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868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重点复习汇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ter 1 刑法概说广义刑法广义刑法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刑法的空间效力也称刑法的地域的适用范围,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内对什么人适用。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和失效的时间以及刑法对它生效以前发生的,尚未审判或者审判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原则上适用旧刑法审理,新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刑法处罚较轻(有利于犯罪人)时,适用新刑法,即在这种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宗旨: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和保障人权。内容(六项派生原则):1. 排斥习惯法。

2、刑法的渊源只能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2. 禁止类推。3. 刑法无溯及效力。但根据“有利被告”原则,新法轻于旧法时,有溯及力。4. 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5. 明确性原则。6. 实体的适当原则。论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1)概念: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排斥习惯法,即习惯法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只能是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成文法,法院不能以习惯法对行为人定罪判刑,而只能以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作为定罪判刑的依据。禁止类推。类推可能导致法官随意适用法律,侵害公民的自由权利,因之,

3、禁止类推被认为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刑法无溯及效力,或称事后法的禁止。即允许根据行为后施行的刑法处罚刑法施行前的行为。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绝对的不确定刑,指法律未明文规定确定的刑罚,由于这种情况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而被禁止。明确性原则。实体的适当原则。指刑法规定的犯罪和刑罚都应认为适当的原则。(3)立法体现:我国刑法采取成文法而排斥习惯法,习惯法不是我国刑法的渊源,1997年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表述,不仅要求犯罪法定化,而且要求刑罚法定化。我国刑法废止了类推制度。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不确定刑,除个别情况规定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外,绝大多数规定的都

4、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我国立法机关对明确原则相当重视。我国刑法第13条明文规定了犯罪的定义,同时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为我们判断犯罪的规定是否适当提供了科学的标准。chapter 3 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定义: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对象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联系:犯罪客体通常通过一定的犯罪对象表现它的存在。区别:犯罪对象是凭借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其存在的事物(感觉的对

5、象)犯罪客体是凭借人的思维才能认识的观念的东西(观念的对象)犯罪构成不是所有犯罪构成的要件,有少数犯罪没有犯罪对象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在所有的犯罪中犯罪客体都会受到侵害,而犯罪对象有的会受到损害,有的未受损害。犯罪客体反映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不能反映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不是而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复杂客体复杂客体指该种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直接客体。它与简单客体相对应,是以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简单,复杂程度为标准对犯罪直接客体所做的分类危害行为的形式与范围定义: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

6、动静。基本形式:(1) 作为与不作为 ( 以违反何种刑法规范为标准 ) 作为,指行为人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刑法规范所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行为。(2) 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 以实施行为时的罪过形式为标准 )(3) 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 以是否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为标准 )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不作为,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行为。I.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义务来源:a)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 行为人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c) 行为人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d) 行为人实施的

7、法律行为(合同行为等)引起的义务II. 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可能性如行为人缺乏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或客观上使他不能履行特定义务都不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III. 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真正不作为犯与不真正不作为犯 真正不作为犯(纯正不作为犯):指刑法规范规定不作为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人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这种犯罪的情况如偷税罪,遗弃罪。 不真正不作为犯(不纯正不作为犯):指刑法规范规定的通常由作为实施的犯罪,行为人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情况。如母亲出于杀意不给婴儿喂奶致其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杀人罪。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定义: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划分1.

8、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应对任何犯罪负刑事责任。2.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无盗窃,绑架,走私运输制造毒品)3.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的人,不对任何犯罪负刑事责任。4. 限制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对于实施危害行为要负刑事责任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实足年龄,即周岁,从周岁生日的次日起算。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承担刑法分则规定的所有犯罪应当达到的刑事责任年龄

9、,我国规定已满16周岁。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达到法定年龄18周岁后,不具有法定的无责任能力和限制责任能力要件,精神、智力、生理功能健全的人。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犯罪故意与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而故意犯罪中的故意心理是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是实施犯罪时主观心理状态,是支配犯罪的一种罪过形式。 故意犯罪指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事实本身。间接故意(概念,特征)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并且

10、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放任,指行为人在明治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某种其他的目的,听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状态。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定义: 直接故意: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间接故意: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区别:I. 认识因素-明知的程度不同 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II. 意志因素-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 直接故意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希望,指行为人在明知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追

11、求其认识到得危害结果,决意实施行为的意志状态。 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放任,指行为人在明治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某种其他的目的,听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定义: 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间接故意: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区别:I. 认识因素 过于自信的过失总是表现为轻信,且轻信的内容是有根据的,即有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较大的实在可能性。 间接故意在某些情况下表现为“轻信”,但“轻信”的内容缺乏根据,即

12、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很小。II. 意志因素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间接故意既不希望也不是不希望,而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III. 行为人的可责性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过错在于认识因素中的轻信 间接故意的过错在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结合,落脚于意志因素。chapter 4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概念: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条件:防卫起因防卫起因的前提是存在一定的不法侵害。这

13、种不法侵害是一种已现实发生的无合法根据的针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侵袭和损害。防卫时机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行。正在进行指已经开始,尚未结束。防卫动机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对象 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防卫限度 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特殊防卫(概念,特征)概念: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0条第3款)特征:特殊防卫不是无限制防卫,而是有条件的放宽防卫限度,它也必须

14、满足正当防卫的其他条件(防卫起因,防卫时机,防卫动机,防卫对象)。只有针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才能适用。chapter 5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犯罪预备(概念、条件、刑事责任) 概念: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在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活动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进入实行阶段的状态。条件(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罪过形式为直接故意,即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对犯罪实行行为的准备,而犯罪实行行为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包括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事

15、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事责任: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定义: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犯意表示,指行为人将其直接故意犯罪的意图明显表露于外部的活动。区别:行为表现 犯意表示是以文字、口头形式对外流露其犯罪企图 犯罪预备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行为对社会的威胁性 犯意表示没有对社会构成威胁的现实可能性 犯罪预备已经对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法律性质 犯意表示不具有刑事违法性,不是犯罪行为 犯罪预备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犯罪行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标准:犯罪实行行为能否导致危害结果 能犯未遂: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达到其犯罪目的的可能性,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得逞的情况。 不能犯未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