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703634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4章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四章单元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由 C、H、O、N、P 等元素组成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是 DNA 和 RNAC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2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其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 DNA 和蛋白质 B要分离 DNA 和蛋白质C要区分 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3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 3H 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 3H()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 DNA 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 DNA 中 D仅发现于外壳中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

2、物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除部分病毒以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D生物细胞内 DNA 较多,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 DNA 完全分开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 32P6下列有关“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

3、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除此以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7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用 S 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 S 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 S 型菌与无毒的 R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 S 型菌D将 S 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

4、养基中,培养 R 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8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 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9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

5、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10如图所示的核苷酸中,在 DNA 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11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 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 q,若此 DNA 分子连续复制 n 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M BM(1/2q1) C(2n1) M(1 2q)/2q D(2n1)M/2nq12一个基因平均由 1103 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 20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的 DNA 合计约有 7109 个核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A3.5106 B3.5105 C7.0105 D1.410613某双链 DNA 分子含 m

6、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 A 个。该 DNA 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 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 2(mA)个C在第 n 次复制时,需要 2n1(mA)个D不论复制多少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数目14细菌在 15N 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 DNA 的含氮碱基皆含有 15N,然后再移入 14N 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 DNA 经高速离心分离,为可能的结果,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是()A B C D15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的实验中,用 DNA 酶处理从 S 型活菌中提取的 DN

7、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 R 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 R 型菌生长不需要 DNA B补充 R 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 S 型菌 DNA 不是促使 R 型菌转化的因素D与“以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16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 标记了噬

8、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17下面是关于 35S 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 35S 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 DNA 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 35S,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18用 15N 同位素标记细菌的 DNA 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 14N 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 4 代,a、b、c 为三种 DNA 分子;a 只含 15N,b 同时含 15N 和 14N,c 只含 14N。下图

9、中这三种 DNA 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19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 P)变成了尿嘧啶,该 DNA 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 4 个子代 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 UA、AT、G 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20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G C)(AG) : (TC)1,据此结果,该样品()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 B可被确定为双链 DNA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 DNA,还是双链 DNA D可被确定为单链 DNA21用 32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

10、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 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 20 和 20、后期 40 和 20 B中期 20 和 10、后期 40 和 20C中期 20 和 20、后期 40 和 10 D中期 20 和 10、后期 40 和 1022由 1 分子磷酸、1 分子碱基和 1 分子化合物 a 构成了化合物 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A若 m 为腺嘌呤,则 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 b 均为 4 种CATP 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

11、形成 b,a 为核糖D若 a 为脱氧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8 种23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 DNA 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 46%,又知该 DNA 的一条链(H 链)所含的碱基中 28%是腺嘌呤,则与 H 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 B24% C14% D11%24DNA 酶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而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以上事实说明()A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BDNA 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染色体上的 DNA 和蛋白质镶嵌排列 D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25具有 A 个碱基对的

12、一个 DNA 分子片段,含有 m 个腺嘌呤,该 DNA 片段完成第 n 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2n(A m) B2n1(Am)C2n1 D2n(A2 m) (A2 m)26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二个 DNA 分子;一个 DNA 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D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的行为27用 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腺嘌呤 60 个) ,该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4 次。下列有关判断错

13、误的是( )A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有两个 B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总数的 78 C第四次复制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20 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 16 个 DNA 分子28如图表示一个 DNA 分子片段有 a、b、c 三个不同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 a、b、c 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若基因 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 m 个氨基酸,则基因 a 中至少含有 6m 个脱氧核苷酸C若利用某种药物阻止基因 a 的表达,则基因 b、c 也不能表达D组成基因 a、b、c 的基本单位相同29DNA 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成的氨基酸如下表所示。

14、则右图所示的转运RNA(tRNA )所携带的氨基酸是(注:反密码子从携带氨基酸一端开始读码)( )A苏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30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 DNA 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 RNA 是不同的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 mRNA 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 分子多,转录成的 mRNA 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岛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 D在真核细胞中,DNA 的复制和 RNA 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完成31右图中的哪一种物质或结构,彻底水解的产物种类最多( )A B C D32. 甲生物核酸的 碱基组成为 嘌呤占 46%,嘧啶占 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 34%,嘧啶占 66 %,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种类正确的是( )A蓝藻、变形虫 BT2 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33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蛛,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