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864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有( )A.时间间隔 B.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C.物体的加速度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其可能的原因是(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到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的

2、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4.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子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下落,则关于石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的石子落得快,先着地 B.轻的石子落得快,先着地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石子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D.两块石子同时落地5.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 m,则此房子的高度为( )A.4 m B.5 mC.6 m D.16 m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

3、均速度为3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则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 )A.4 m/s B.4.5 m/s C.5 m/s D.5.5 m/s7.一物体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第1 s内的位移是 m,第2 s末的速度是 m/s,前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8.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_.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具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现在甲同学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准备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

4、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乙在接力区内必须奔出的距离是_m.10.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如图所示的是由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s4=2.88 cm,s5=3.39 cm,s6=3.87 cm.则打第四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m/s2.11.据韩国东亚时报报道,韩国将从2007年装备13 000吨级的轻型航母.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中的重要战斗要素,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主要的进攻武器之一.民航飞机起飞时

5、要在2.5 min内使飞机由静止加速到44 m/s,而舰载飞机借助助推系统,在2 s内就可把飞机由静止加速到83 m/s.设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做匀加速运动,则供客机起飞的跑道长度约是航空母舰甲板跑道长度的倍.12.站台上有一位观察者,在火车开动时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附近,第1节车厢在5 s内驶过此人,设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第10节车厢驶过此人需多长时间.13.以v0=2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 s后以同一初速度在同一位置上抛另一小球,则两球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是多少?14.某中学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一小组的研究课题是“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经该组成员讨论研究,设计出

6、的多种方案之一为“利用水滴下落测重力加速度g”.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里,细心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等时间间隔),同时调整盘子垫物的厚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此时刻速度为零),而且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2)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时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3)用米尺测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竖直距离为h,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第一个水滴刚到盘子时,第二个水滴离开水龙头的距离s;(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答案:AB解析:利用纸带上的点迹,可以直接知道某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用

7、刻度尺也可以量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但是物体的加速度及打某点时的瞬时速度不能直接得出,得需要计算,A、B正确.2、答案:D解析: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不打点,A错.点痕的轻重和电源电压不稳有关,但电源电压不稳不会导致短线,B错;电源频率不稳,不会造成短线,C错.打点针压得过紧,振针和纸带接触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短线,D对.3、答案:BCD解析:根据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正确理解可知,A错,B、C、D对.4、答案:CD解析: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这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子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运动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它们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8、并且它们同时落地,C、D正确.5、答案:D解析:设相邻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第一滴水下落的时间为4t,根据自由落体公式h=gt2,第四滴水下落的高度h4=gt2=1 m,房子的高度等于第一滴水下落的高度,H=h1=g(4t)2,由以上两式得:=16,H=16h4=16 m,D正确.6、答案:C解析:物体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设物体在A、B、C三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A、vB、vC,则: =6 联立解得vB=5 m/s.7、答案:5 20 15解析:第1 s内的位移 hi=gt12=101 m=5 m第2 s末的速度 v2=gt2=102 m/s=20 m/s前3 s内的平均速度 103 m/

9、s=15 m/s.8、答案:2 m解析:上属的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故在这4 s内位移之比为141062,故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 m.9、答案:16解析:设乙同学奔跑的最大速度为v,加速度为a,由推论公式得:v2=2as (0.8v)2=2as,s=0.64 s=0.6425 m=16 m.10、答案:0.31 4.9610-2解析: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第三和第五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即v4= m/s=0.31 m/s小车的加速度a=4.9610-2 m/s2.11、答案:39.8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有: 民航飞机起飞时的平均

10、速度 m/s=22 m/s跑道长度s1=t1=222.560 m=3 300 m舰载飞机起飞时的平均速度 =v m/s=41.5 m/s跑道长度s2=t2=41.52 m=83 m 由以上可知:n=39.8.12、答案:0.8 s解析:以列车为参考系,则观察者相对列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t1t2t3=1(-1)(-)即t1t10=1(-),t10=5(-3) s=0.8 s.13、答案:15 m解析:根据速度对称性得:-v0-g(t+2)=v0-gt, 解得t=1 s 代入位移公式h=v0t-gt2得:h=15 m.14、答案:(1)s=h (2)g=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一个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多个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1)设第一个水滴落到盘子上的时间为2t0,则依题意可知每个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为t0,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所以s=h.(2)因第一个水滴下落到盘子上的时间为2t0,之后每个水滴落到盘子上的时间间隔为t0,所以T=2t0+(N-1)t0=(N+1)t0又因为h=g(2t0)2,所以可解得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