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3032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8.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副本(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沿海安全形势,同学,主要内容,第一篇: 站稳立场看南海,第二篇: 聚焦钓鱼岛,第一篇: 站稳立场看南海,学习导读,南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南海周边各国采取的措施 我国应对南海问题的困难 我国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学习导读,南海是一个半封闭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是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能源通道,是我国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海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

2、剧的趋势。采取什么策略较好的解决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开放与开发对我国的发展极为重要。,何为南海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笔者以为南海问题主要指的是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领上争议,如“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南海问题实质是南沙争端”。南海问题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五国六方”。与此相对的还有所谓西沙争议,事实上,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是由越南单方面挑起的,与其它各方无关。越南把所谓的“西沙争议”引入南海问题,是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中国在南海地区的管辖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这一发展过程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国际社会

3、也是长期予以承认的。据史料记载,最晚在汉代,我国人民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记录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宋太祖在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平定南汉刘伥后,建立巡海水师,巡管范围即包括西沙群岛。自此之后,明、清王朝均将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视为所辖之地,中国水师巡卫海防、行使管辖成为惯例。晚清至近代以来,中国中央政府继承了历代南海范围的传

4、统疆域观,一方面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另一方面着力从地名、地图等方面加以规范,从而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更加牢固。,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三国南州异物志记载的南海,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管辖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一方面,延续了业已形成的中国南海疆域,只是在1953年删减了位于北部湾的两条断续线,最终形成目前用 9段线标绘的南海断续线;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管辖南海的神圣职责,在开发南海、建设南海的同时,为维护主权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外交措施,努力维护南海的稳定以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5、1948年 2月内政部公布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其附图即南海诸岛位置图。,一、南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南海周边各国家主权之争 南海战略及交通位置重要 南海渔业、矿产资源丰富 美国以南海问题遏制中国,(一) 南海周边各国家主权之争,事实上,“二战”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南海问题。南海周边没有任何国家对我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予以承认和尊重。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直至1974年的越南教科书中仍表述:“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舟山群岛形成的弧形岛环,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道长城。”菲

6、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20世纪 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而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明确规定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其中并未包括南沙群岛。马来西亚直到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岸国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南海周边国家据此纷纷提出各自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并公然把其主张范围扩大到我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侵犯我领土主权并与我国在南海主张的管辖海域形成大面积重叠,围绕南海出现

7、新一轮角逐。时至今日,由于南海周边国家主权要求和利益诉求不断扩大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重叠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不断扩大化、以海洋权益为核心的竞争不断扩大化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插手南海问题的趋势不断扩大化,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重大挑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沙争议。为此,中国始终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积极谋求解决南海问题的途径。在 20世纪 70年代即已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与周边国家建立南海问题磋商和沟通机制;与东盟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积极推动开展南海务实合作,等等。正是因为中国的不懈努力,不仅确保了南海局势

8、的基本稳定,而且使南海事态处于可控范围。,(二) 南海战略及交通位置重要,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西接印度洋、南抵大洋洲、北通东亚,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海上航运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是东盟各国和东亚各国等众多经济体的海上航运生命线。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基本上都要经过南海南沙群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南沙海域的地缘政治地位与商业价值重大,也是引发南沙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传统安全的地缘政治视角看,谁占领了南沙群岛,等于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广东到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到欧洲的大多数海上通道。如此优越的战略地理位置在传统安全框架中举足轻重,区域

9、内外势力的安全利益交会于此势必使争夺控制权的竞争加剧。,南海通道对我国能源安全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英国能源巨头英国石油()的首席经济分析员戴维斯于2004年6月,向世界公布中国己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现原油年产量为1.6亿吨,年需求量为2.2亿吨以上,仅2002年原油进口就达7000万吨,2001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48。中国从亚太地区、非洲地区、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都要经过南海这条咽喉水道,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扼制了中国的能源通道。2007 年世界海运理事会(WSC)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平均有1/4 的海上航运量要经南海运往各大洲;中国、日本、

10、韩国等国家85以上的石油进口要经过南海运输;美国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各种重要原料90要经南海航道运回北美。,(三)南海渔业、矿产资源丰富,引发南沙争端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岛礁及其周围海域拥有的实际和潜在资源。1968 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下设的“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提交的一份勘察报告指出,越南沿岸及邻近海域、南沙群岛东部及南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周边各国本来就已经觊觎着南沙海域的矿产资源,该报告的出炉无疑证实了“南沙海域作为油气资源富集区”的种种猜测,刺激周边国家加速抢占南沙海域资源。再加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更加提升了南沙海域资源具有的潜在

11、意义,南沙争端随之加剧。 据我国权威部门初步估计,在我国传统海疆线两则,分布着一些油气开发潜力相当大的沉积盆地,沉积厚度达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目前己经被钻探证实和预测油气潜力较好的有13个沉积盆地,总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油气储量估计为600亿吨,在我国海疆线的油汽总储量大约为420亿吨,约占石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在南海地区的海床下蕴藏着大量的锰、铜、镍、钻、钛、锡以及钻石等重要矿产,其中锡储量占世界的60。南海海域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渔区,约有1000多种鱼类,盛产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

12、鱼等热带名贵水产。南海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头足类73种。渔场面积达到2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渔场。据专家估算,南海区的渔业资源潜在渔获量大体分布如下: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4776万平方公里)约121万吨;北部湾渔场(164万平方公里)6070万吨;西、中沙渔场(21万平方公里)2334万吨;南沙渔场(71万平方公里)4256万吨。渔业资源潜在渔获量约为246281万吨。,(四) 美国以南海问题遏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此以及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睦邻”友好政策,近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美国以含糊的

13、态度来看待中国的日渐崛起及不断扩大的影响,在与中国直接展开“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同时,又以在东南亚地区强大的军事存在对抗中国的“军力膨胀”,并时而无端指责中国对南海海域的主权的要求。美国防部公布的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宣称,“中国军力如今的发展形势是改变东亚军事平衡的重要因素”。2009年3月9日,美国“无暇号”监测船在中国南海海域作业遭到了中国渔船的“围堵”。该事件发生后,美国官方评论却认为“该事件表明了在美国传统的作业区,中国潜在的军事扩张威胁日益增大”。甚至也有美国学者妄言“中国渔船也是威胁”,竭力渲染所谓的“中国渔船战略”。因此,可以看出,南海安全形势已被美国视为与中国博弈的又一颗重要“

14、棋子”。 美国2009年宣布“转向”亚洲,2011年公布亚洲再平衡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和战略部署。这不仅打破了亚太战略均衡,更是给中国的安全环境增添了复杂因素,成为中国在制定对外战略尤其是建设自身安全能力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对亚洲再平衡战略做过这样的解读:“(美国)再平衡战略意味着调动各种资源和伙伴关系来抵消任何可能的挑战”;“今天美国对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无论是维持优势地位还是抵消挑战,奥巴马总统日前访问亚洲四国、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就钓鱼岛和南海问题针对中国咄咄逼人的表态,都表明美国将坚持推行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并不惜为

15、此动用各种资源,包括在西太平洋聚集美60%的海空军战略力量。,二、南海周边各国采取的措施,擅自驻军抢占岛礁 多方投资掠夺资源 购置武器军备竞赛 依傍大国对抗我国 根据需要曲解法律,(一)擅自驻军抢占岛礁,越南对南沙群岛的占领始于南越(越南南方共和国),南越在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占领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1975年4月越南在占领西贡的同时,占领了原西贡政权占据的南沙6个岛屿。1982年12月,成立“长沙县”,划归同奈省管辖;后又划归庆和省。越南于1979年9月和1

16、982年1月先后发表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现驻军岛屿共29个: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值得一提的是,在1974年以前,越南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1978年马来西亚派一支小型舰队到南沙群岛南端的部分岛礁来西亚活动,并树立“主权碑”。1979年马来西亚出版新地图,将上述岛礁和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1980年马来西亚政府单方面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马来西亚认为南沙群岛位于马来西亚的大陆架上,其主权符合1958年日内瓦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现驻军岛屿共5个: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1946年,菲律宾就对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1956年菲律宾“探险家”到南沙一些岛礁活动,将这些岛礁命名为“卡拉延群岛”。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总统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