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04818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促进大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对策是( )。A加强多边协作,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合力;B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C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D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5、布鲁纳认为,个体认知表征的方式随年龄而发展,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BCDA.认知表征阶段;B.动作表征阶段;C.形象表征阶段;D.符号表征阶段8、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BDA.外表;B.社会身份;C.自信;D.自我观念9、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 )。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C.恋爱动机多样化;D.恋爱悲剧增多11、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2、、适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abcdA.制度性原则;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D.底线原则12、大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cdA.构建意义;B.构建程序;C.构建原则;D.构建的具体指标1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A.新生适应教育;B.学习心理健康;C.情绪管理;D.自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17、需要层次理论包括( )。AD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A.生理需要;B.物质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8、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 )。abcdA.观摩与分析;B.掌握学习理论;C.教学决策训练;D.把握学生心理1

3、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dA.心理满足与激励;B.物质奖励与激励;C.精神嘉奖与激励;D.行为强化与激励1、下列心理过程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BCD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 )。abcA遗传素质;B学习;C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D自我反思7、意义学习的特点是( )。abcA.揭示知识的意义,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B.学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过程;C.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D.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意义14、特质因素学派协助青少年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是( )。bcA.职业

4、生涯的决定;B.帮助学生自我了解;C.获取有关工作的知识;D.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17、教师反思的成分包括( )。ab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教师的陈述;D.批判成分18、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 )。abcdA.心理辅导者;B.社会服务者;C.学生领导者;?D.学术研究者19、优化大学校园的心理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bcA.建设富有育人寓意的校园物质环境;B.倡导崇尚学术,重视教学的价值取向;C.建设关爱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师生关系;D.倡导优化配置学校资源19、可以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 )ABCA.美化校园物质环境;B.倡导正确办学理念;C.

5、促进师生和谐的文化;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调试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bcA.文化氛围与心理调试;B.校园物质环境与心理调试;C.校园精神环境与心理调试;D.校园制度环境与心理调试2、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cA.间接性;B.目的性;C.概括性;D.形象性4、从性格结构来看,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包括()。ABCD?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5、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 )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表征;C.知识的存储;D.知识的提取12、当代大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有( )。A.道德认知比较模糊;B.

6、道德情感比较消极;C.道德意志比较薄弱;D.道德行为习惯比较差13、关于当代大学生品德的现状表述正确的是( )。A.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B.道德情感体验比较积极;C.道德意志水平参差不齐;D.道德行为比较消极18、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 )。ABCA.教师的能力;B.教师的情感;C.教师的意志;D.教师的个性 ?4、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表现出( )。A内隐性与波动性并存;B自尊与自卑并存;C温柔细腻与粗犷并存;D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9、印象管理是指我们有意地控制和管理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做( )。A.印象整饰;B.印象形成;C.印象提升;D.印象控制12、大学

7、生的品德教育就是要回归现实生活,要从现实出发,( )。A.贴近现实;B.贴近生活;C.贴近课堂;D.贴近大学生13、大学生要学会品德修养的一些常用方法,如( )。Ad?A.启发诱导法;B.学思并重法;C.省察克治法;D.积善成德法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 )。A.全体与个别兼顾的原则;B.科学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8、激发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bA.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B.奖励与惩罚相结合;C.刚性与柔性相结合;D.情感与制度相结合7、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bcA.认知结构迁移;B.产生式迁移;C.认知能力迁

8、移;D.认知策略迁移12、大学生的良好品德教育重点在于( )。abcA.以生活为本;B.以问题为中心;C.以实践为落脚点;D.学校德育课程与团体的与相结合14、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所具有的模式有( )。cdA.单向传播模式;B.双向传播模式;C.互动传播模式;D.整体互动模式17、司德菲提出的教师成长过程中包含了退缩阶段,退缩阶段包括( )。abA.初期的退缩阶段;B.中期的退缩阶段;C.快速的退缩阶段;D.深度退缩阶段1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DA.心理满足与激励;B.物质奖励与激励;C.精神嘉奖与激励;D.行为强化与激励20、校园文化形态被分为以下哪

9、几个方面( )。ad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行为文化;C.校园制度文化;D.校园精神文化4、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富有教育含义的观点有( )。A观察别人的活动能形成儿童新的认知结构;B儿童有准备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C课程内容的编制就是依据知识内容本身的系统化和条理化;D教学中强调活动法和自我发现法7、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哪两个过程的循环而不断发展的?( )bdA.调整过程;B.同化过程;C.反馈过程;D.顺应过程11、大学生品德研究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品德的( )。abcdA.培养依据;B.修养依据;C.基本特点;D.基本规律12、品德具有个体性特征,个体性特征具体体现在

10、( )。abcA.品德在不同人身上的形成是不同的;B.品德的发展要依靠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内在力量;C.品德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不同;D.品德是可以自控的12、品德具有如下特征:个体性、道德性和( )。ACD整个社道稳A.整体性;B.主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1、( )是知觉的基本特征。abcdA.分散性;B.理解性;C.恒常性;D.选择性4、大学生的思维表现出以下特点( )。bcdA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B形式逻辑思维已趋完善;C再造性思维已趋成熟;D创造性思维初步发展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要素有( )。abcd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九6、意义学习的过程分

11、为哪几个阶段?( )acdA.先行组织者;B.呈现学习材料;C.产生上位学习;D.形成知识系统9、人际沟通的功能主要包括( )。人际沟通的功能:心社协A.心理功能;B.社会功能;C.协调功能;D.自我完善功能1、情绪和情感( )。A.以需要为中介;B.是一种主观感受;C.与认识过程无关;D.会引起生理变化1、人的个性倾向性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上。A.情绪;B.需要;C.意志;D.动机11、道德意志一般应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abdA.认同心;B.下决心;C.树信心;D.立恒心11、品德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意志;B.道德行为;C.道德信念;D.道德理想12、大学生品德研究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品德的( )。A.培养依据;B.修养依据;C.基本特点;D.基本规律13、一般认为,大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性因素、知识性因素和( )。表知组专个A生成性因素;B组织性因素;C专业性因素;D大学生个体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