔微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 固的用火。 7、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的桶、箱、槽、瓶的用火。 8、制作和防腐作业,使用有挥发性易燃介质为稀释剂的 容器、槽、罐等处用火。 9、在油气罐区实施因操作不当可能产生火花、诱发事故 的检修、更换作业,如检修更换阀门、呼吸阀等。 10、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公共娱乐 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下统称公众聚集场所)施工用火。,四 级 动 火,1、在天然气集输站(场)、输油泵站、 计量站、接转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 系统的用火; 2 、钻井、试油作业过程中未打开油 气层时,距井口10m以内的井场用火; 3 、除一、二、三级用火外,其他非 重要油气区生产和严禁烟火区域的用火。,2、用火作业许可票证事项,凡需要用火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应进行内部和环境气体化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