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31610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卫生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卫生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卫生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卫生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学,Hygiene,公共卫生学院 汪春红,课时安排,总学时:45学时 理论课:27学时 实 验:18学时,成绩:理论70、实验30,实验课教室:(5#楼),基本教材与参考书,卫生学第6版 仲来福 2006 人卫 卫生学第7版 仲来福 2008 人卫 环境卫生学第6版 杨克敌 2007 人卫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6版 孙长颢 2007 人卫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6版 金泰廙 2007 人卫,绪 论,Introduction,(含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内容,预防医学与现代医学 “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卫生学的概念和内容 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 初级卫生保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陈竺:,我国的卫

2、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 每个人都要建立起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意识。最好不要有病,有了病早期诊断,早期阻断,小病不要变成大病。,“13亿人的健康不能光靠看病吃药”,卫生部部长,医学治疗疾病? 预防医学以:疾病为中心? 健康为中心?,一、预防医学与现代医学,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使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医学包括许多科学分支,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人类医疗保健服务。,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现代医学,妇幼卫生学,

3、医学的三个主要分支的联系与区别,。 。 。 。 。 。 。 。 。 。,临床医学, 2,患者(治疗) ?,痊愈、无效、死亡、伤残 吸取教训摄生预防 仅使病人受益,一个单位人群示意 (20人),预防医学, 2, 4,。 。 。 14,病 轻病 健康,2 20,4 20,14 20,订出三级预防策略,整个人群受益,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研究重点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防病,防止外界有害因素的致病和创伤,保养,增进健康水平,提高机体对外界

4、有害侵袭的抵抗能力,预防医学的目的: 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二、 “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谁拥有健康谁就能拥有一切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你健康吗?,人类的愿望:健康长寿 哺乳动物寿命: 生长期的56倍 人的生长期: 2025岁 人的寿命: 最短100岁,最长150岁 公认人的寿命正常为120岁。,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中国历朝历代人口 平均寿命一览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排名,安道尔 83.5 圣马力诺 81.4 日本 80(女86) 澳大利亚 79.9 瑞典 79.2 意大利 78 挪威 78 冰岛 78 芬兰 78 法国 78,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提前得病,提前

5、衰老, 提前残废,提前死亡。,忙事业,忙赚钱,忙到没有时间照顾自身健康,1997年4月45岁的著名作家王小波因心脏病猝死 2001年5月44岁的著名喜剧作家梁左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 2004年4月54岁爱立信中国公司总裁杨迈在跑步机上心脏骤停突然辞世 2005年8月46岁的著名演员高秀敏在家突发心脏病去世 2005年7月2日68岁特型演员古月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在医院去世 2006年12月72岁的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而不幸去世 2007年6月59岁的著名相声大师候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而不幸去世,输了健康,赢了整个世界又如何?,健康的概念(WHO定义): 健康(health)

6、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与虚弱。,1.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但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 2.健康不仅是躯体上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 3.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健康的三个层次,一级(躯体健康):无饥寒、无病弱,能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劳动,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具有基本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二级(身心健康):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能自由地生活,并享受较新的科技成果; 三级(主动健康):能主动地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缓解社会与工作的压力,并过着为社会作贡献的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 2025 生活方式

7、5060 医疗卫生服务 1015 生物遗传因素 1520,慢性病迅速上升(2002年),1 高血脂:成人高血脂患病率为18.6%,达1.6亿。 2 肥胖: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 在大城市成人超重和肥胖分别高达30.0%和12.3%,城市的儿童肥胖率也已达8.1%。 3 高血压: 成人患病率为18.8%,达1.6亿。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0.2%、24.7%和6.1%。 4 糖尿病: 成人患病率为2.6%,患病人数2000多万。(2008年10.5%),进 化,人 类,基 因,环境,人类生活方式和基因的改变,狩

8、猎游牧:400万年 农业文明:1万年 工业革命:200年 数字信息:1030年?,基因变异率:0.5%百万年 人类的基因停留在石器时态,人类的祖先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三、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Hygieia 希腊神话中司健康的女神 Hygiene 卫生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 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卫生学,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 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的关系 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 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 措施原则,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达到:,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共同 目标,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护 健康,促进

9、 健康,个体,群体,健康观:,无病就是 健康,身体、精神、 社会适应上 的完好状态,社会环境,直接,间接,围绕人类周围的 空间及存在的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生存发展,生活环境,生产环境,自然环境组成,环境介质,环境因素,有机,无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附载在介质中 可在介质间转移,环境(environment),人类改造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环境影响人类:结构、功能改变,适应环境变化,生活环境 生产环境,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有益因素,有害因素,机体,增进健康,危害健康,环境与人类关系,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环境基因组学,冠心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基因数量:,

10、28,000-34,700,其中在心血管系统表达:,20,930-27160,遗传因素,载脂蛋白基因系列 脂蛋白基因系列 血管紧张肽原酶-血管紧张肽基因系列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基因系列 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基因系列 ,ApoE基因,E3/3基因型者不易患冠心病 2的“降胆固醇”作用是4的“升胆固醇”作用的2-3倍 各ApoE基因型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高低依次是E4/4E4/3E4/2E3/3E3/2E2/2 ApoE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且影响膳食治疗的效果,Table Effect of ApoE/CI allele type, and their interacti

11、on with smoking, drinking on CAD: logistic analysis,Table Effect of ApoE/CI allele typ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smoking, drinking on CAD: logistic analysis,遗传因素为主: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较低,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环境因素为主:,物理因素:辐射,化学因素:中毒,生物因素:传染病,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慢性病 控制环境因素,对预防疾病:有效、可行,卫生学发展史,第一、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对象及对策,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

12、,除控制急、慢性疾病外,根本目的是促进和保护人群健康 即“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卫生学的主要内容,1. 环境与健康 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一般规律 生活环境、食物、生产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讲解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预防措施原则 2. 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在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贯彻三级预防策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卫生立法与执法,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 3. 医学统计学方法,环境卫生工作:由于工业化的加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已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 食品卫生与营养工作: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合理营养,是人类维持健康

13、预防疾病的需要。 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生产环境中的劳动职业危害,随着新行业、新工艺的涌现而增加。 儿童少年卫生工作: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提高青少年营养状况。 放射卫生防护:对江河湖海和陆地的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提高放射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护水平。 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四、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建国初期: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中国历朝历代人口 平均寿命一览表,20世纪90年代: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赋予原卫生方针新的涵义

14、和时代特征,继承和丰富了原卫生方针,将大大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人均期望寿命:35岁,73岁;婴儿死亡率:建国初为200,2004年下降到21.5;孕产妇死亡率,建国初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48.3/10万。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全国现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30万个。2005年,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336.7万张,平均每千人3.1张,卫生人员总数542.7万人,平均每千人有执业医生1.52人。此外,还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8万人。一个遍及城乡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起来,药品的生产

15、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民众的医疗卫生需要。,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推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开展了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参加试点的农民人数达1.56亿人。 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5年全国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89.8%,住院分娩率达85.9%,新法接生率达9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5。,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还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5.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