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森林评价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4084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森林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五章 森林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五章 森林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五章 森林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五章 森林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森林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森林评价(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森林评价,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一、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法制化管理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对其进行经济评价。为了确切估计森林的作用,其经济效益评价除应包括它的全部直接产品外,还应包括各种间接效益。 森林资源与环境评价就是以森林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科学。,返回,二 、森林评价的内容 1. 林地:按不同的地位级、地利级,分别不同的土地种类来评价; 2. 林木:分别树种、起源、林种、年龄、径级等分开评价; 3. 副产品:按副产品的种类来评价; 4. 设施:分别按设施的种类和数量逐个进行评价; 5. 公益效能:按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进行评价;

2、,三、林业利率,1.利率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的利息占本的百分比。按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年利资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等。 2.林业利率:是表示林业资本与利息关系的利率,一般分为还原利率、经济利率和利润率。,3.林业利率的作用 (1)把过去的收获或经费,换算成现在价,或把预测将来的收获,估算成现在价; (2)由利息和利率来估计资本数额,或用资本和利率来计算利息数额; (3)以利润率和利率的比较,判断收益的程度。,四、计算基础 (一)利息计算方法 1.单利式 vn=v0(1+np) 2.复利式 vn=v0(1+p)n 式中 v0本金;p年利率; n记息年数;vn本利和(本金和利息总和),(二)与复利式有关的

3、几个概念,1.后价:是指资本在一定期间生利后的本利和。公式为:vn=v0(1+p)n 公式中的vn为后价,也叫终价。 2.前价:是指在一定期间后能获得本利和(vn)的本金v0。也就是由n年期末的本利和换算成现在价,也叫现值。从公式vn=v0(1+p)n得前价公式:v0=vn/(1+p)n 公式中的v0为前价。,3.等额分期付款: 在评价中许多情况是要考虑定期的支出和定期的收益事件,也就是等额分期付款。式中新出现的系数a为连年利息(n年内,利率p条件下每期期末对本金v0或vn所作等额的偿付额),有限期系列的后价 Vn = a(1+p)n-1/ (1+p)w-1 有限期系列的现价 V0= a(1+

4、p)-1/(1+p)w-1(1+p) 永续定期系列付款的现值(无期间限制) V0= a/(1+p)n-1,第二节 林地评价,一、 林地评价基础 1.林地价格理论 (1)地租地价理论 认为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概括为以下几点: 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 土地可分为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 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土地价格=地租/还原利率。,(2)土地价格理论 土地收益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土地收益即地租的资本化。用公式表示为: v=a/p 试中: v土地价格; a土地纯收益; p资本还原利率。 土地供求理论:土地与其它商品一样,其价格取决于本身的供给和需求。土地供

5、给增加,需求不变,则地价下跌;土地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则地价上升。(见图5-1、5-2),2. 林地价格的种类 (1)交易价格:指林地在市场交易中成交的买卖价格。 (2)评估价格:指依据一定的评估方法对林地所做的价格性估价。 (3)租赁价格:指承租方为取得土地租赁权而向发租方支付的代价。 (4)抵押价格:指以林地为担保物而取得贷款时,银行对林地所估定的价格。 (5)林地所有权价格:指人们为购买林地使用权而支付的代价。 (6)林地使用权价格:指人们为取得林地使用权而支付的一定的经济代价,其实质是地租。,二、 林地评价的方法,1.林地市价 又叫林地买卖价。待评价的林地是以类似性质的其他林地实际买卖

6、价格为标准来评定的,也就是按现实行情来确定价格。 比较评分法:林地评价ss=交易实例林地市场价s(评分地评分/交易实例地评分) 地位指数法:评价林地ss=交易实例s评价地位指数/交易实例地评分,注意:该方法是林地资产评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关键是评估参照案例的选择,要求选定几个与被评估林地条件相似的评估案例。但实际情况是寻找与被评估林地条件相似的评估案例几乎不可能。所以必须根据调整系数来调整。如林地质量调整系数等。,2.林地费用价 又叫土地费用价。是指取得林地的费用和将林地维持到现在的状态所需的费用之和。在一般情况下由以下3部分组成。 (1)购买林地及其他为取得林地所需的费用; (2)林地取得

7、后,为造成适合于林木的培育状态而投入的林地改良费用; (3)从投入上述费用的时候开始到评价时为止的年间费用的利息。 公式为,注意:该方法主要用于林地购入费用较为明确,经过改良但尚未经营的林地。 该方法应用中一般林地购置年限较短,各项成本费用比较清晰,利率为商业利率,年度改良费等采用固定值。,3.林地期望价 是指该林地的作业永续地进行,并能取得期望的纯收益的前价合计。林地期望值的计算方法因林分的特征及作业法而异。公式为 SEV=Au+Da(1+P)u-a+- C(1+P)u/(1+P)u-1-(V/P) 式中: SEVu年时的林地期望价 Auu年时的主伐收益 Daa年时的间伐收益 C造林费用 V

8、每年的管理费用 P利率 u轮伐期,如果知道每个轮伐期的净现值(也叫净收益)公式可简化为 SEV=a/(1+P)u-1 式中 a轮伐期内的净收益 P利率 u轮伐期 收益越大则林地期望值越大,而费用越大林地期望值越小,对利率的关系是利率越大则林地期望值越小。,注意:该方法是用材林同龄林林地资产时常用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主伐纯收入的预测。要预测主伐时林分的立木蓄积量和平均胸径。立木蓄积量一般按当地的平均水平确定。2、间伐收入。间伐的时间、次数、强度等按森林经营类型表的设计确定,间伐时的林分蓄积按当地同一年龄林分的平均水平确定。3、营林成本测算。,第三节 林木评价,林木评价是用市价、费用价

9、或者期望价等评价方法对林地上生长的立木价格加以评定。一般分为不马上采伐利用的林木评价和马上进行采伐利用的林木评价。,一、林木市价,又叫林木买卖价或林木卖价。 1.直接评定法:按与评定林木在各方面(树种、年龄、直径、树高、数量、采伐方式、地利条件、交易情况等)条件相类似的林木买卖价实例为标准进行评价的方法。 在实际评价时不可能找到与评定林木完全相似的实例,只能在近似实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再做评定。 可用计算公式为:E=K Kb G G为参照物的市场交易价格,2.市场价倒算法:由林产品的市场价格反求,间接地对林木市价进行核定的方法。本方法可分为标准木法、p、q表示法和原木平均价格表法。

10、 公式为 X= f A/(1+P+mP)-B V 或 X =W- C- F 式中:W为木材销售总收入; C为木材生产经营成本; F为木材生产经营利润,注意:用该方法适用于成过熟林的林木资产评价。计算时注意:1、要准确确定待评估的各材种出材率;2、木材产品单价,要根据待评估林分的胸径、树高、形数等确定材种的平均价格。,二、林木费用价,是指根据林木培育所需费用的后价合计而计算的林木价格。也就是,在要评价的林木到现在为止所投入的经费的后价中减去在这个期间所获间伐等收益的后价。 此法在幼龄林评价中常适用。,三、林木期望价,指对要评价的林木,预计在一定伐期时采伐,从现在到预计采伐年为止能期望收获的前价合

11、计减去这个期间所需要的费用的前价合计,也叫做林木收益价。 收获越大则林木期望价越大;而费用越大,林木期望价越小。利率越大则林木期望价愈小。另外,伐期越长林木期望价急剧上升,到某年龄时达最大,以后则逐渐降低。,1.从m年到伐期u为止的主伐收获前价(u-m年) Au/(1+P)(u-m) 2.造林n年后的间伐收获前价 Dm/(1+P)(n-m)= Dm(1+P)(u-n)/ (1+P)(u-m) 3.地租的前价 SEV(1+P)(u-m)-1/ (1+P)(u-m) 4.管理费用前价 v(1+P)(u-m)-1/ (1+P)(u-m),注意:该方法适用于能够分开主副林木的成林以后的林木评价。 用该

12、方法评定的林木价格是最高限。,四、林木价的实用评价法,1. 格拉泽式 适用于伐期以前中间年龄林木的评价。 2. 马丁艾特式 适用于天然同龄林评价。 3. 年龄价值曲线法,第四节 森林环境评价,一、 森林环境评价概述 1.森林环境评价特点 森林的产品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能生产直接进入市场的林产品,是企业经营范畴。另一方面它还能提供环境保护、水源涵养等多种效益,这些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属于公益产品,需要政府管理和配置。因此必须对森林环境进行评价,建立起客观、有效的森林环境评价体系。但是,森林环境评价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1)森林功能的多样性及不明确性。 (2

13、)目前人们对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很不了解。 (3)现阶段森林经营粗放,统计水平较低;特别针对其间接效益从未进行统计。 (4)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对森林的某些效益很难进行量化。,(1)效果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森林的利用效果,如有了防护林后农作物产量提高程度、河川水文状况和水质的改善程度等。 (2)消耗评价方法:直接评价利用,保持及加强森林公益效能的直接和间接消耗,如恢复土壤肥力消耗、游客游憩消耗及设立人工游憩设施消耗等。,2.森林环境效能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木材最大利用量实际价值或森林游憩利用导致的木材蓄积量损失为依据; 以技术手段获得与森林公益效能作用结果相同的产品生产费用为依据; 以利用森林公益效

14、能的附加劳动消耗和费用消耗为依据; 以可以补偿森林公益效能利用损失的育林费或育林补偿消耗及公益效能利用消耗总额为依据;,二、 涵养水源功能评价,森林的水源调节效能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1.集水地区径流的增长状况(与无林地比较); 2.水源的经济评价值; V=10Cr100/p 式中: V水源调节量(m3) Cr地下径流增长量 p森林覆盖率(%),3.根据森林采伐前后的水土流失量变化评价森林涵养水源和调节水分的功效; 4.以森林土壤对降水量的贮存能力来评价森林水源涵养功效。,三、防止泥沙流失效能评价,治理土壤侵蚀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治理工程。他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工程等技术措施。 因为采用了复杂的综合性措施,在评价经济效益时也要采用综合性方法。 从总经济效益中减去实际费用消耗得到土壤侵蚀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四、保健游憩效能,计算森林的保健游憩功效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只介绍用货币价值在计算的经济评价法。 1.政策价值法 2.费用价值法 3.代替价值法,返回,思考题 1森林评价的作用 2森林评价的的主要内容 3林地价格的种类 4地价与土地的关系 5林地评价的主要方法 6林木评价的主要方法 7森林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8、森林资源与环境评价的概念、特点及其 结构内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