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816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折纸策略的研究附图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 手 的 智 慧-中班幼儿折纸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给我们幼儿园艺术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启迪。纲要倡导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和挖掘兴趣和快乐。那么如何通过折纸活动让孩子主动探索、体验成功?怎样才能找到一种适合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呢?我们教师该怎样顺乎孩子的天性来实施教学,满足幼儿情感需要?本文从剖析折纸教学的现状入手,依据正在开展实施的课题研究,提出了一些幼儿折纸活动中具体可行的教师指导策略。关键词 幼儿园 折纸活动 指导策略中班幼儿折纸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折纸是脑力活动与手的活动相结合的幼儿手

2、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民间传统艺术。它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十分盛行的又深爱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游戏。折纸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生动形象,易学易做,具有操作性强、参与率高、成功率大的优势。一张轻轻薄薄的纸,通过折、叠、剪、翻、拉、绘画等手段,能变换出各种生动可爱、富有情趣的物体造型,完全充分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赢得了幼儿的喜爱。幼儿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还能培养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手眼相互协调的能力以及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以及一些非智力品质如做事专一、有毅力、有计划等。折纸活动是幼儿园是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艺术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三部分中蕴涵的基

3、本理念之一是: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和挖掘兴趣和快乐,是纲要倡导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是我们在操作中实践的一种思路。折纸活动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能随机随时地开展,它完全可以成为十分有益的幼儿生活一部分。对于折纸,一开始幼儿总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在真正的活动过程中由于有的步骤不易模仿,致使部分幼儿不能独立操作完成,而失去信心。那么如何通过折纸这活动让孩子主动探索、体验成功?怎样才能找到一种适合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呢?我们教师该怎样顺乎孩子的天性来实施教学,满足幼儿情感需要?带着诸多的疑问和困惑,我们对目前幼儿园的折纸活动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折纸特色教学研究,试图寻找有效的

4、教师指导策略,对孩子进行折纸启蒙、探索教育,同时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现状分析:一、在折纸课题研究之前,对我班32名幼儿进行了动手能力的测查,发现只有13.5 的幼儿能够动手操作,86.5 的幼儿操作不灵活或不会操作。这一测查说明,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仍显不足。在几次试验性的折纸过程中幼儿由于手指动作较差,常常还未折出物体,就已将纸弄破。他们的折纸一般没有目的而且折纸的兴趣持续不长,易被其它事物所转移。二、分析目前存在的折纸教学,一些教学方法导致孩子对折纸失去了兴趣。 在折纸教学中,我们还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情景: 教师:出示折纸的范例作品,今天我们来折小

5、青蛙,你们看,喜欢这个青蛙吗?幼儿:喜欢。教师: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拿出正方形的纸,然后随着老师,把正方形纸对折 幼儿:老师折好了(教师巡视幼儿折纸情况,又继续教下一步。)教师:请你们把正方形打开,跟老师折,把其中的两个角沿中线折折好了吗最后动作快的幼儿折好了,有些幼儿试了几次也未成功,只好便请求老师:我不会折,有些孩子甚至会拿着原封不动的纸对着老师喊:老师,我不会折,你帮帮我教师面对着孩子递上来的一大堆纸,只能可奈何地手把手帮助他们折以上活动中,教师折一下,幼儿学一下。在整个活动里面幼儿的情感和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教师还是更多地重视了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使幼儿失去了对折纸的兴趣,同时也忽视

6、幼儿能力的培养,长期下去幼儿会越来越依赖于教师而懒于自己去思索,学习的主动性也会随之降低,思维的发展更是受到了限制。我们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折纸特色教学方法让幼儿学会观察各种折纸示意图,注重引导他们去亲身解读、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去发现、探索,从而折出各种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所采用的研究策略主要有以下一些:一、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我们尝试从中班起让幼儿学习看折纸步骤示意图折。首先将平时折纸能用的着的折纸符号用做了归类。折叠符号 折叠符号图 解折叠符号折叠符号图 解谷线(正折)翻转峰线(反折)卷折翻折剪开曲折剪掉

7、翻折把这个阶段视为探索性折纸“启始阶段”,首先让孩子们玩一玩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在玩纸的同时教会孩子们认识这些符号,学会看这些符号并能理解其中意思按照要求折出来,初步学会正折、反折、翻折、曲折、卷折、翻转、剪开、剪掉、压平等技能。并将这些示意图一一张贴在活动室的手工区域内,让孩子们在平时边看边折。幼儿在学习符号阶段,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游戏化的集体学习形式,如进行“小纸变魔术”“我会看、我会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这些简单的符号和掌握相应的折法。而大量的时间是让幼儿进行自由玩折。孩子们很喜欢玩纸,这样的“玩具”对他们来说既轻巧又方便。下课时他们会去区域内取一些纸,有的在区域内,有的在自己座位

8、旁,开始玩喜爱的折纸游戏。我给孩子们一些水彩笔,他们很乐于去学画这些符号。于是我启发他们进行两两合作,相互比赛,一个画一个看着小朋友画的符号,用纸折出来。许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彩色的纸,他们对“玩纸”的兴趣很浓厚。在这一阶段结束前,我们尽量想缩小孩子之间的差异,让他们能在一个学习水平上,这样有利于今后的折纸活动的开展。于此同时还让孩子们进行了有趣的比赛,如老师画符号,孩子们根据符号折纸:幼儿两两合作相互画符号相互按要求折纸根据比赛情况还适当评出了一些孩子们为优秀奖,并颁发了小奖品等。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这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幼儿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

9、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二、根据折纸本身规律,对其内容进行有计划地分层分类,系统安排折纸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折纸的内容,可能今天教一样比较难的,明天却教一样比较简单的,折纸的内容方法也不断变化。这样幼儿只能模仿教师的折法,却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幼儿会感觉学得累,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指导的负担。经过实践我们发现折纸的内容应该系统化,规范化。折纸都有其规律,它们都是在一定基本型的基础上,进行千变万化构成不同的作品。我们根据不同折纸的步骤,找出一些折纸作品的共同规律,然后根据的年龄特点对折纸学习内容作了

10、精细的选择和安排。在教幼儿折纸时,我们不是单个独立地教,而是从基本型入手,掌握折纸规律再进行学习,使孩子们很快掌握一系列折纸作品,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表一:探索性折纸阶段(一)中班下学期大班上学期大班下学期其中一角对折船形帽第一周对中心折帆船 第一周双正方形菱形猫头鹰第一周飞鱼第二周大嘴鱼 第二周猴子第二周钱包第三周汽艇 第三周骆驼第三周礼帽第四周花盒第四周海龟第四周对中心折青蛙第五周小茶壶第五周老鹰第五周向日葵第六周花篮第六周滑翔机第六周椅子第七周 炮艇第七周香炉第七周帆船稻草人第八周螃蟹第八周灯笼第八周脚盒第九周猫头鹰第九周衣服双三角形热带鱼第十周组合折纸郁金香第十周 裤子第九周兔子大炮对中

11、线折小房子第十周火箭第十一周考拉第十一周钢琴蚂蚱手枪畚箕十一周金鱼第十二周狐狸第十二周小盒子螃蟹大象小汽车十二周双正方形瓢虫第十三周狗熊第十三周美国帽点心盒孔雀风车十三周马第十四周一物多折猫的三种折法第十四周双三角形高楼十四周纸蝉第十五周兔子的六种折法第十五周第十六周桃子狮子第十六周大象的四种折法第十七周第十八周宝塔十五周鸵鸟第十七周鸭子的四种折法第十九周第二十周小亭子蜗牛第十八周草鱼十六周鬼脸帽第十九周立体球提兜第二十周单菱形海豹十七周喜鹊飞鸟十八周公鸡鲤鱼十九周公鸡 以上的内容编排我们遵循了折纸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初学阶段,幼儿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折纸示意图,我们没有选择太复杂的造型,

12、而是从简单的“其中一角对折”入手,让幼儿看图示边学折,然后层层深入,等到幼儿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和折叠的乐趣后,再循序渐进地进一步深入,逐步过度到对中心折、对中线折、双三角形、菱形等。而进入大班以后我们将在中班折纸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安排幼儿的学习计划,选择了更难些的对中心、双三角形折纸内容并在此增加了双正方形、双正方形菱形的、组合折纸、及一物多法等内容。另外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处于抽象思维萌芽阶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引导幼儿从看步骤示意图过渡到看图示示意图。这样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不至于让他们对折纸产生畏难情绪。从表中看到我们将折纸内容折法

13、相似的放在一个单元进行学习,这样分类以后,幼儿学起来就容易多了,一个单元中只要学会了其中一种就可以变换出其他的许多物体,对幼儿来说这样的折纸学习是一种较连贯性的学习。通过实践,这样的教学内容选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三、坚持在探索性的学习模式中让幼儿折纸 瑞吉欧.爱米里亚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追求的目标是儿童愉快、幸福、健康的成长。其中主动性、创造性被视为愉快、幸福、健康的前提与核心。以瑞吉欧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折纸教学活动的研究。玩纸,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许多折纸玩具都可以随时在游戏中玩,如折纸小船可以放在水面上漂游、风车可以在户外玩孩子们对一张简单的手工纸,经过一番折叠,可以变成千姿百态的花朵、

14、动物、玩具等充满了好奇,但是在折纸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了一些困难,使他们对折纸望而却步。因此,在折纸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性,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一)充分利用折纸示意图开展探索性折纸在折纸的过程中,我特意为每个作品准备了较大的示意图,结合折纸示意图,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和探究欲望,共同对折纸方法的进行探讨。让幼儿看示范分解图,鼓励幼儿提问题、寻答案,做到问题在前,答案再后;尝试在前,解释在后;探究在前,讨论在后;启发在前,指导在后。幼儿根据已有对图示的理解,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劝和成功的乐趣。1教师演示,尝试“障碍式教学”。集体看示意图,了解图中的正折、反折、剪开、反折等。然后让幼儿边看图边带领教师在上面演示整个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采用“障碍法”,教师故意将其中一步折错,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并指出错误的地方。然后教师可完整演示,最后让幼儿自己自由取纸折。如在学折船形帽时,我先让幼儿观察折纸示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