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703619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作者简介:钱汝平,浙江绍兴人,四川大学中文系 04 级博士生,绍兴文理学院讲师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钱汝平 (四川大学中文系 成都 610064)【提要】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作了初步的梳理,揭示了促进类书编撰的原因,并指出了魏晋南北朝类书对后世类书编撰的影响。【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类书编撰 佛教类书(一)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类书编撰的发轫时期,为后代类书编撰树立了规范、确立了体例。据张涤华氏类书流别一书统计,魏晋南北朝共产生了十八种类书,今抄录如下:皇览 三国志千余篇,魏刘劭等奉敕撰。 (隋书经籍志 ,一百二十卷。注云:梁有六百八十卷,又有一百二十三卷)佚要览 旧唐书经籍志三卷,晋陆机撰

2、。 (新唐书艺文志同。王尧臣崇文总目二卷。王应麟玉海引书目一卷)佚合皇览 隋志五十卷,宋何承天撰。 (新唐志作并合皇览一百二十卷, 旧唐志无“并合”二字)佚合皇览 隋志五十卷,又皇览目四卷,宋徐 撰。 (两唐志作并合皇览八十四卷)佚笔者按:以上两书均是皇览的抄录本,即是节录与合并的抄写之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另撰。史林 南齐书三十篇,南齐东观学士奉敕撰。 (南史同, 隋志未收)佚四部书略 南齐书一千卷,南齐竟陵王萧子良集学士撰。 (南史同, 隋志未收)佚皇览钞 隋志二十卷,梁萧琛钞。佚笔者按:此亦是皇览的抄合本。类苑 南史一百二十卷,梁刘峻撰。 (隋志 、两唐志同。阮孝绪七录 ,八十二卷, 梁书

3、本传无卷数) 佚2华林遍略 梁书七百卷,梁徐勉等奉敕撰。 (南史同。 隋志六百二十卷,徐僧权等撰。两唐志 ,六百卷)佚寿光书苑 隋志二百卷,梁刘杳撰。 (梁书及南史本传均不载。 旧唐志 ,杳误香, 新唐志一本亦误作香)佚法宝联壁 梁书三百卷,梁简文帝萧纲敕陆罩等撰。 (南史同,隋志未收)学苑 南史一百卷,梁陶弘景撰。 (梁书本传未载, 隋志失收)佚语对 隋志十卷,梁朱澹远撰。 (新唐志同。梁元帝金楼子 ,作三帙,三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一卷)佚鸿宝 梁书张缵撰。 (南史同。 隋志十卷,无撰人姓名)佚语丽 隋志十卷,梁朱澹远撰。 (两唐志同。 日本国见在书目作十一卷)佚书图渊海 隋志二十卷,陈

4、张式撰。 (两唐志均作张氏撰,七十卷)佚帝王集要 隋志三十卷,北魏崔安撰。 (新唐志作崔宏。 魏书、 北史宏本传,皆不载。姚振宗疑此书本宏子浩撰,传讹为崔宏,又转写误为崔安。见姚氏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十)佚修文殿御览 隋志三百六十卷,北齐祖珽等奉敕撰。 (北齐书 、北史并称祖珽等奉敕撰,无卷数。此书初名玄洲苑御览 ,旋改为圣寿堂御览 ,后定为今名。此书实以梁华林遍略为蓝本,增删而成)佚张氏所列,其实不能真实反映魏晋南北朝类书编撰的全貌,遗漏尚多。据笔者所知,此时期的类书尚有北朝元魏元晖撰的科录 , 魏书常山王遵传说元晖“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 ,凡二百七十卷,上自伏羲,迄

5、于晋、宋,凡十四代。 ”(隋志列入子部杂家类,作七十卷,恐脱“二百”两字)此外,还有北齐武城令宋士素的御览三卷。 太平御览卷 601 引唐丘悦三国典略云:“初,武城令宋士素录古今帝王言行要事三卷,名为御览 ,置于齐主巾箱。阳休之创意,取芳林遍略 (“芳”为“华”之误) ,加十六国春秋 、 六经拾遗录 、 魏史等书,以士素所撰3之名,称为玄洲苑御览 。 ”可见宋士素的御览也是一部小型类书,祖珽编修文殿御览也袭用其名与内容。又比如要录六十卷,此书登录在隋志 “华林遍略 ”下,不著撰人姓氏。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云:“案此列华林遍略之后,似乎即遍略之节录本。以本志部居言之,则近似。然考旧、新唐志之叙次

6、,则又不然也。 ”姚氏认为要录可能也是遍略的抄合本,但又无法证明,因此我们只能姑且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类书。而关于宗教类书,张氏几乎没有注意它的存在。其实梁天监十五年(516)沙门宝唱编集的经律异相五十卷就是一部完整保留下来的佛教大型类书。宝唱经律异相序云:皇帝(指梁武帝)同契等觉,比德遍知。大弘经教,普利法俗。以天监七年敕僧旻等备钞众典,显证深文,控会神宗。辞略意晓,于钻求者已有太半之益。但希有异相,犹散众篇,难闻秘说,未加标显。又以十五年末敕宝唱钞经律要事,皆使以类相从,令览者易了。为五十卷,又目录五卷,分为五帙,名经律异相 。佛教徒编撰的类书当然不止经律异相一种。据历代法宝记 、 高僧传

7、、 出三藏记集等书记载,佛教类书尚有如下这些(此处参考陈士强佛典精解一书第 733-735 页):数林刘宋沙门昙宗撰。 (高僧传卷七,指带有数字的佛学术语)佚佛所制名数经五卷,南齐沙门王宗撰。 (出三藏记集卷五,本书虽托名佛经,实乃抄集众经,以类编录而成。 ) 佚增一法数四十卷,北齐沙门法上撰。 (历代三宝记卷十二,此体例有如数林 )佚僧尼要事二卷,刘宋沙门僧璩撰。 (高僧传卷十一)佚律例七卷,南齐沙门超度撰。 (高僧传卷十一)佚僧制一卷,南齐萧子良撰。 (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佚三宝记十卷,南齐萧子良撰。 (历代法宝记卷十一)出要律仪十四卷,梁沙门法超撰。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内典博要三十卷,梁

8、虞孝敬撰。 (历代三宝记卷十一。此书“该罗经论所有要事,备皆收录。颇同皇览 、 类苑之流” 。 )佚4僧制十八卷,北齐沙门慧光撰。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佚世界记五卷,梁沙门僧祐撰。 (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佚众经饭供圣僧法五卷, 众经护国鬼神名录三卷、 众经诸佛名三卷、 众经拥护国土诸龙王名录三卷、 众经忏悔灭罪方法三卷(历代三宝记卷十一)佚众经要钞八十八卷,梁沙门僧旻等奉敕撰。 (历代三宝记卷十一)佚义林八十卷,梁沙门智藏等奉敕撰。 (同上,此书“对诸经论有义例处,悉录相从,以类聚之。譬同世林无事不植” 。 )佚菩萨藏众经要二十卷、 一百二十法门一卷。西魏沙门昙显等撰。(历代三宝记卷十一)佚金藏

9、论七卷,北齐沙门道纪撰。 (续高僧传卷三十,此书以类相从,“寺塔幡灯之由,经像归戒之本,具罗一化” 。 )佚三宝集十一卷,北周沙门静蔼撰。 (历代三宝记卷十一)佚此时道教类书也已产生。据续高僧传卷二释彦琮传记载,北周武帝平齐后, “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 ”。这部书共一百卷,是在周武帝灭佛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其实并非周武帝一人所编,而是在当时通道观道士的通力合作下编成的,明正统道载收其残本六十七卷,存卷中又有缺品,敦煌出土写本道经中亦有其残卷。但本书是否就是第一部道教类书,也颇值得怀疑。因为在旧唐书经籍志也著录了一部道教类书道要 ,三十卷,分为若干品。 正统道藏中道要灵祗神鬼品经一卷就是其残卷

10、,敦煌出土写本道经中亦有其残卷,唐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亦引用其文,故此书至少出于梁至唐初之间或更早,因无实证,尚有待深考。但至少无上秘要一书成于北周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忽略了宗教类书,因此我们认为张涤华氏对魏晋南北朝类书的考查是不全面的,也未能反映该时期类书编撰的真实面貌。魏晋南北朝作为我国类书编撰的发轫时期,能产生如此数量可观、体裁不一的类书,应该说是不容易的。(二)关于魏晋南北朝类书的成因,曹之教授魏晋南北朝类书成因初探一文5(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 年第 3 期)已有详细论证。但曹氏似乎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封建帝王贵族实是类书编撰的直接推动力,尤其是大型类书的编撰,更是如此。封建帝王希望通过

11、编撰类书使自己及皇族借以尽快熟悉封建文化的全部知识,同时也可宣示王朝的文治之功。 皇览由魏文帝命人编撰华林遍略由梁武帝命人编撰、 修文殿御览由北齐后主命人编撰,甚至如宗教类书如众经要钞 、 经律异相 、 无上秘要等也是在帝王的直接干预下完成的。有时帝王的心胸狭窄、争强好胜也会直接促成一部大型类书的产生。 梁书安成康王秀传:“秀于高祖,布衣昆弟。精于术学,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 。书未及毕,而行于世。 ”刘孝标在投萧秀之前,在朝曾占了梁武帝的面子,因此萧衍对其很不满意。 南史刘峻传:“初,梁武帝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擢以不次。峻(字孝标)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武帝每集文士

12、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赉。曾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及峻撰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 ”续谈助卷四引唐杜宝大业杂记一则,记柳顾言对隋炀帝说:“梁主以隐士刘孝标撰类苑一百二十卷,自言天下之事毕尽此书,无一物遗漏,梁主心不伏,即敕华林园学士七百余人,人撰一卷,其事数倍,多于类苑 。 ”可见华林遍略是在梁武帝争强好胜的心理下促使产生的。该时期的类书中,大量的是佛教类书,这也和当时南北帝王普遍崇佛有直接关系,上行下效,自然就促成了大量佛教类书的产生,这也从一个侧面

13、反映了帝王在类书修撰中所起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往往在主要修书机构秘书监之外,再特设一个机构来编撰类书。如梁代类书寿光书苑以“寿光省”而得名。 梁书文学传序:“高祖旁求儒雅,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至若彭城到沆、吴兴丘迟、东海王僧孺、吴郡张率等,或入直文德、通宴、寿光,皆后来之选也。 ”又张率传:“率字士简,吴郡吴人。天监初,直文德待诏省,敕使抄乙部书。七年有敕,直寿光省,治丙、丁部书抄。 ”可见“寿光省”是一个特设的修书机构。又如华林遍略是在“华林园”修撰而得名。 南史文学何思澄传:“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 。 ”可见“华6林园”也是一个类书编撰机构。再比如

14、修文殿御览是由文林馆负责编撰的。北齐书文学传序:“祖珽辅政,渐说后主属意斯文。 (武平)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珽又奏撰御览 ,诏珽及特进魏收、太子太师徐之才、中书令崔劼、散骑常侍张雕、中书监阳休之监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骑侍郎韦道逊、陆乂等入馆撰书。复令散骑常侍封孝琰、前乐陵太守郑元礼入馆,亦令撰书,复命特进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刘逖续入待诏。寻又诏诸人各举所知,又有前济州长史李翥、司空祭酒阳辟强并入馆待诏。又敕右仆射段孝言亦入焉。 御览成后,所撰录人亦有不时(当作得)待诏付所司处分者。凡此诸人亦有文学肤浅,附会亲识,妄相推荐者,十三、四焉。虽然,当时操笔之徒,搜求

15、略尽。 ”可见,文林馆也是一个特设的类书编撰机构。为了编好修文殿御览 ,几乎网罗了当时所有的知名学者。这些学者有明确的分工,监撰、撰例、撰书各司其职。监撰负责全面工作,实为领衔者;撰例负责制定体例,体例的好坏是一书成败的关键,著名学者萧放、萧悫、颜之推堪当此选;撰书则负责实际编撰工作。从中,也不难看出,在南北朝后期,类书编撰也日趋精密。(三)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为后代类书编撰确立了体例、提供了资粮。由于历史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均已亡佚,其具体内容已不得其详。但清末在敦煌发现的一份唐人抄本类书残卷(编号:P2526) ,却可让我们一睹该时期类书的风貌。该残卷存二百五十九行,无首无尾,不见书题、卷第和撰人姓名,不明其为何种类书。其存者鸟部鹤类四十六条、鸿类十八条、黄鹄类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