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健身故事随笔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07445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健身故事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健身故事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健身故事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健身故事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健身故事随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健身故事随笔 在我初去那里健身的时候还保留着一些官僚作风来练的人要么是相关“领导”要么是同场所的员工慢慢的人多了一点不过也都是一些当时做生意的有很多空闲的人像我这样只知道练肌肉的傻小子还真是特例 我讲自己的健身故事一提到健身房的话可以说是要炫富了开个玩笑不过以当时96、97年三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来说去商业健身房差不多真的是件高消费的事也就是在那时我们城市开始有了一家商业运营的健身房它叫“宏达”不知道运营者是不是有起名本田的意思但它在最初却是国有资本定位是类似更早的八十年代舞厅一样国家资本对外开放的娱乐场所 我在这里练的时候最初的月卡是60块钱一个月而后来升到了80而在那时我们这地区一个熟练工

2、的月薪(含奖金补贴)大概在480540之间也就是算到一个月仅健身卡开销就是熟练工月薪的六分之一左右以现在京沪工作和消费水平来同比算一下每个月要花2千元去健身年卡相当于24000元而就是那一年我去了上海在闸北体育馆的健身房练了一个月月卡是80参观过的另一家健身房月卡是200当时上海的熟练工月收入约是8001000元这还真的是高消费搞得我当时都有点想去信教了因为青年教会的健身房对教友是相当的便宜 消费这么高的健身房样的呢简单说我们城市的宏达:有一个大约60平米的“操房”:为什么要打引号呢因为这个操房就是一个没有跟器械区隔离的区域地面铺着化纤地毯另一边的器械区稍小大约有50平米器械包括一个较小的卧推

3、架一个高位下拉机一个多功能组合器械主要的功能是坐姿推胸和腿屈伸还有一台水平位的钢索腿举机(估计大家都没见过)还有两个简单的仰卧起坐板还有这个健身房的杠铃居然是简易杆也就是1.5米长、没有加粗套筒的细杆而在把这个杆装的满满的、专门挑大的杠铃片装装到连卡扣也上不了的状态下它最重也只有70公斤出头因为最大的片只有7.5公斤重的烤漆片虽然跟现在真是完全没法比但那确实是我第一次用的商用杠铃 我在训练两个月后可以推起70公斤已经成为这个健身房“能加满杠铃的男人”了卧推70公斤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全市经常能触摸杠铃的人差不多不过超过100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已经成为那个健身房的“王者”;而我们全市已知(仅限

4、当时)力气最大的人(仅限卧推)是一个经营着台球馆的“大哥”他是一个体重90公斤的“巨人而他也只是能卧推90公斤而已 在这时我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是我们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的长子然后过了两个月健身房被一位大姐承包了因为她工作负责且宣传得力生意开始火爆起来随着人多了我和我一个能举断竹竿杠铃的朋友因为肌肉线条漂亮获得了最多的关注这不算是吹牛虽然现在我对唯腹肌论哧之以鼻但那时我可是有着让健身房其它人都羡慕的清晰的六块腹肌而我朋友也很厉害因为他有着腱划非常整齐、对称的八块腹肌其实有时回想起来以他当时十八九岁就能练出来这种状态的天赋如果交到一个优秀教练手里说不定比拉扎尔差不了多少而不会像今天一样沉浸在做一个美容院助理的职位慢慢发福我们国家强大的人口基数注定了永远都有天赋不凡的人而沉重的现实埋没了其中很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