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4469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书源流与赏析,大竹县文星中学 王波,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了解行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演变情况。,熟悉历史上有影响的行书名家风格及经典作品。,了解行书的技法规律与审美标准,并能够用来分析鉴赏行书作品。,内容结构分析,行书的产生及特点,行书的成熟与辉煌,行书的持久发展及多样化,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了解历代行书名家风格及经典作品,运用行书的技法规律与审美标准来鉴赏行书作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王羲之 兰亭序,教学过程,赵孟頫 闲居赋,行云流水 行书,其内容是十六国前凉西域长历李柏的信件草稿。技法上,当时的行书在用笔上还残留着隶书简朴敦厚的习惯,但结构上已

2、经没有隶书的横平竖直的齐整特征。,十六国 李柏文书,行书产生于人们日常应用时对楷书的快速手写体,一、行书的产生及特点,比一比,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在使用上比楷书方便快捷,又不像草书那样潦草难认,因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楷书,草书,行书,兰亭序为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说其真迹被殉葬于唐太宗的昭陵中,现存的几件模本都是唐人双勾填墨的复制品。,二、行书的成熟与辉煌,王羲之 兰亭序,丧乱贴是王羲之书迹唐摹本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笔致爽劲,字态清新,神采潇洒,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王羲之 丧乱贴,王献之在书

3、法上继承家学并有所发展,与其父合称“二王”。其行书面貌妍美流畅,喜欢将行书与草书结合起来。廿九日帖楷、行、草三种书体穿插互用,协调自然,虽是唐人摹本,但因为是从真迹上直接钩摹而成,所以能够忠实地保留了原作的精神风貌。,王献之 廿九日帖,伯远帖用笔舒展流畅,字形飘逸秀雅。现存的东晋名家书迹均为后人勾摹或临写得复制品,只有此件是当时真迹,可谓凤毛麟角,异常珍贵。,王珣 伯远帖,唐代擅长行书的有欧阳询、李邕、颜真卿及唐末五代时的杨凝式等人。其中颜真卿的行书苍劲洒脱,气势雄浑,能够摆脱魏晋行书的窠臼,在“二王”风格体系之外别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水平和广泛的影响,三、行书的持久发展及多样化,颜真卿 祭侄稿

4、,宋代是行书艺术的又一高峰期。宋代文人普遍追求诗意化理想和闲适享乐生活的心态,所以有宋代书法“尚意”的说法。宋代行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1、宋代行书行书的第二高峰期,苏轼 黄州寒食诗卷,米芾行书用笔起伏跌宕,爽利遒劲;结字聚散飞动,活泼多变,对后世影响极大。,米芾 蜀素贴,赵孟頫在行、草书上专学“二王”,形神兼备,形成了圆润秀丽,风格秀美,显示出赵孟頫学习晋人又别开新面的艺术成就。,2、元明行书复古之风,赵孟頫 赤壁赋,董其昌在书法上博采众长,面目清新,行书尤其秀逸雅致。用笔潇洒流动,点画准确稳健;结字均衡稳妥,体势和谐安详;再加上喜欢用淡墨,所以风格面貌恬静淡雅,散发出空灵清秀的意趣,董其昌 行书卷,王铎的行、草书在取法“二王”和米芾的基础上,注重个性的发挥和宣泄,将晋唐书法卷册之间的字形章法扩展到巨幅长轴之中,营造出一种飞腾跳荡,骇世惊俗的新奇效果,王铎 行书条幅,到了清代,大量书法家向秦汉魏晋的碑刻中寻求新的营养,形成了一股大胆将石刻书法坚实奇纵特征引入行书的变革潮流。代表书家有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及近代的于右任等人,影响深远。,3、清代 “碑学”运动 的兴起,何绍基 行书中堂,课后练习,制作一张历代行书名家及经典作品表格,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