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4050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结构(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结构指导,学而有章,事半功倍,议论文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即解释话题或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解决问题(结论):“怎么做”,(中心论点的现实意义),本论(分析问题)部分 常用的 三种结构:,二、并列式,一、对照式,三、递进式,分析问题,中心论点:人要有进取心,正面论述,反面论述,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取得 事业的成功,没有进取心的人的生 是苍白的、平庸的,一、对照式 1、大致结构,2、对照式 详细结构 引论:第1段 亮明观点(约50字) 本论:第2段 反面剖析(危害、根源)(约100字) 第3段 反面举例(点、面)(约20

2、0字) 第4段 正面阐述(作用、好处、影响、意义) 第5段 正面举例(点、面)(约200字) 第6段 联系现实(正、反)(约200字) 结论:第7段 重申观点(约50字),对照式 例文1 “以德治国”不容忽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主和法制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日益得到贯彻和加强。但我们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勿忽视了“以德治国”。(亮明观点)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依法治国”无法替代的。(阐述重要性)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学”,就提出了“仁政”的治国理论,这就是强调“以德治国”

3、。孔子认为各国君主只要实行仁政就能治国安邦,就能富国强兵。在论语中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而孔子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许多邦国在施行“仁政”后,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可见,“以德治国”不仅有深厚夯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 (举例论证)(点、面),走入历史的长河,纵观历朝历代的兴衰功过,“以德 治国”带来的实惠在史册上清晰可见,违背它所酿成的恶 果也比比皆是。你看汉朝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以 后的“文景之治”,不都渗透着“以德治国”的思想吗? 这些政策不都使汉初经济恢复,政治清明,到武帝时出现 了大一统的繁荣

4、局面吗?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的观点,他的仁政措施,不也使唐王朝出现了 “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吗? 而秦王朝,冒天下之大不讳, 与民无德却残暴成性,其结果不是命短得很吗?所以,我们 一定要以史为鉴,切勿忽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正反对比论证)(面、点),放眼今日世界,科学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融入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这种大背景下,更有必要采取“以德治国”的战略。这样会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 会促进中国经济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在“以德治国”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颁布就是一个里程碑。沿着这条路,我们应该更

5、加坚定地走下去。(联系现实)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要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切勿忽视了“以德治国”。(重申观点),例文2 岂可求全责备 每一种花卉,都有自己的一种美丽,美中不足在所难免。只有这样,才构成了千娇百媚五彩缤纷的阳春三月。由此看来:人类社会不也如此吗?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我们绝不能以小小的缺点,掩盖了整体的光辉。(亮明观点) 记得美国内战时,北军选择将领都要求是“完人”,结果被打得节节败退,林肯于是大胆启用大将格兰特。有人说:“格兰特好酒贪杯,不可重用。”林肯说:“如果我知道他爱喝什么酒,倒想送他几坛。” 因为林肯认识到, 格兰

6、特骁勇善战,贪杯只是小节,而那些“完人”将军,却往往是缺乏棱角,胆小懦弱的家伙。(例证、点),刘邦可以容忍韩信的狂傲,牛僧孺可以容忍杜牧的浪荡,曹操用人,更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正因如此,才有了韩信所向无敌的战果,杜牧典雅韵致的华章,魏国一统北方的龙蟠虎踞。或许这些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当事人看重的是他们的大方面,所以他们的才干得以淋漓尽致的播扬。(例证、面) 政治军事上的龙争虎都是这样,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像我们这个年龄的青少年, 看问题最易偏激片面。 看了别人龙飞凤舞的狂草,就觉得自己的颜体字死板沉闷;听见一段悠扬婉转的提琴, 就觉得手中的二胡实在是“呕哑嘲哳难为听”。试问一句,何必求全

7、责备呢,朋友?写好一手正楷,照样刀戟森然,法度峻刻;拉好一手二胡, 照样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若照有些人的说法,女同志肯定嫌自己不够“酷”而剃成小平头,男同志也肯定嫌自己不够娇媚而穿上连衣裙了?林黛玉能够嫌自己不强壮而练习梅花桩吗?鲁智深能嫌自己不秀丽而“对镜贴花黄”吗?求全责备,求出了天下第一大笑话!(正反对比、归缪论证),放眼望去,正是伟大设计师小平同志,打破社会主义必须“纯洁”的老例,大胆发展私营经济、外资企业,才换来了今天的“不尽财源滚滚来”啊!被外国人称为“朱旋风”的朱总理,大胆推行“下岗”,破除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陈规旧俗,掀起了又一轮改革热潮!这就是放眼大局,不求全责备的大手笔!

8、 “中国特色”四个字,道出了发展个性,着眼整体的真谛!(联系现实) 不必嫌环肥,不必嫌燕瘦,美好的事物,美好是属于他自己的,缺点总是次要的。只要我们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都不为自己的缺点苦恼,谁说我们不会创造明天的辉煌!(重申观点),分析问题,中心论点:人要有进取心,第一层(是什么) 进取心就是不断追求进步,第二层(为什么) 有进取心的人生才完美,第三层(怎么做) 进取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二、层进式 1、结构示例A,二、层进式 结构示例B 引论:第1段 亮明观点(约50字) 本论:第2段 列举现象(约250字) 第3段 指出原因 或危害 (约300字) 第4段 挖掘本质 第5段 指

9、出做法(约150字) 结论:第6段 重申观点(约50字),二、层进式 详细提纲 示例C: 中心主旨:世界纷繁芜杂,用心来辨别事物,才能弄清真假好坏。 开 头【提出中心论点】用心来辨别事物,才能弄清真假好坏。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用心辨别】眼盲耳聋者需要用心去辨别来认识世界 第1层有人眼看不见,但心并不瞎,因为他们善于用心去辨 别,从而感受到美丽的世界。 【(论据)例证分析1: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 第2层耳聋了,也并就不是真的聋子,用你的心也能去辨别。 【(论据)例证分析2:海伦凯勒 】 第三部分:【怎么做】我们怎样用心去辨别。 【过渡】健全的人更应该学会用心来辨别世间的一切。 第1层心灵的辨别

10、需要你经过心灵的思考再作出明智的选择。 第2层心灵的辨别需要你以超脱世俗的眼光清醒地看待事情。 第3层心灵的辨别需要你的心灵清纯明净不被任何东西玷污。 结 尾:【总结点题,突出中心】用心灵的辨别去认知世界 ,才能弄清真假好坏,三、并列式 结构示例A 引论:第1段:亮明观点(约50字) 本论:第2段:谈必要性(约150字) 第3段:谈重要性(约200字) 第4段:举例论证(约250字) 结论:第5段:重申观点(约50字),中心论点:人要有进取心,分析问题,分论点一:,分论点二:,有进取心才能获得辉煌的业绩,有进取心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三、并列式 结构示例 B,(并列式例文) 超越的美丽

11、没有哥白尼冲击神学论的超越,哪里有“日心说”的诞生;没有牛顿勇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超越,哪里有经典力学的辉煌;没有爱因斯坦直面前辈的超越,哪有相对论的树立。超越,是一种美丽。 纵观人类悠悠历史,超越没有一个时代找不到它的位置。它无时不焕发出它醉人的芬芳,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超越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古有“贞观之治”,那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先皇伟大业绩的超越。“康乾盛世”更是对前人空前的超越。它使得封建社会的事业达到了全盛。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进步。说到这,不免会让我们想起共产党的伟大超越。当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将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富强的大国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在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中

12、,马克思主义似乎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以致没有人敢越雷池半步,只是机械性地照搬其中的理论。这自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苏联就是一个例子。但我们伟大的党却创造性的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社会的进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一天天的强大起来。这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超越。正是超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超越是科学研究的动力。王选院士就是一个例子。他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洞察力,当别人还跟着国外做法一步步摸索经验时,王选在1976年就能跳过日本和欧美流行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照排机,当一些专家说他的研究是胡闹时,他不为之动摇,顶着巨大压力坚持了下来,他一直倡导要

13、敢于超越、不要盲信权威。,终于直接研制出了国外尚无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成功了,使中国的照排系统走在世界前列。 超越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那是亚里士多德的超越的最好的阐释。对真理的追求使他敢于超越自己学识渊博的老师。其实,正是这种超越才铸就了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唐诗,以其飘逸、浪漫在历史上曾一度独占鳌头。但宋代的文人却不满唐诗形式的单调,超越性的创造出一种形式更自由的文学艺术宋词。较之唐诗,宋词更显出一种充实、厚重。此后的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后人敢于挑战前人成就,超越前人的成就而取得的辉煌。 当然,真正的超越需要建立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没有根基的超越只能是一句空谈。

14、 超越,是一种美丽。唯有超越,历史才能永不停息地前进;唯有超越,科学研究才能多出成果;唯有超越人类才能构建出更美好、更完善的社会。鼓起你的勇气,去超越吧!,孤独,如果不是性情怪僻、心理阴暗、思想缺乏健朗,那么往往就是人物卓绝。太美丽的人容易孤独,因为她难以找到如意的伴侣;太优秀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超凡脱俗;胸怀大志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缺少知音;身怀绝技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没有敌手。林黛玉是孤独的,屈原是孤独的,俞伯牙在失去了钟子期后只好摔琴谢知音;鹰是孤独的,考虑是孤独的,斗牛在失去了对手后是一头撞在了碾盘上的;诗是孤独的,哲学是孤独的,艺术一旦进入了审美的圣殿也必然是拒绝平庸的。,说“孤独”

15、,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以孤独为伴,能够透视人生。能够耐于孤独的人,成长的艰辛苦涩不会使你沉沦;平谈的岁月不会成为断送你人生的急景流年。失败后的孤独,能够让你重新崛起;成功后的孤独,更不会让你在狂热中迷失自己。 齐白石说:“画者,寂寞之道。”爱迪生说:“有些声音是在孤独时才听见的,在人群中它们会模糊消隐。”多少关于孤独的深刻而优美的表述,都具有一种哲理的高度。 黑格尔二十三岁获得哲学学位后,不为热闹的文坛所动,终于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检点爱因斯坦一生的丰硕成果,几乎无一不是独辟蹊径、冥思苦想的结果。陈子昂千古独步,才唱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登幽州台歌。,因此,斯茨威格说,

16、全人类优秀人物的经历表明:“真正的伟大是孤独,哪里没有伟大的性格,哪里就没有伟大的人物、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功业卓著的男子汉。”可见,孤独是灵魂的“过滤器”。天才只有在孤独感中才能成长。 然而,孤独毕竟不同于无聊,孤独是一种深层次的成熟,是一种对理想的刻意追求所产生的良性心态和行为,揭开孤独的纱帘,你会看到一片澎湃的大海。而无聊,在夕阳的照射下,伴随着它的将永远是那斜长的影子。有些人是孤独的,但他们并不无聊;有些人是宁肯无聊也不甘于寂寞,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是空虚的、孤独的。,孤独是一种超脱,它植根于人类因终极关怀而生的忧患意识。因此,它可以使人心理更集中、更炽热、更自觉地投入和进入超前性的思考,以至于有所发现和创造,喜欢喧嚣张扬的人,乐于沉湎在世俗的欢乐里,永远也无法品尝到孤独之美心灵幸福的高峰体验,因为欢乐揭示不了最深刻的真理。 高山是孤独的,因为它挺拔;大海是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