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854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一年级绘本的想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阿德勒说,孩子进入新环境对他们是一次考验,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 和九月的阳光一样明亮灿烂的,是一年级新生的目光。面对这样的目光,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目光,我们需要仔细斟酌,要给孩子留下特殊的入学第一天的生活。既有趣味,又有意味,让它成为孩子们生命中一个永久的仪式。那么,这个难忘的仪式就让它从故事开始吧! 一、关于绘本 1、定义 绘本: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本也称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溯源于中国,可能早期日本人将中国的佛经(经变图),绘卷(法华经)当成绘画书,后来发展成现在的绘本。这个名词出现有十年左右,绘本其实就是图画书,为了避免与图书混淆,后来才习惯使

2、用这个由日本传入的名词。 我们常见一些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这类书多见于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书中的图画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图画书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连环漫画相比,后者好比是传统舞台剧,读者只能在一定角度用全中景去看,会产生极大的距离感。低幼图画书却好比是供低幼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一些以图为主的卡通类幼儿图书与图画书也不同。这些图书绘制精美,画面是活动的卡通片的固化,形式上失去活动的魅力,画面情节已被“肢解”难以表达原著内

3、容,书中的图画只是引起对卡通情节回忆的符号。看一本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当然,还有成人的绘本 ,其价格也比较成人化,孩子们一般也看不懂,所以不去买。 2、结构 封面(多数都是取自于正文里的一幅图画;有的与封底连在了一起构成了一幅图画)、 环衬(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也叫蝴蝶页,有前环衬、后环衬,纸的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我爸爸我妈妈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是环衬之后

4、,正文之前的一页,图书的书名、作者和译者以及出版者的名字。图画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不容忽视)(告诉你谁是主人公;会讲故事;给我们第二次阅读的乐趣) 正文(图画书的主体,文字+图画) 封底(有的合上书之前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有的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护封、 前勒口(与这本书相关的重要信息)、后勒口(相关链接) 二、什么是“读写绘” “读写绘”中的“读”,指的是“读写绘”在幼儿阶段(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所读的绘本及儿歌、童谣,这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而“写绘”,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 “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而不是画),是儿童阶梯阅

5、读的最初一级,通过大量阅读人类最优秀的读物,为学生学习构建丰厚的智力背景,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儿童产生对学习、学校、教师、思考的喜爱,改善师生、亲子、家校关系。通过读物的主题,以最佳的方式,实现思想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 三、读写绘实验前的准备 1、教师专业知识准备: 绘本阅读方面:阅读关于绘本的理论知识,建议阅读彭懿图画书,余耀的由图画书爱上阅读,阿甲的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大量搜集和阅读各种绘本,充足资源。 教育学、儿童心理学阅读: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阿德勒儿童的人格形成与培养 阅读教育在线新教育小学分论坛中“新教育小学读写绘案例汇总帖”。 2、物质及时间准备: (1)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写

6、绘本,一盒油画棒。教室(或学校)里有一套能播放绘本ppt的多媒体设备; (2)每天固定的读书课时间为“故事时间”,由老师为孩子读一个故事,晚上回去,孩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和父母一起完成“写绘作业”。 四、绘本指导形式 儿童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用。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参与式。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教师不要把故事情节一股脑儿全盘托出,要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比如,指

7、导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也来猜猜看,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有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会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要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2、开放式。 教学地点开放:阅读绘本也需讲究氛围和意境,可以根据需要在教室,在阅览室,在学校的花园或别的地方,不要固守教室,可以让孩子无拘无束地席地而坐,营造一种宽松的、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书与孩子的心之间的距离。 教学人员开放:授课者不必都是同一位教师,可以是不同班级教师的交流,或与学校

8、图书教师、家长、图书管理员,有条件的话能邀请到一些小有名气的作家就更好了,和他们一起演绎故事,诠释故事,分享故事。 阅读内容开放:不必都读作家所写,等孩子对绘本有一定了解后,也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编绘本故事,到时就可以阅读孩子自己的优秀作品,可以是同校同学的作品或同班同学的作品。在阅读完蚯蚓的日记之后,老师就可以让孩子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型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蚂蚁的日记、蝴蝶的日记、我的日记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文本,有的负责绘画,完工后把他们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举行一次阅读品评会,让孩子互相交流,评选最佳绘本,从而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3、互动式。因为优秀的绘本价格相对就比较贵,要孩子购买很多也

9、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在班里开展“绘本漂流”活动,大家可以把自己购买到的认为好的绘本互相传阅,用有限的资金看更多的绘本。 班级同学间互动:同学间互相交流图书,交流读后感,有能力的甚至合作创作新书。 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绘本,轮流借给学生;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优秀绘本推荐给老师,让老师来推广。 亲子间互动: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在家和孩子共读绘本,或请家长来学校为孩子朗读绘本,和孩子一同走进图画书的世界。 4、拓展式。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可以为父母读故事、讲故事,可以和同学一起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可以在扉页处写前言。比如读泰迪熊搬家记,可以学画地图;读别再亲来亲

10、去,可以续写故事;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表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嘟嘟与巴豆,可以学习写信,介绍各地风土人情 四、绘本阅读建议 关于 “读” *读好故事 A 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不要让频繁的问题,将故事破裂成碎片,使孩子丧失阅读兴趣; B 将“角色、游戏”带入故事,在互动的游戏氛围中,师生不但共同读了故事,而且也在重新书写故事; C 故事本身的节奏和课堂教学的节奏,以及学生身心的节律,和谐一体。 D 对于绘本故事特有的画面细节,要考虑如何和故事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为观察画面而观察。 *读懂细节 从头到尾读图画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

11、,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 1、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 2、不要漏过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

12、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我爸爸这本幽默的绘本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这个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长长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过月亮,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而蚯蚓的日记的环衬竟然都是蚯蚓在不同时期所拍的照片,有自己第一天上学时的留影,有自己和家人、好朋友的合影,还有自己的考试成绩单和教师的评语,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蚯蚓的成长记录,虽然还没有开始读故事,但已经被这些可爱的画面给吸引住了。 3、会讲故事的扉页。扉

13、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请注意,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吧!当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

14、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富有动感的画面把读者的视线牢牢地锁住,想不看下去也难。 4、朗读正文毋庸质疑,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读的部分。可绘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应该由教师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自己去读呢?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

15、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考虑到绘本资源有限,教师可以翻拍书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孩子们一起来阅读。当孩子欣赏画面时,教师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加上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教师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在教师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也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听老师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就有孩子一边盯着那条因为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虫,一边做出了自己的诊断:“毛毛虫是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才生病的。”因为孩子从毛毛虫身上联想到了自己,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肚子痛时,首先寻求的就是妈妈的安慰。 5、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