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_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5372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腺疾病_2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甲状腺疾病_2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甲状腺疾病_2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甲状腺疾病_2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甲状腺疾病_2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状腺疾病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疾病_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甲状舌管囊肿,发病机制与病理表现:甲状舌管始于甲状腺原基,胚胎第四周原基组织开始下降,并向颈前发育形成甲状舌管或称甲状腺囊,此囊止于舌盲孔,向下发育形成甲状腺。到胚胎第六周,甲状腺与舌盲孔之间的管状组织开始萎缩退化。如果第十周后甲状舌管没有完全消失,以后便有可能形成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1/3患者在出生后即存在。囊肿位于颈部正中线或近中线区,在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上下发生较多。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有囊性感,无压痛。做张口及伸舌动作时可见肿块向上移动,CT表现:可见颈前部皮下液性密度灶,多位于中线区。病灶多呈圆形或扁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其

2、内密度均匀,无增强,甲状腺多显示正常。,鉴别诊断:主要与发生于颈前部的囊性占位鉴别。 甲状腺囊肿位于甲状腺内,通常居颈部的两侧; 颈部皮样囊肿在颈部出现的位置不固定,CT可显示较厚的包膜,临床查体发现肿块较固定,囊性感不明显;,2.胸骨后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全部或部分位于胸骨切迹以下的甲状腺,可位于从胸廓上入口到横膈的纵隔任何部位,但以前上纵隔最多见。,CT表现:胸内甲状腺无固定位置,表现为纵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较大时,可呈不规则形,边缘多清晰,密度较高,增强后有较明显强化表现。,3.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040岁为发病高峰

3、期,女性多见,潜伏期长,生长缓慢,转移早。一般分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 病因: 甲状腺癌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其发生与慢性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有关。 临床表现: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常以甲状腺触及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为体征。有的无明显肿块,而以颈、肋、骨骼的转移癌为突出表现。如肿瘤压迫症状:声嘶、呼吸或吞咽困难,尤以甲状腺肿大伴单侧声带麻痹,为癌的特征表现。,诊断: 1通过B超、核素、X线检查可诊断,必要时要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放免法测定血清降钙素有助于诊断髓样癌。 2本病应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相鉴别,通过放免法测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含量及甲状腺

4、功能测定等检查可资鉴别 。,CT表现: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可见甲状腺内有结节状或肿块状低密度病变,边缘分叶及不清,密度不均匀,或有不规则坏死区。癌肿可双侧侵犯,可累及颈静脉引起颈静脉内癌栓。还可侵犯或压迫周围器官及组织,如侵犯颈前肌和气管,少数病例肿瘤内可见沙砾样钙化。,甲状腺恶性肿瘤主要应与甲状腺腺瘤和弥漫性甲状腺肿大鉴别: 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CT鉴别诊断,主要是癌肿边缘不清、瘤内密度不均及不均匀强化,或有不规则坏死区。良性结节多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及均匀性强化。淋巴结增大对癌肿诊断有帮助。颈静脉内出现癌栓及颈前肌侵犯等更支持甲状腺癌。,中年男性 发现右颈前无痛性肿物,4.甲状腺腺瘤,临

5、床表现: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2-4,20-40岁年轻人发病多见。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颈部肿块。 甲状腺腺瘤一般为单发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韧,多为实质性,部分可囊变。滤泡型腺瘤多见,为实性;乳头状腺瘤多呈囊性,内为胶质成分。 有时瘤内出血致瘤体突然增大,伴有胀痛。病史较长者可因瘤体钙化使其坚硬。部分病例可发生恶变。,CT表现 腺瘤较小时,一般不引起甲状腺形态改变,平扫时可见在甲状腺组织内的低密度占位病灶,边缘锐利光滑,密度常均匀一致,而少数瘤体内可见钙化。甲状腺瘤出血时,其内可见血液的高密度表现。肿块较大可造成甲状腺组织及临近结构受压、推移,甚至可压

6、迫器官,造成移位或变形。病灶多为单个,少数病例可见2个或2个以上病灶位于一侧或两侧甲状腺内。 增强扫描时病灶有强化,但多不及甲状腺实质强化明显,实质性腺瘤较小时呈均匀增强,较大时增强往往不均匀。囊性腺瘤则表现周边部分实质强化明显,而中央含粘液部分无增强,呈均匀密度,其密度较一般性囊肿略高。增强后腺瘤与临近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更加清晰。,鉴别诊断: 甲状腺腺癌 甲状腺囊肿,女性,颈部包块20年,5.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囊肿并非一个单一的疾病,绝大多数囊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退变而来;少数囊壁为鳞状上皮的囊肿,可能来源于化生上皮,如甲状舌管及第四腮裂的残留。,CT表现:平扫可见甲状腺实质内液性

7、密度占位,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密度均匀。增强后由于甲状腺密度明显增高,而囊肿无增强表现,两者之间的密度差异明显增大,使其边界轮廓更加清楚。,6.甲状腺炎,甲状腺炎是由病毒、化脓性细菌、各种理化因素和自身免疫反应等引起的甲状腺炎症性改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临床上常把甲状腺炎症分为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硬化性甲状腺炎等类型。,急性甲状腺炎多由细菌引起,有甲状腺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形成脓肿,并伴有全身毒症状,临床易于确诊,一般无需CT检查。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少见,目前认为由病毒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轻至中度甲状腺大,局跟于一叶、局部或弥漫性,且变化较快,并伴疼

8、痛。常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为日本学者Hashimoto于1912年先报道故也称为Hashimoto病或Hashimoto甲状腺炎。据日本统计,本病约占甲状腺疾病的20.5。该病的确诊多依赖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本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自身抗体明显升高,故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女性多见(95%),好发于40岁以上的病人。临床上以颈部(甲状腺)肿大、往往以峡部更明显,呈马蹄形。变硬多见,病程较长(12年)。体检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韧、硬,无明显结节。血中自身抗体滴定度升高,T3、T4降低,但甲状腺摄碘131量正常对诊断有助

9、。本病最终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三)CT表现 CT检查时显示甲状腺腺体弥漫性增大。由于其包膜完整其边缘亦很清楚,但肿大甲状腺腺体组织的密度在CT图象上明显较正常为低,且不均匀。增强后密度不均更为明显,腺体组织常呈片状或团块增强,增强程度不及正常甲状腺。,7.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甲亢,又称Grave病),功能亢进症(甲亢)是血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机体高代谢状态。其类型很多,最多见的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也称为Grave病,所以临床所说的甲亢通常是指这种。,病人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多见。临床症状主要是甲状腺肿大、心悸、性情急躁、易激动、怕热多汗、多食而体重减轻、月经失调、双手

10、颤动、突眼等。血中T3和T4增高。,(三)CT表现 CT检查可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边缘清楚,其内密度较均匀,但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增强后甲状腺组织有轻度增强表现。甲状腺肿大明显时,可压迫气管,造成气管形态的改变,甚至狭窄。 Grave病所致的突眼,CT检查眼球内及眼球后并无占位病变。少数浸润性突眼病例,可发现某些异常表现。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需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鉴别。从CT图象上两者区别极为困难多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结合化验检查进行鉴别。,8.单纯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理上又可分为弥漫性肿和结节性肿。主要为缺碘引起的代偿性甲状腺增生;此外,青春期、妊娠期或绝经期妇女,有的也

11、可发生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这是人体对甲状腺素需要增加所引起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大。这种生理性肿大常在成年或分娩后自行缩小。单纯性甲状腺肿临床上除甲状腺肿大外,无其它症状和体征。,(三)CT表现 甲状腺轻度肿大时,其密度均匀但明显较正常为低,边界清,有增强表现。甲状腺明显增大时,CT显示其度不均匀,弥漫性肿大者,其内可见多发更低密度灶,无增强表现,此为大量胶质积累致,部分可形成胶性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除有甲状腺增大的表现外,还可见甲状腺局部肿大,形成结节状,其增强程度一般多较周围甲状腺组织明显。结节可发生囊变,此时结节中央呈低密度,囊变者与甲状腺胶性囊肿表现相似。,(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Grave

12、病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鉴别。Grave病亦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CT鉴别较困难;临床及化验检查Grave病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而单纯甲状腺肿多为正常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同样,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主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后者结节常见钙化、囊变等表现。鉴别主要依靠临床化验检查及放射性核素检查。,单纯性甲状腺肿、Grave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所致的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病变,其CT表现主要是:CT平扫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较正常甲状腺减低(正常平扫时甲状腺CT值约7010HU),密度均匀,边缘规则清楚。增强扫描后见增大的甲状腺呈轻度强化,密度大致均匀。有的Grave病人,于增强后则见肿大

13、的甲状腺强化较显著或腺体内出现一些细小的强化血管影。在桥本氏甲状腺肿,增强后有的可出现不均匀片状强化。总之,无论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肿大的甲状腺内均无明确的结节影存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若未经及时治疗,病变发展可使扩张的滤泡集成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逐渐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这些增生的结节并非真正的腺瘤。结节因供血不良,则可发生坏死、出血、囊变。本病后期可出现继发性甲亢,此时称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多在40岁以上,有甲亢症状,心肌损害多见,但无突眼。,CT上表现:双侧弥漫性增大的甲状腺内,平扫和增强扫描都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密度区,边缘多较清楚。结节内如有出血,则平扫时结节变为高密度。如有囊变,则呈水样密度,有时囊变区可见结节,不要误为囊变区癌变。但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可以发生癌变的。,女,颈部肿块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