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934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6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科学活动课教案21篇(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科学活动课1 明亮的玻璃 活动目标:1.了解玻璃在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玻璃透明、易碎、能遮挡等特点。2.愿意观察、发现玻璃的特征,感受透过玻璃看世界的乐趣。活动准备:1.ppt 2.玻璃、泥工板、布料、纸若干3.特别的玻璃:凸透玻璃,雕花玻璃,厚玻璃,磨砂玻璃,有色玻璃活动过程:一、寻找玻璃,感知普通玻璃的特性1.自由探索,寻找透明的玻璃。今天我们要透过一样东西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给你们提供了四种材料,你都放在眼前看一看,找出你认为最合适的拿在手里,回到位置上。你为什么觉得它最合适?2.再次探索,感知玻璃的特性。你再用手摸一摸、敲一敲、捏一捏,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小结:原来玻璃不仅是透明的,能

2、看到对面的东西,而且还很光滑,硬硬的取放玻璃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原来玻璃还有个缺点呢,就是易碎的,小朋友在取放时要轻拿轻放哦。那现在请你轻轻的把手里的玻璃放在小椅子下面。2、 观看PPT,感知玻璃的作用。你都在哪里找到过玻璃?那我们也去找找吧!观看PPT*蛋糕店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小结:透过蛋糕店的玻璃,我们可以看清楚里面摆放的蛋糕,还能遮挡苍蝇和蚊子。*商场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小结:商店的玻璃橱窗,让我们看到漂亮的衣服。*玻璃房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玻璃房?小结:通过玻璃,暖暖的阳光可以照进来,可以阻挡大风,大雪,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外面的美

3、丽景色。*汽车汽车上为什么要有玻璃?小结:玻璃窗让我们能看到外面的道路,更加安全的驾驶。*水族馆这里是哪里?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小结:透过大玻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海里的动物快乐地游来游去。小结:原来玻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呢,如果没有玻璃我们就少了许多乐趣呀!3、 特别的玻璃1. 自由探索,感知特别玻璃的特点*除了这种玻璃,你还见到过和这个不一样的玻璃吗?我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四种,你每一种都去摸一摸,放在眼前看一看,时间到就把玻璃放回去,回到位置上。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3.你认为这些特别的玻璃有什么用?4.观看PPT我也找来了一些特别玻璃制作的东西,一起来看看吧!小结:玻璃的用

4、处真大,其实特殊的玻璃还有很多种,针对玻璃易碎的缺点,人们经过改进发明了钢化玻璃,还有磨砂玻璃会让外面的世界变得很朦胧,你们可以回家继续去找找看哦!四、亮眼看世界那请你选一面你最喜欢的玻璃,带着它,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世界,和同伴分享你的发现吧。2 水【活动设计思路】:纲要中提出,关于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接触体验、表达感受和交流过程中知道探索的乐趣。水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了,它无处不在甚至不可或缺,小朋友对水更是喜爱,又恰好遇上这炎炎夏日,于是用孩子最熟悉又喜欢的水设计了这个活动。利用感官教学、直观教学、实践体验、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孩子系统

5、地认识了水。【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2、让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欲。【活动准备】:多媒体、海绵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块、桌子、金属(小钥匙)、小花洒、木块【活动难点】:孩子们对雨水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对此教师除了有简明的叙述讲解以外,还会利用道具进行简单的演示,形象地解释雨水形成的循环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轻松愉快地入场坐好。(音乐)2、(播放雷电声雨声)利用多媒体等道具营造夏天雷电雨时的氛围,通过声音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受。3、教师提问: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会想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

6、打雷闪电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二)基础部分1、教师提问:你听过的雨声是怎样的呢?(霹雳啪啦、滴答滴答)你们知道,雨水是怎么来的吗?想知道吗?2、水的形成-观察图片(雨水形成循环图)教师用语:请小朋友们一起安静地、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答案就在里面。教师提问: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教师给小朋友自主观察与思考的时间,鼓励小朋友动脑筋、积极发言)。教师解说:雨水是这样形成的-太阳热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飘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气变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我们看见的云朵,当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积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从天空中掉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看见的雨啦!你们看,就像这样(1)解说:

7、把海绵当做云朵,当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时,还很轻(让幼儿感受海绵的重量)太阳照射下的空气中充满水分;(2)给海绵注入水分,解说:当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太重,于是从天上落下来,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吗?(3)请个别小朋友体验。3、水的形态-冰(1)教师用语:小朋友,水除了有液体、气体的形态,还有其它形态,是什么呢?(摇动装有冰块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与思考,引导幼儿说出冰)(2)请小朋友摸一摸冰块,说出感觉。(冷冷的)(3)教师用语:水一经冷冻,就变成冰的状态了。(4)提出问题:冰又怎么变成水的呢?(准备水的三态,让孩子观察与思考)4、水的作用教师引导:水这么奇妙,它有什么

8、用呢?(喝、清洁、游戏等等)与幼儿谈话,适当利用语言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让幼儿自主思考,作出经验谈,知道水的用处很多,我们都需要水。教师提问:小朋友,如果没有了水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龙头关紧、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三)结束部分1、水的游戏操作游戏准备:准备三个透明水罐、水、海绵、乒乓球三个游戏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音乐控制)让每组幼儿轮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绵吸水灌进透明水罐里,看哪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为胜。(教师示范一次)2、小结

9、与提问水的用处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洁,还可以玩游戏呢!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看清楚-演示:把金属钥匙和木头放进装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种物体形成对比(浮、沉)。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探索: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钥匙却沉下去了呢?还有什么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请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去寻找一个完整的答案,回来告诉老师。3神奇的盐水活动目标:情感目标: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认知目标:大胆尝试了解盐溶于水中会增加水的浮力,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并能初步了解死海让人漂浮的成因。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

10、幼儿已有经验:知道有些物品在水中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的浅显知识2、物质、材料准备:水、葡萄若干、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碗、盘子、糖、盐、味精、抹布、水桶、勺子、小物品若干(核桃、泡沫块、树叶等)、PPT、动画。活动过程:1、 开始部分1、谜语水一种东西清又清,没有味道很透明。大家每天都要喝,一天少它都不行。2、简单说说水的特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特点吗?(小结:水不仅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而且还有浮力呢,所以我们可以在水里游泳,东西还可以浮在水面上。)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二、基本部分:(一)让幼儿感受物品在水

11、中的沉与浮。1、教师做实验,幼儿观察物体沉浮现象。2、教师提问:为什么泡沫、核桃、树叶会浮在水面上,而葡萄会沉在水底呢?(小结:因为泡沫、核桃、树叶这几样东西很轻,它们的重量比这杯水的浮力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而葡萄的重量大过了这杯水的浮力,所以它会沉在水底。)(2) 小魔术葡萄浮起来了1、 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葡萄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幼儿讨论)2、教师演示(变魔术)我也有办法让葡萄浮起来,我既不用*的方法,也不用*的方法。小魔术,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葡萄放进去立刻就浮了起来。(原来我在水里加了一种神秘的东西,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教师出示盐、糖、味精(用不同颜色的碗装着)。问:我刚才就是往水里

12、加了这三个好朋友中其中的一个,你们猜猜我放的会是谁呢?我现在先不告诉你们,我请小朋友们都来做一个小科学家,自己动手,去试试,发现我的秘密,你们有兴趣吗?(三)、第一次探索: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幼儿分成三组,每组6人,幼儿人手一个杯子、一颗葡萄、一把勺子、一杯清水、每桌放置一种调料,幼儿开始试验,把这三种调料各倒进水杯中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葡萄,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幼共同总结:从刚才的探索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原来老师放的那个神秘的东西是盐,盐水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能增加水的浮力,那么盐的多少和浮力有关系吗?(递进的提问引出下次试验)(四)、第二次探索:盐越多浮力就越大幼儿给水中加盐,逐步越

13、加越多,并搅拌完全溶解,看葡萄沉浮情况,教师逐一指导。师幼共同总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葡萄才会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五)、扩展经验:观看死海图片及PPT死海的秘密。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盐含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活动延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材料,如玻璃球、鸡蛋、橡皮泥、玩具等等,我们都可以去试一试,加几勺盐能让它们浮起来,同时也可以想一想,我们能让葡萄浮起来,那有什么办法让葡萄沉下去呢?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

14、妈一起去试一试吧,找到办法了带来给我们大家分享吧。活动背景:在玩水的活动中,常常发现孩子们对沉浮的现象非常感兴趣,在游戏中他们了解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而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沉与浮这一现象不是绝对的,它会因为某些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盐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也是最为熟悉的东西。也许大家会觉得这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太难了,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他们掌握深奥的科学知识,而是要培养孩子对科学知识探究的愿望,愿意探索、尝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设计了让孩子尝试实验,亲历探究活动。这样可以使孩子学会主动探索、独立思考,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4 沉浮活动目标1 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 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活动准备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二、活动过程(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1幼儿尝试。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教师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