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5401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标要求: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考点透视,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1 经济全球化 (1)进程(重温) (2) 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原因 (3) 表现 (4) 影响 (5) 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6).发展中国家应对措施:,1992年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公开宣称:“世界经济已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了。”,为什么在20世纪的90年代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新高潮呢?,自主学习,5科学技术,经济 全球

2、化,根本动力,技术手段,1新型交通 通讯方式,3冷战结束,和平环境,4市场经济体制,途径,2跨国公司(含义:指在本国拥有 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 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主要力量,(2)图示法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跨国公司含义: 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3)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双刃剑: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的优势,是最大受益者。 对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机遇:有利吸引外资、技术和

3、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 读2016资料书第163页“研史料,得史论”,世界人口比重,世界生产总值比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问题探究】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应对措施: 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世贸组织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六道弧线组成的球

4、形表示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世贸组织充满活力。标识的设计者是新加坡的杨淑女士,她的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笔势,六道弧线带有毛笔书法起笔和收笔的韵味。,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必要性或原因: 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弊端,特别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措施。 (2)目的:适应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3)时间:1995年1月1日,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 (4)意义或作用 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又是宗旨)。 促进成员国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

5、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努力减少成员国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利抑制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其基于规则而非强权;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其决策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协议需由所有成员国参加谈判同意后方可实施)。,中国入WTO艰苦历程,(1)历程: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1950年,台湾当局非法以中国名义退出关贸总协定。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申请;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利(机遇) :对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有利于进一步完

6、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世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3)弊(挑战)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降低,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4)对策:继续开放,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主动熟悉全球化规则,尤其是培养相关人才;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争取早日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中国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增强综合国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资料书P164

7、)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的表现,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最终发展的归宿 本节三个核心内容:1 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全球化的影响;2世贸的宗旨和作用;3 中国入世利弊。 小结:(2013广东)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9分) 答案: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练习 1.下列关于世

8、贸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 是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贸易体系 B. C. D.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困、落后之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 A取消国际不等价交换 B免除发展中国家外债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缩小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3 以下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A B C D,4(2014广东)(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接(1918-1939

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2) 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分) (3) 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分) 4(2)概述: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7分) (3)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

10、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6分) 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6分),5 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11、,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请回答:(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答(2)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3分,任答3点)显著特点:资本扩张。(1分),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

12、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材料四 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请回答:(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材料四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3)问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新殖民主义的出现;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2分,任答2点) 观点: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