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8070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4【4800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 高一、4班 调查组(一组)为了研究和分析中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从零用钱的分配和利用状况,购物心态,父母对子女消费的态度展开调查。列表做出公布,使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另外我们也对中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针对消费经济来源做了分析,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中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中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中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然而,学校及

2、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所以我做了以下的调查,在街上随机问卷调查了高中生50名,得到以下的数据,并做了分析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

3、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二、月零用钱数额调查数据显示: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0-300元,占30%。其次为300-500元的占58%;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我们调查小组还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每月的零用钱数也随之增加,而且增幅明显。1

4、997年,有人统计平均每个中学生零花钱数为5.4元,2000年为11.3元,2016年达到15.8元,2016年为20.6元。此次调查我们调查小组的统计为208.75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83%;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0%;其他亲戚给的占3%;其它的占4%。分析发现,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15%;食品占40%;而玩游戏的占25%;体育花费占8%;其

5、他用途占了1%。中学生零用钱的四大“流向”:购书、买零食、玩游戏、手机资费。1、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消费方向。2、学生食品消费只要早点、午饭是学生消费的第一大支出。这也跟快节奏的生活和城市居住特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器密切的关系。3、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4、网络支出、手机资费是目前学生消费的第二大开支。许多同学喜欢玩网络游戏,小说、聊天等,尤其是当下流行的电脑网络游戏。目前,许

6、多的网络游行都需要充值“点卡”,或者为了获得虚拟世界中的装备,而进行“投资”。是增长最快的消费支出项目。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的作用。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7、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

8、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一)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二)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三)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四)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 高一、4班 调查组(二组)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

9、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

10、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翠园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调查分析:调查中发现,98%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

11、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2、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3、 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

12、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流量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流量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微信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信需要,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

13、往的很少,只有23.56%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学生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5、手机的使用情况(1)更新频率低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

14、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

15、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结论: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1.追逐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