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10704033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城煤矿毕业实习报告 目 录1、实习的目的及任务22、实习注意事项23、实习时间34、实习地点35、实习人员36、指导老师37、实习单位简介 38、实习内容及过程169、实习感言1810、参考书籍22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对口单招)1、实习的目的及任务毕业实习是学生学完所有课程后,毕业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1).向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培养和加强学生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培养和加强热爱煤炭事业的情感,树立为煤炭事业奋斗的决心。(2).通过实习深入实际,学习实际调查研究方法,丰富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生产组织管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2、. 为毕业设计收集.整理所需资料。(4).培养和锻炼走上工作岗位后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2、实习注意事项(1).根据本次实习目的和任务,不应把这次实习单纯看做收集资料的过程,而是一次深入现场实习的过程,因此应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边实习边收集既符合实际情况又经过分析的实际活资料,而不能满足抄录一些陈旧的资料。(2).在实习过程中要记好笔记或日记,注意随时记录观察到的数据,心得体会和问题。(3).资料和编写 实习报告,尽量用图表反映收集到的资料,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编制的图表和文字说明应准确.整齐清晰,并经过反复核实。(4).实习前学生必

3、须深入学习生产实习大纲,准确把握和熟悉大纲规定的内容,并要准备好必要的实习用品、参考书及抄写绘图工具。(5).实习过程中加强纪律,加强团结,遵守现场规章制度,按时赴矿返校。(6).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事故。(7).保守国家机密,防止丢失资料。3、实习时间 2011年2月18日-3月13日4、实习地点山东省东山公司古城煤矿5、实习人员采矿工程专业 07级5班和6班全体学生。6、指导老师田多老师许海涛老师7、实习单位简介古城煤矿是山东临矿集团骨干矿井之一,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位于山东省兖州市东郊,1995年5月开工建设,矿井总投资6.5亿元。2001年正式投入生产,设计生产能

4、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52年,核定生产能力220万吨/年。2002年10月改制为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矿井采用立井暗斜井联合开拓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采煤法和走向长壁采煤法,回采工艺为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目前分三个水平进行开拓,即-505m水平、-850m水平、-1030m以深水平;同时矿井在-760m设一辅助水平。由于地面村庄众多,经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论证,山东煤炭工业管理局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压煤搬迁批准矿井采用条带式开采。古城煤矿现有职工2600人,矿下设10个采掘、辅助工区和15个业务科室。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配套的有铁路专用线、年

5、入洗量180万吨的洗煤厂、装机容量24MW的综合利用电厂和三级安全培训中心。古城矿现有选煤厂一座,2001年10月建成,2003年进行技术改造,2005年10月起矿井地面生产系统改造,将部分原煤分流,于2006年4月正式投产,实际09年洗选煤量204.5万t。-50mm级为跳汰主洗,煤泥采用分级回收工艺,洗水闭路循环。矿井先后获得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东省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安全程度评估A级矿井;全国煤炭工业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安全高效。古城煤矿矿井地质储量丰富,开采条件优越,煤炭产品具有低灰、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用煤、炼焦配煤和化工用煤,与矿井

6、生产能力相配套的有铁路专用线,年入洗量90万吨的精煤洗厂。2002年投资兴建煤泥矸石发电厂,设2台6MW发电机组,2003年7月1日正式发电运行。 古城煤矿自投产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精干高效的宗旨,坚持科技兴矿的战略方针,积极走科技创新之路,充分发挥资源、装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生产建设步伐,争创高产高效矿井,实现了矿井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的历史性新跨越。2003年以来,该矿坚持以煤炭生产为中心,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强化生产管理,积极开展了创百万吨工作面和创年单进5000米快速综掘队活动,首创了全局第一个百万吨综采工作面,预计全年原煤产量达200万吨以上。7.1矿井交通位置古城煤

7、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兖州市东郊新兖镇境内,东距圣地曲阜15公里,京沪铁路从矿井西侧通过、京福、日东高速公路交汇于此,西南方6km即是兖州车站,327国道横贯于工业广场南部,各村间均有简易公路可通汽车,形成极其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非常方便。交通情况见图1-1。图1-1古城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7.2地形地貌地势平坦,为冲积平原,一般高程+51+56m,地势东高西低,仅泗水河及其河堤高程相对变化较大。7.3湖泊河流区内泗河、沂河流经该井田。泗河发源于新泰市太平顶山的西部,全长142km,流域2570km2,洪峰期流量为4020km3/s,最大洪水位出现在1957年7月24日发生的一次大水,为+

8、54.29m。1958年后,上游先后修建大量水库,中游修建分洪河道,逐年加高加固堤坝,增强了防洪排涝能力,现泗水河为季节性河流,是古城煤矿雨季地面防洪的主要河流。沂河发源于尼山,属泗河支流,洪峰期流量为445km3/s。7.4气象本区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29(1966年),日最高气温41.6(2002年7月15日);月平均最低气温4.11(1975年),日最低气温-19.4(1967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701.9mm,年最大降水量为1179.3mm,降水多集中于7、8月份,春季水量少。年平均蒸发量1654.7mm,年最大蒸发

9、量1819.5mm(1966年)。春、夏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9m(1975年1月),最大冻土厚度0.45m(1968年1月)。7.5矿井地质概况7.5.1井田范围:井田地跨兖州、曲阜两市,东起F33断层,西到京沪铁路保护煤柱线,南为天安矿业星村煤矿,北以煤层露头线及裕隆集团单家村煤矿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0121165400,北纬353312353610,采深+54-1500m,井田面积16.66km2。古城井田属兖州煤田,位于兖州向斜东北部,总体呈一宽缓的向斜构造,地层倾向东南,局部存在短轴褶曲,幅度较小。总体地层走向北北东北东向

10、,倾向南东南东东,西部边界处地层走向转为近南北向,因而本区的总体形态为一个轴向南东东的向斜,呈簸箕形向东南敞开。地层倾角北部陡,南翼缓即浅部陡、深部缓,-800m水平以浅倾角在1530左右,-800m水平以深,倾角变缓,一般为10左右,矿井东北部倾角较大。7.5.2井田地层古城井田发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古近系、上侏罗统三台组、二叠系石盒子组、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及奥陶系中下统。第四系主要由砂质粘土、粘土质砂以及砂层组成。厚度157.50218.60m,平均170.92m,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薄。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古近系分布于14勘探线以东,为断陷盆地沉积,厚度变化大,为0312

11、.95m。依岩性特征可与官庄组相当。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上侏罗统三台组主要分布于矿井深部,为砖红色、灰绿色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厚度变化大,最薄0m,最厚607m。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二叠系石盒子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厚度东北薄,西南厚,一般厚度280320m,平均311.59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厚52.25108.10m,平均76.57m。20勘探线以东剥蚀严重,无山西组地层赋存。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二叠系下统太原组厚145.92193.50m,平均168.47m。20线以东剥蚀严重,一般残厚为3070m。中部819线间厚度较大,多为180m左右。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石炭系

12、上统本溪组厚19.8058.98m,平均35.85m。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奥陶系中下统区域厚640660m。7.5.3含煤地层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1)山西组(P1s)山西组是本区最主要含煤地层,厚度52.25108.10m,平均厚度76.57m。20勘探线以东剥蚀严重,无山西组地层赋存,其余地段都有赋存,赋存深度为-110-1310m。山西组含煤24层,为2上、2、3上(个别孔有此层)、3,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有2上和3煤两层,分别位于本组地层的中部和下部,3煤厚度大,煤层结构简单为全区主采煤层,其本身就是稳定的标志层。本组地层整合于太原组之上。岩层主要由灰色至灰黑色的细砂岩、

13、中砂岩、粉砂岩夹砂质泥岩、泥岩、含砾砂岩和煤层组成。该组砂岩的成熟度较低(长石、岩屑、炭屑等其它碎屑成份含量可达35%),而且分选性差,滚圆度差,多数呈棱角状。2上煤上部和2上煤至3煤之间,砂岩的胶结物多为钙质胶结,具有辅助标志作用。泥岩常出现于煤层上下,局部含鲕粒,与太原组比较,山西组泥岩或砂质泥岩中的菱铁矿结核和条带却明显减少。山西组中的层理类型极丰富,水平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单向斜层理、槽形层理(交错斜层理)混浊层理及生物遗迹均有发现,表明山西组地层是在水动力条件较强且多变的过渡相或陆相环境中形成的。山西组所见植物化石,多集中于煤层的顶底板中,现发现的种属有:座延羊齿、花边栉羊齿(相似种)、轮生楔叶、楔羊齿、带羊齿、多脉带羊齿(相似种)、栉羊齿、中国瓣轮叶、枝脉蕨、东方栉羊齿、瓣轮叶、卵脉羊齿。底界:3煤下部发育着一层厚度较大的细砂岩,其下是厚度较大的海相泥岩,砂岩宏观特征以具生物通道遗迹和混浊层理特别显著,测井曲线特征也很明显,具有较高的视电阻率值,明显的自然电位负异常和较低的自然伽码值,故以此层细砂岩的底面作为山西组与太原群的分界线。顶界:由于山西组和石盒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