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3059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之水体运动规律(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时 水体运动规律,(2014新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思路点拨】第(1)题,沼泽是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形成的关键为土壤水分多、地势低平。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西伯利亚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有鄂毕河等河流流经,水量

2、丰沛,且有结冰期、凌汛,河水泛滥、排水不畅时容易导致两岸地区地下水位上升;西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中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且有冻土分布,阻滞了水分的下渗,导致水分积聚在地表。,(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答案:(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少。,【思路点拨】第(2)题,河流中泥沙含量的多少与流域水土保持状况、地表性质、流速等因素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落差较大,流速快,流水的侵蚀能力较强,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强,因而含沙量较多;

3、鄂毕河流经的地区主要是平原,落差小,流速慢,河水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弱,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泥沙沿河沉积,河水中含沙量较少。,(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答案:(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思路点拨】第(3)题,决定鱼类资源种类是否丰富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环境、饵料等。鄂毕河位于中高纬地区,冬季漫长,气温低,水温低,适合生存的鱼类较少,且鱼类生长缓慢;由于自然环境恶劣,

4、使得浮游生物较少,鱼类的饵料少。,聚焦点一 水循环,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2水循环的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例1:(2014扬州上学期期中)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

5、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解析】第(1)题,结合水循环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过程,并结合各个环节所连结水体特点判断其意义。答案: D,(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解析】第(2)题,为下渗,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

6、面可增加下渗量。为蒸发,大量开采地下水可减少蒸发。为水汽输送,回收利用污水对水汽输送影响不大;城市绿地建设使植被蒸腾作用增强,水汽输送的水汽量增多。 答案: A,【技巧点拨】地理原理示意图判读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 识别图中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聚焦点

7、二 洋流,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且较为稳定的流动。并根据洋流同其流经海域水温的差异划分为暖流、寒流,其中暖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可概括为“8/0”(其中的分数线表示赤道),且洋流流向也与“8”、“0”的书写顺序基本一致。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洋流分布类似于“8”。南半球只有一个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洋流分布类似于“0”。,1洋流分布规律,2洋流的判定 (1)判定南北半球 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为

8、北半球,见图37(a);等温线数值北高南低,为南半球,见图37(b)。 (a) (b) 图37,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如,图38(a)是以副极地(纬度60 )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8(b)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38(c)中的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a) (b) (c) 图38,(2)判定洋流流向 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如图37(a)中的洋流 M、图37(b)中的洋流N。 (a) (b) 图37,

9、(3)判定洋流性质 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如图37(a)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如图37(b)中的洋流 N 。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暖流与寒流水温的比较:同纬度海区,暖流高于寒流的水温;不同纬度的海区,较低纬度的寒流一般比较高纬度的暖流的水温高;同为暖流或寒流,则较低纬度的水温较高。 (a) (b) 图37,(4)判定洋流的具体名称 利用等温线图或纬度,判定洋流名称。程序如下:判定洋流所处的南北半球判定洋流所处的纬度带判定洋流所在的大洋,以及洋流所处大洋环流的位置确定洋流的具体名称。 利

10、用大陆或岛屿与洋流的相对位置判定洋流名称。 利用经纬网定位,直接锁定洋流的位置,结合所掌握的世界洋流分布知识,确定洋流的名称。,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秘鲁附近海区深层海水上涌,形成秘鲁渔场。 (3)对航海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海雾和冰山影响航运。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例2:(2014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试)下图

11、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B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D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解析】第(1)题,洋流常年受西风吹拂;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洋流为顺时针,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吹拂形成的。答案: D,(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解析】第(2)题,Q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P地因受寒流

12、影响,冬季气温较低,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沿岸有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而M海域因寒暖流交汇,易形成雾,对航运不利。答案: C,【新题巩固】 【2014德州联考】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39),完成(1)(2)题。 图39,(1)甲地所处的大洲可能为( )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2)乙处洋流可能是( ) A加那利寒流 B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拉布拉多寒流,解析 (1)B (2)D 第(1)题,根据水温北低南高判断为北半球,根据水温的数值判断甲地位于中高纬度,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甲地沿海有寒流经过。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陆东侧海域有寒流经过,故甲地可能位于亚

13、洲或北美洲。第(2)题,由上题可知甲地可能位于亚洲或北美洲中高纬度的大陆东侧,故乙处可能是千岛寒流或拉布拉多寒流。,【技巧点拨】洋流综合考查的三个角度 1建立在空间定位基础上的洋流识别 将空间定位考查叠加在洋流知识运用上是高考知能考查的重点。命题方式是通过呈现世界局部海域的经纬网或海陆轮廓,考查洋流基本知识,洋流定位成为考查的核心。,2以世界洋流分布图为背景的洋流分布规律考查 高考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考查形式主要是“无图考图”,就是用头脑中的地图还原区域解答提出的问题。故学习中一方面要掌握世界洋流分布,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洋流分布规律,并注意微观区域的特殊性。,3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

14、响 近年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考点新增了两个角度:“洋流对海水温度的影响”、“洋流对天气的影响”。各位同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考点透析】 1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及分析思路 (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聚焦点三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围湖造田、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与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都会影响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变化以及含沙量的大小。,2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因素及分析思路 (1)流向 由地势决定,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2)河网密度 与降水和干湿状况及地形地势有关。平原广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且降水丰富,径流发育好,河流众多,河网

15、密度大,如西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反之则河网密度小,如澳大利亚中西部、西亚、北非等。 (3)流程长短 流程长短主要受降水量多少、流域范围大小和地形地势的影响。,(4)水系形态 水系形态受地形因素的制约明显,如刚果盆地的向心状水系、我国海河的扇形水系及淮河的羽状水系等水系特征均受到地势相对高度、山脉走向、地势的倾斜方向等因素的影响。 (5)河道状况 河流上游段多流经山区,坡陡,落差大,流速快,冲刷强,河床多砾石,河道狭窄,多峡谷地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中游段落差与流速减小,冲刷和淤积都不严重,河床多粗砂;河流下游段多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很慢,加之河道展宽、多曲流,以淤积为主,河床多细沙

16、和淤泥,利于灌溉和航运。,(6)流域面积 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汇)水区域。流域面积的大小影响河流的长度和水系的发育。,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图32,【知识链接】 (1)河流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水文形势及其变化的特征,又称水情。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有无结冰期等。 (2)河流水系一般是针对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源地,流向,河流长度,水系归属和水系形态(如树枝状、扇形等),流域概况(面积、水力资源等),河道(宽窄、曲直、深浅),河网密度(支流的发育程度)等。,例3:(2014岳阳一中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如下图,分布在亚洲甲国境内的R湖是H河流域最大的湖泊,通常年份中的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