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3048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先秦散文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序言,律诗,绝句,(八句),(四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每句五字),(每句七字),(每句五字),(每句七字),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 形成于 唐代,老师观点: 今天的流行歌曲不及古代的流行歌曲。 诗词 选入课本的古代诗词是经过上千年的大浪淘沙洗出来的金子,今天的流行歌曲充其量是含金的沙子。 下面我们学习四首古代的“流行歌曲”,你喜欢听流行歌曲吗?,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15.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 操,十面埋伏,教学目标,1、识记作家、作品;,3、深刻理解诗

2、歌的内容与情感。,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2、有情感的背诵诗歌;,走近诗人,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Qio郡(现在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河南许昌, “挟天子而令诸侯”,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hun,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善诗歌,步

3、出复门行蒿ho 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曹操集。,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于是登上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且听风吟阁,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

4、的生字词注上拼音。,观沧海优秀诵读动画,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朗读正音,ji,dndn,sngzh,xios,zi,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配图诵读,观沧海 曹操,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

5、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字词解释,登上,来,副词,多么,水波动荡的样子,高高地挺立。耸,高。峙,挺立。,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助词,主谓,代词,指大海,极点,介词,用,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译诗: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原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译诗:海水是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原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译诗: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原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诗: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诗歌翻译,原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诗: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好象从大海中升起;

6、最后又落入大海之中。 原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诗:真是庆幸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宏伟心愿吧。,品味探究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的目的是什么? 哪个字能证明这一点? 目的的“观沧海”。 “以”字可证明。 以:目的连词,来。,曹操“观”到了什么? (哪几句是他“观”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归纳:海水、海岛、海岸。,“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 都是写海水,它们有 什么不同? 水何澹澹:风平浪静时; 洪波涌起:大风大浪时。,曹操“观沧海”是 在什么季节? 根据什么判断? 秋季 “秋风萧瑟”可证。,哪些诗句是诗人 “观

7、沧海”产生的 联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象雄伟,胸怀博大,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 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 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后 又落入大海之中。 互文,吞吐日月,包蕴万物,诗歌中,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实景中,哪些语句是动景? 哪些语句是静景?,动景 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静景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主旨 诗歌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 人的宏伟抱

8、负和博大胸怀。,慷慨悲凉,作业:(来自历年中考题) 1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壮丽景象的千古名句,也即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

9、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8、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有什么作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是虚写。 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背诵诗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10、!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 湾,背景图片为北固山下(在江苏镇江北,面临长江),本意是住宿,这里是停泊。,作者生平馆,王湾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考中进士,授荥xng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sng和裴pi光庭,其后行迹不详。,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

11、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且听风吟阁,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次北固山下优秀诵读动画,次北固山下 王 湾,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朗读,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

12、,声音洪亮。,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途,风顺,端直高挂,本意是住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次北固山下 王湾,江上的红日,夜将尽未尽的时候。,家信,按照课本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诗句。,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诗:旅途通向青山之外,船儿航行在绿水之间。 原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诗:春潮与岸相平,江面更加宽阔,恰遇顺风,一桅白帆高悬。 原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译诗:残夜尚未退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露出一丝春意。 原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诗:思乡的书信怎样才能送到洛

13、阳?只有寄希望于北归的大雁。,诗歌翻译,品味探究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这一句说明作者正在干什么? “绿水”指什么水? 说明作者正在旅途中。 “绿水”指长江。,“客路”在“青山外”? 暗含什么意思? 说明路途十分遥远。 透露出羁旅漂泊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说明当时是什么季节? “潮平两岸阔”说明春天到来, 春雨增多,春潮上涨,风正一帆悬 改为“风顺一帆悬”可以吗? 不可。 “风正”说明风顺,而且平和。 只有“正”,帆才“悬”,风太大 帆就“鼓”了。,诗人写此诗正值什么时候? 根据什么作出此判断? 是春节之前。 “江春入旧年”说明已到年底。 老师提示:此时人们大都回家团聚,而

14、诗人却依然在外奔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残夜尚未退尽,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旧年还没逝去,江上春意 已经露头。 表现出诗人背井离乡,在外奔 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何 日是归程。 这才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 阳边”的心愿。,古人点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殷潘:“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郑谷: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胡应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该诗中表现思乡之情 的是哪一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烘托思乡之情是的哪两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凡景语,皆情语。,哪两句是对

15、偶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用几个字概括本诗主旨: 抒发思乡之情。,背诵诗歌,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业:(来自历年中考题)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

16、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请对“阔” 发挥一下想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这两句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海日生于残 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 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这是谁的诗?写的是什么地方?,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杭州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之美,美在一年四季,美在一日四时,美在阴、晴、雨、雪、雾。 古人说,西湖是“四百八十可游处,三万六千堪醉时”。 这里的一切,都如诗、如画,如梦,关于杭州西湖,我来当导游,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