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10704908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HIP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HIP 综合布线系统 六类UTP 解决方案 SHIP综合布线系统 -六类UTP解决方案目 录 第 1 章 前言 4第2 章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6第 3 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8 3.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8 (1) 工作区 9(2) 水平干线子系统 10(3) 管理间子系统 10 (4) 垂直干线子统 11(5) 楼宇(建筑群)子系统 12(6) 设备间子系统 123.2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13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3 1.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3 2. 综合布线标准要点 14 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15第 4 章 SHIP 一舟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17 4.1

2、本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需求概述 171).客户需求分析及设计假定 17 2)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 17 4.2本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规划说明 18 4.2.1工作区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19 4.2.1.2语音部分 21 4.2.1.3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说明 22 4.2.2配线(水平)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23 4.2.2.1数据部分 23 4.2.2.2语音部分 24 4.2.2.3配线(水平)子系统的安装说明 24 4.2.3管理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26 4.2.3.1数据光纤部分 26 4.2.3.2数据部分 27 4.2.3.3语音部分 28 4.2.3.4网络机柜部分 29 4.2.3.5

3、设备间子系统环境要求 30 4.2.4干线(垂直)子系统产品选型 31 4.2.4.1数据主干光缆 31 4.2.4.2语音主干 31 4.2.4.3干线(垂直)子系统的说明 31 4.2.4.4干线(垂直)子系统的施工说明 32 1、干线的垂直部分: 32 2、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 32 4.2.5.1设备间子系统的环境要求 32 4.2.6建筑群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33第五章、工程施工 34 5.1 质量保证体系 34 5.2 进度保证体系 34 5.3 安全管理体系 34第六章、培训服务 35第七章、系统售后服务 35第 1 章 前言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

4、ion System, PDS)的兴起与发展,是在计 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办公自 动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也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 础,将楼内各种网络(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及控制信号网络)经过严密的设计综合在一起, 统一控制、协调各个分系统让整个大楼“聪明”起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以其开放式的结 构成为当今最完美的布线方式从 TOKENRING到 10BASE-T,从ISDN 到 FDDI,以及当今世界上 流行的各种网络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都可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支持。结构化综合布线 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了

5、世界上众多厂商微机、终端、工作站以及其它网络连接器件和计算机系统良好的兼容性。同时,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还支持高速局域网络环境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每一个电话出口都成为一个潜在的网络节点。这种开放式、面向未来的布线方式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管理、而且使终端设备型号、地点的改变及增加新系统成为可能。而这一切都可以在不破坏建筑装修和原有布线系统的条件下完成的,从而,使用户在布线系统上的投资得到保护,在大楼的运行和管理上都具备了现代化的水平。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最易于在配线上扩充和组合。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STAR TOPLOGY),并符合电讯系统遵循的EIA

6、/TIA-586 协议。本设计书向用户推荐的是一套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它基于国际标准,是真正独立于具体应用的布线系统。本设计书包括系统设计、供货、安装、接地、测试,培训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按照本设计书中系统设计完成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支持电话通信、数据传输及视频应用,并对于新技术应用具备开放性。另外,为了保证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具有灵活性的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允许用户非常方便、经济、有效地实现用户位置或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点:透明性:能够支持目前和兼容未来所有的标准,如电话通信、

7、数据传输及视频应用(IEEE、ITU-T、ANSI 等)。适应性:具有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余地,比如办公自动化及新型高速网络应用。实用性:布线系统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能实现数据和语音通信。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灵活通用的要求。任何一个信息插口,均能连接不同的设备,如计算机,终端,传真机,和电话。并可连接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如:TOKEN RING 网,ETHERNET网等)。也可连接计算机终端设备实现异步通信。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连接方法均可通过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跳线来方便地实现。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中的线缆外,其余所有接插件均是模块化的标准件。扩充性:布线系统是要能扩充的

8、,以便将来要扩展时,可以方便地将设备扩充进去。可靠性:该布线系统具有 15-20 年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获得 20年质量保证。标准化:该布线系统的设计采用的是成熟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或工业标准等。选择的产品为国家知名品牌 (SHIP 一舟),其产品具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国家CCC认证、泰尔认证、美国UL认证、ETL认证和欧共体CE认证。第2章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宁波一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座落于美丽的东海之滨,是以综合布线、新材料、电子信息、房地产、金融、软件6个产业板块为核心的投资控股集团,拥有1家股份公司,20

9、家子公司,员工4000多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多次被宁波市政府评为百强企业。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舟集团控股的股份制公司,系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发和生产综合布线全系列产品,在西安、北京、沈阳、济南、成都、武汉、上海、广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在22个省份城市和37个发达地级市建立了销售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国内各省市,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前三位。 “SHIP”、“一舟”商标在2008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荣获2007、2008、2009、2010年度中国市场十大综合布线产品品牌,常在楼宇智能弱电系统工程项目中被作为指定品牌,是多项国标、行标的参编企业,产品出口到三十几

10、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十多家一流的全球性电子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随着国际业务的拓展,相继组建了美洲区、东欧区、西欧区、中东区、亚太区、澳洲区、印度区、中国区八个国际销售中心,在全球推广自主品牌。公司拥有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11条数据线缆流水生产线,一个技术力量成型、研制设备和检测、 实验设备齐全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广大用户提供坚实的技术服务和新产品研发任务,试制场地宽阔,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研发全部任务,具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国家CCC认证、泰尔认证、美国UL认证、ETL认证和欧共体CE认证,拥有美国进口的先进的大型DCM测试机、网络测

11、试仪、万能测验机和大型的国内先进的成套设备,为广大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公司成立十多年以来,专注于综合布线解决方案,经过十几年的精耕细作后,在综合布线的设计、产品制造及解决方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客户资源,始终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将本着“诚信、敬业、务实”的企业精神,秉承“品牌、合作、创新”的经营理念,坚持“善待社会、善待客户、善待自然、善待员工”的人文理念,振兴民族产业,努力研发、制造出各种质量优良的产品,打造百年一舟常青基业,努力成为综合布线解决方案国际知名品牌。第 3 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3.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在信息社会中,一个现代化的大楼内,除了具有电话、传真、空调、消

12、防、动力电线、 照明电线外,计算机网络线路也是不可缺少的。布线系统的对象是建筑物或楼宇内的传输网 络,以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并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它包含着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线路(网络线路、电话局线路)间的民用电缆及相关的设备连接措施。布线系统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应该说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作为信息产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楼宇自动化系统(BA);2) 通信自动化系统(CA);3) 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4) 计算机网络系统(CN)。随着 Internet 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各国的政府机关、大的集团公司也都在针对自己的楼宇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