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10704103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1 1.01.0 总总 论论 1 1. .1 1 评评价价目目的的 (1)通过对工业园区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与监测,查清工业园所在地环境空气、 地表水、地下水、噪声以及生态现状,掌握工业园开发的环境背景,为该工业园开发 积累环境基础资料; (2)从区域环境整体出发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对大气、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进行研究,为工业园的开发 与环境保护达到双赢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3)论证工业园总体规划及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定性或定量分析工业园的开发 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对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2、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明确区域防治污 染的重点,提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建议,为工业园总体规划的调整、区域环 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1 1. .2 2 编编制制依依据据 1.2.1 法律法规及条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5.15)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95.12.29)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1995.10.30) ; (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

3、,1998.11.18) ;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2 (7) 中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1) (8) 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2001.7) ; (9) 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 (2001.3) ; 1.2.2 有关文件及资料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HJ/T2.41995; (2) 关于加强科技工业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文件环发2002174 号 2002 年 12 月) ; (3) 关于督促科技工业园区及入区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通知 (江 西省环境保护局赣

4、环督字20037 号,2003.1) ; (4)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5) 江西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标准 (江西省环保局 2003.12) (6) 关于同意上高县科技工业园区立项报告的批复(宜春市计划委员会宜市 计工字第200136 号); (7) 上高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 2015 年远景规划纲要草案 ; (8) 江西省上高县科技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春市工程咨询中心) 2003 年 2 月 (9)江西省上高县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与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签定的 关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合同。 (10) 江西

5、省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 (11) 关于上报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通知 (上高县环保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3 局 2004.3.31) (12)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批复 ( 宜春市环境保护局宜环督字 20048 号) ; (13) 关于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评估意见 ( 宜春市环境保护局 宜环评估20047 号) ; (14)其他有关资料。 1.31.3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1.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建设期、运营期的活动特点及其相关联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进 行分析,本工业园区

6、的建设和运营即存在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也存在有利于环境建 设的因素。 1.3.1.1 建设期 建设期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园市政基础工程(征地、拆迁、地面开挖等)和建 设项目主体工程(拆迁、打桩、施工、设备安装)等。 (1)大气污染源 场地平整、土建基础开挖、车辆运输等引起的扬尘及汽车尾气等; 建筑材料运输、装卸、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和扬尘; 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废气。 (2)水污染源 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废弃物被雨水冲刷或淋溶产生的污染。 施工机械跑、冒、滴、漏产生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的污水。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4 雨水对施工场地冲刷等形成含

7、悬浮物污水及对地面冲刷形成的径流。 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 (3)噪声污染源 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振动及车辆运行产生的交通噪声。 加固地基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4)固体废物 拆迁过程中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3.1.2 运营期 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工业项目的排污、道路车辆、物流运输及生活排污等。 (1)大气污染源 工业企业生产排放的工艺废气。 锅炉产生的烟尘及 SO2。生活燃料燃烧废气,主要为 TSP、SO2、NO2。 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主要为 C0、HC、N02和道路车辆行驶产生的二次扬尘。 餐饮厨房、居民区厨房排放的油烟气,主要为动植物油雾。 (

8、2)水污染源 工业企业排放的工艺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cr、BOD5、SS、NH3-N、石油类及 与原材料、辅助材料和产品工艺流程有关的重金属污染物等。 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产生的含油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SS。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cr、BOD5、NH3-N、SS、动植物油类。 雨水冲刷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5 (3)噪声污染源 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 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 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 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污水处理厂污泥。 1.3.1.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域生态

9、建设期的排污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产生一定影响。 (2)陆域生态 工业园建设使陆上原有植被发生变化。 施工期地表裸露,经雨水冲刷,形成水土流失现象。 工业园范围内大部分目前为农村地区,项目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貌而产生 的生态影响。 1.3.1.4 其它关联影响 工业园的建设将产生移民。 工业园人口结构的变化,包括流动人口增加,项目地区人口在年龄、性别、文 化结构方面的改变。 园区开发活动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的影响。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6 对八里湖景观、庐山风景区和旅游经济的影响。 对项目地区现有交通运输线路和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 工业园区开发对

10、提升九江市综合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41.4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根据上高县环保局关于上报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通知 本次评价执行下列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1)评价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苯、 NH3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中“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 浓度”中规定的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 1.4-1。 表表 1.4-11.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浓度限值(mg/Nm3) 序号污染物名称 1 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 标准来源 1 二氧化硫 0.500.150.0

11、6 2TSP0.300.20 3CO10.04.0 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 浓度限值(mg/Nm3) 序号污染物名称 1 次日平均 标准来源 4NH30.20 TJ36-79 中居民大气标准 5 苯 2.40.8 TJ36-79 中居民大气标准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7 (2)锦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具体限值详见表 1.4-2。 表表 1.4-21.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名称类标准值(mg/L)类标准值(mg/L) 1pH6-96-9 2CODcr2030 3

12、BOD546 4 总磷(以 P 计)0.2(湖 0.05)0.3(湖 0.1) 5 挥发酚 0.0050.01 6 石油类 0.050.5 7 氰化物 0.20.2 8 铜 1.01.0 9 六价铬 0.050.05 10 铅 0.050.05 11 锌 1.02.0 12 镉 0.0050.005 13 汞 0.00010.001 (3)科技工业园地下水质量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 具体限值见表 1.4-3。 表表 1.4-31.4-3 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单位:mg/L 名称 pH 氰化物铜六价铬铅锌镍镉汞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

13、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8 标准值 6.5-8.50.051.00.05 0.0 5 1. 0 0.0 5 0.0 1 0.00005 (4)声环境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 3 类标准,交通干线 (上棠公路、320 国道)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 4 类标准适用区域,具 体限值详见表 1.4-4。 表表 1.4-41.4-4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标准 dB(A) 序号适用区域 昼间夜间 标准来源 1 工业区 6555 GB3096-93 中 3 类标准 2 交通干线 7055 GB3096-93 中 4 类标准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14、.4.2.1 废气排放标准 (1)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 段标准,其中 CO 参照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 ,NH3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 1.4-5。 表表 1.4-51.4-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污染物名称锅炉类别 排放浓度 (g/m3) 标准来源 1 二氧化硫燃气锅炉 100 燃煤锅炉 200 2 烟尘 燃轻柴油、煤油锅炉 100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时段 上高科技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9 燃气锅炉

15、 50 燃油锅炉 400 3NO2 燃气锅炉 400 序号污染物名称排气筒高度(m) 排放量 (kg/h) 4NH3154.9 5 苯 1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二级标准 (2)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 表 1.4-6。 表表 1.4-61.4-6 部分工艺废气排放标准部分工艺废气排放标准 排放速率限值(kg/m3) 污染物 排放浓度限值 (mg/m3) 15m20m 无组织控制 值(mg/m3) 选用标准 颗粒物 1203.55.91.0 苯 123.15.22.4 SO25502.64.30.4 GB16297-1996 1.4.2.2 废水排放标准 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