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777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精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古法推拿中医基础基础理论第一篇 阴阳学说借阴阳以释医理脏腑有阴阳之别,病理有阴阳盛衰之变; 病症有阴症阳症之分; 治疗有温阳滋阴之异; 药物性味有寒凉阴药与温热阳药的不同;一、 脏腑阴阳人体组织结构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会形论 “阳化气,阴成形” 五脏六腑之形属阴,之功能属阳中医把对人体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 而把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报忧称之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则阴;背为阳,腹属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营气在内为阴,在外为阳二、气血阴阳之生理功能人体的生理活动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工(功能)的矛盾运动。 营养物质是产生功能活动

2、的物质基础; 功能活动又是营养物质的外在表现(能量表现), 这就是中医阴阳在人体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三、正邪阴阳人体病理变化阴手阳秘阴阳平衡协调,一但失衡便产生疾病疾病的发展取决于,一、邪气:阴邪(寒邪、湿邪) 阳邪(风邪、火邪) 二、正气:抗病能力1、阴阳偏盛 阴盛则阳病,则寒:腹痛泻泄,舌淡苔白,形寒肢冷,阳气耗损。 阳盛则阴病,则热:高热汗出,口渴,面赤,口渴饮冷,肤燥便结。 此为实寒与实热证2、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阳气损耗,对阴的制约能力减退。 形容肢冷,面色苍白,神疲蜷卧,脉沉微,舌淡胖,等虚寒征象 阴虚则热, 五心烦热,低热不退,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征象。 此为虚塞证

3、与虚热证 3、阴阳互损 阴阳任何一方损到一定程度而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过程。 阴损及阳,阳虚不能滋阳 先有阴虚症状,继之又出现阳虚症状,肾阴亏虚至体形消瘦,五心烦热,遗精滑精,阴损及阳,至肾阳亏虚,则形寒肢准腰膝冷痛,阳痿不举,小便清长。 阳损及阴, 阳虚到一定程度无力促进阴的化生,使阴亦化生不足的病理过程。 “无阳则阴无以为化” 表现为先有阳虚症状,继之出现阴虚症状。最难理解的为,虚与实的变化,结合解剖学与神经学直关解释 脏腑阴阳,气血阴阳, 及其病理变化的过程第二篇 物以类象五行学说一、 系统归纳五行的概念 五行一词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五行: 水曰

4、润下,润下作咸 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木曰曲直,曲直作酸 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土爱稼穑,稼穑作甘 (稼穑(se)春种为稼,秋收为穑) 五行中的五,指宇宙本原之气,分化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类也,动也,即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为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二、抽象概括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曲:屈也, 直:伸也 生长屈伸,升发特性,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均可属木。 火曰炎上, 炎:热也, 上:向上 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 具有温暖、向上、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可属火。土爱稼穑, 春种曰稼,秋收为穑 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 固称土载四行,为万物

5、之母。 金曰从革, 从:顺从、服从 革:革除、改革、变革 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的事物属金。 水曰润下, 润:湿润 下:向下 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处运动的事物属水。三、天人相应五行归类四、相资相制五行的生克规律1、五行相生规律木生火: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土生金:金藏于石中,依附于山,津润而生 金:千字文解释,会意字,人表示覆盖,土部表示藏于地下,两点为地下之物质,本义指金属,金矿都在河流附近。(如丽江又名金沙江)金生水:少阴之气(金气),金靠水生水生木:水温润,而使木生长。2、五行相克规律众胜寡,故水胜火精生坚,故

6、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木实胜虚,故土胜水即我生,生我;我克,克我;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 3、太过不及五行的乘侮规律 相乘规律 五行中任何一行不足,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乘虚侵袭(乘)而使它更加不足。 两个方面引起,1、一方过衰弱,另一方正常,则显得另一方过胜。 2、一方正常,另一方过于亢奋,则显得一方过于衰弱。 相侮规律 相克的反相,称为反克4、以五为用借五行以释医理 (一)、密切联系A、反映人体组织结构分属 五行配五脏,以六腑为配合,支配五体,开窍于五官,外荣于体表(五体) 形成了以脏腑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结构理论,从而奠定了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 B、反映内外环境的统一 “随天之五气,

7、地之五行,人之五脏,而应象而生”素问直解。 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生发,万物滋养,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与春木之气一起来,从而反映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 C、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木性曲直,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 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上,故心有温煦之功效。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 金胜清肃,收敛,故肺有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功能。 水润下, 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藏,有藏精主水等 功能 (二)、过则有变 人体为一个有机整体,内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8、,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相互转变。A、 相生关系转变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母虚累子 子病犯母、子盗线气B、 相克关系转变 相乘与反悔两个方面第三单、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中医之灵魂。 藏:匿也、深也 藏为内在本质,象为外在反应 心、肝、脾、肺、肾和称五脏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合称奇恒之腑 一、以象庥藏藏象学说的形成。 其中的脏和腑,不是单纯的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生理学与病理学的概念。A、 建立在对人体解剖形态的基础之上, 但受技术及封建思想的限制阻碍了中医解剖的进一步发展。B、 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观察, 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进行推理 二、中医妙用控制论黑

9、箱方法 即:从象论脏 “象变推知脏变,脏变决定象变”三、以脏分系,独特的系统 西医按功能分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秘系统等。 中医按脏分系,以五脏为中心 舌、鼻、目、口、耳,合称五窍, 是体内通于体表的孔窍。 脉、毛、筋、肉、骨,合称五体, 有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 喜、悲、怒、思、恐,合称五志, 人体对客观外界刺激的情绪反映。 汗、涕、泪、涎、唾,合称五液, 全表孔窍分秘的正常液体。 赤、白、青、黄、黑,合称五色, 不同病症可表现的颜色。 苦、辛、酸、甜、咸,合称五味, 食物药物的不同味道。夏、秋、春、长夏、冬,合称五季,一年中寒热温凉的不同季节。 长夏指家

10、历中的六月间,六月的最后18日列为长夏与五脏之中的脾相配应。五脏六腑五窍五体五志五液五色五味五季心系统心小肠舌脉喜汗赤苦夏肺系统肺大肠鼻皮毛悲涕白辛秋肝系统肝胆目筋怒泪青酸春脾系统脾胃口肌肉思涎黄甜长夏肾系统肾膀胱耳骨恐唾黑咸冬所以中医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大科学四、各谋其政五脏的各自功能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也,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也,决断出焉(一)、心,君主之官 A、主血脉 B、神明之心 主神志:分为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 神明之心,即脑(中医认为心主脑) 中医主认为心主血,血养神, 神乃神明之心即脑 西医认为思想活动、精神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中医归于心的生理功能C、 其华在面、窍于舌、志为喜、液为汗(汗血同源)(二)、相傅之官,肺 (1)、职能 A、肺主气:包括呼吸和主一身之气 主一身之气为: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于肺,又通过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上升上输于肺,后水谷精气与清气在肺中结合于胸中的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称为宗气,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 B、肺通调水道, 调节体内水份代谢的功能。 通,疏通 条,即调节 水道,指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 肺主行水的生理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