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4108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纳税基础讲义(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纳税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在了解税法体系的基础上明确税收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掌握我国税制的主要内容。 重点:税制的构成要素 我国现行税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 纳税基础,教学内容,第一节 税法概述 第二节 税制构成要素 (重点) 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 第四节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 税收法律责任,第二章 纳税基础,第一节 税法概述,税收的概述 税法的概述 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第二章 纳税基础,1、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税法的规定,对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征收,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形式。 征税的主体是国家 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

2、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 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的剩余产品,一、税收的概述,2、税收的特点,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税 收 三 性,3、税收的作用,1、组织财政收入 2、调控经济 3、监督经济活动 4、维护国家权益,二、税法的概念与分类,税法的概念 税法的分类(税法体系),第二章 纳税基础,(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有权的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税法调整的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税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税法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是指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完善立法程序的税收法律。

3、广义: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课程所指),第二章 纳税基础,(二)税法的特点:,税法的特点是指税法带共性的特征。 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三)税法的原则,1、税法的基本原则 2、税法的适用原则,1、税法的基本原则,法定性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依法稽征原则) 公平原则 公众性原则(诚实信用) 实质课税原则,2、税法的适用原则,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四)税法

4、的分类,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划分,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按法律效力划分,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部门及地方规章,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划分,税收实体法:对税种的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和范围、税目、税率等。 税收程序法 :指税收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 新旧法交替:实体法从旧 程序法从新,三、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一)我国税法体系的构成 我国税法体系由实体法和程序法两部分组成,按其法律效力分为6个层次:如下表,第二章 纳税基础,练习,(1)税收行政法规由( )制定。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C.财政

5、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2)下列属于税收程序法的是( )。 A.个人所得税法 B.企业所得税法 C.增值税暂行条例 D.税收征管法 (3)在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中,属于税收法律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4)下列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税收部门规章有( )。 A.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B.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C.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D.税务行政复议规则,1、复合税制我国现行税种的分类,(1)按征税对象(或性质和作用)不同划分 (2)按

6、征税机关划分 (3)按税负是否转嫁划分 (4)按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划分 (5)按计税依据形式不同划分,(二)我国现行税制的内容 复合税制、分税制,按征税对象(或性质和作用)划分,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2种 财产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资源税类: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 特定目的、行为税类: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等,按征税机关划分 由税务机关征收(国税、地税) 由海关征收:关税、进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按税负是否转嫁划分 直接税(主要是所得税类、财产税类) 间接税(流转税类),按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划分(针对流转税) :价内税、

7、价外税(如:增值税) 按计税依据形式不同划分: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二)我国现 行税制的内容 复合税制、分税制,2、分税制 税务机构的设置 税收征管范围与 税收收入的划分,税务机构的设置,县级以上地方税务局,中央(国家税务总局),县级以上国家税务局,地税系统,国税系统,垂直领导,领 导,地方政府,领导,税收征管范围与税收收入的划分,国税系统征管的项目,地税系统征管的项目,中央政府固定收入,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国税系统征管的项目,消费税 车辆购置税 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 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海洋石油企

8、业的所得税、资源税 增值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 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中央政府 固定收入,关税 进口环节的 增值税、消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地税系统征管的项目,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 印花税 营业税、城建税(国税系统征管的除外)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 房产税 车船税 契税等。,地方政府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2009年新设立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机关与其主要流转税的征收机关一致,练习,(1)某汽车生产企业,2010年缴纳的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税务局征收的是(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土地增值税 D车辆购置税 (2)下列税

9、种中,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的有( ) A、关税 B、车辆购置税 C、土地增值税 D、企业所得税 (3)海关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有( )。 A关税 B船舶吨税 C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D进口环节的消费税 (4)下列税种,全部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有( ) A.消费税 B.增值税 C.车辆购置税 D.资源税,第二节 税制构成要素,纳税义务人 课税对象 税目 税率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 减税免税等,基本要素,一、纳税义务人 (纳税人) 1、概念: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分类:法人、自然人 3、相关概念 扣缴义务人 负税人:与纳税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二、课税对象 1

10、、概念:征税所指向的标的物,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一般说来,作为课税对象的有物品、财产、所得或行为。 2、特点:课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3、课税对象的计量标准(计量单位)是计税依据(也称税基),可分为: 课税对象的价格(从价计征) 课税对象的实物数量(从量计征) 双重标准(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三、税目 概念:指各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课税对象和税目统称为课税客体 税目设计方法:单一列举法 概括列举法,四、税率 概念:衡量税负轻重的标志,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是构成税制的最基本要素。,税率的分类,按经济意义划分,按表现形式划分,名义税率,实

11、际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按表现形式划分,幅度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五、其他要素 纳税环节(单一环节、多环节征税) 纳税期限(纳税期间、税款支付时间) 纳税地点 税负调整 (注意:起征点与免征额、加成征收),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1、税务管理(3个环节) 税务登记(开业、变更、注销) 会计管理 纳税申报(方式、期限、范围) 2、税款征收方式 3、税务检查 4、法律责任,一、办理税务登记 二、领购发票 三、建立账簿与财务制度 四、进行纳税申报 五、缴纳税款 六、税务行政复议 七、税务行政诉讼,纳税基本程序,第四节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人的权利 纳税人的义务,第五节 税收法律责任(略),一、税务违法种类 二、税务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