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2401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将进酒》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将进酒》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将进酒》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将进酒》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进酒》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概要(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进酒,李白,将进酒,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这首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

2、作。,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大意,初步感知诗人的情感。 温馨提示: 1、读准字音 2、把握节奏,将(qing)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p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n)夫子,丹丘生,将(qi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斗酒十千恣(z)欢谑(xu)。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取对君酌。

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一.理解题意。填空: 1、将进酒原为 的曲调,意即 ,多以 为内容。将 之意,读 。 二.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请根据诗人的感情变化填空: 开头四句写 ,运用 、 、 、 、等修辞手法。,汉乐府,“劝酒歌”,饮酒放歌,请、愿,qing,悲,起兴,比喻,反衬,夸张,赏 析,赏析课文第一节,天上来,不复回。,韶光容易逝,黄河源头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

4、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赏 析,悲白发,暮成雪。,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比兴(比喻+起兴) 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人生易逝青春难再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感伤之情,作用:,1、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2、为李白“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欢乐之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兴、比喻、夸张反衬,“人生”以下六句写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表明坚信自己一定 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表现了诗人李白 、 的 胸怀。,欢乐,旷达,豪放,人生得意须尽欢

5、,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名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面豪爽,暗藏忧愁?,夸张,赏 析,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表面豪爽,暗藏忧愁?,“钟鼓”以下六句写 之情。说到“惟有饮者留 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 生而叹惋,兼以 。,愤激,自况,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 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

6、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借代、对比、用典、夸张,主旨句,赏 析,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眺楼饯饯别校书叔云,愤激之情,赏 析,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7、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乡”的下场。,同病相怜,“主人”句至结尾写 之情.,狂放,小结:全诗的感情脉络为: 悲 欢乐 愤激 狂放,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夸张,不复回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欢乐,愤激,狂 放,感情思路,与尔同销万古愁,愁苦,悲壮,请你读出这种

8、情感,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三.讨论:从全诗的感情脉络可看出,本诗的主要基调是什么? 愤激 本诗初读一二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是再读几遍,就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激只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就好象阿Q正传一样,喜剧是其外壳,悲剧是其内核。,读李白的诗,常常在豪放、乐观、洒脱的感受之余,品味道一种孑然特立、漂泊无依、四顾茫然的孤独悲哀。李白的诗有时看似乐观洒脱,实则在诗仙那潇洒的一笑中,飘曳的紫霞仙裳下掩藏着一种孤独的痛苦心态。 李白的孤独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是李白诗歌的常调,与这中常调相伴随的则是政治上的遭弃感和无归依感。 李 功名

9、事业心,“以当世之务自负”。这强烈的济事观念,显然是来自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过,李白不是一个普通的本分的读书人,它的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即丰富的想象力和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是来自儒家的济事思想,溶入了来自诗人自身的主体精神的催化剂,自然地膨胀为天下舍我其谁的自大、自负与功名唾手可得的狂妄。然而,李白的自大与自负,又常常与现实相忤,是诗人陷于政治前途无依无托的心境。,二.十分强烈的自我意识。豪侠、浪漫的个性,加之天赋才华,良好的教育,使他常常有自命不凡的特异感和优越感。寻找知音,又反映了李白强烈的希世之年;而知音安在的感叹,也反映了世无同类的孤独之感,当然也流露出

10、阳春白雪的骄傲。,三.李白的一些诗里,还表现出一种天地过客的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正是因为诗人认识到生命与宇宙的不可逆的自然法则,才可能在这有限与无限,迁逝与永恒的强烈对比中,感悟到这种苍凉的孤独意识。,小结课文,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君不见” 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 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 3、 三种主要情感: (1)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

11、千金散尽还复来。)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 (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中心思想,诗人以狂歌痛饮的方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深沉愤慨和“天生我才必用”的自信与自豪.,表现手法: 比兴(比喻+起兴),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夸张 浪漫主义风格,起兴:由黄河引出人生,将进酒,酒与诗一旦结合,其撞击出的灿烂火花,便凝聚成光耀古今的中国“诗

12、酒”文化。文学史上那些最耀眼的诗词几乎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拓展延伸,风采展现 面对李白的嗜酒如命,好友杜甫就曾经说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李白这种放浪形骸的行为?时至今日,当我们遭遇人生中的挫折与失意,我们该如何面对? 请同学们结合诗文,以及自己对李白的了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感悟,然后把讨论结果整理到笔记上,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1)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李白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邦之志,但终究壮志难酬。 所以只好

13、以纵酒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对抗黑暗的现实,以精神 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2)继承古人纵酒避世的传统 借饮酒来逃避现实社会,借醉后赋诗来寄托情怀,是魏 晋以来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李白也继承了古人的 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 (3)他豪放不羁、孤高傲世的性情使然。 李白放浪形骸,不以世俗为念,在“世人皆欲杀”的情况下, 依然我行我素,纵酒如故。 总而言之,这种行为是内心苦闷的一种宣泄,只能 暂时麻痹他痛苦的灵魂,并不能超脱他怀才不遇的 痛苦,因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无 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青春寄语: 我们要永远珍爱自己的生命与理想,勇敢地去追求,无论奋争过后我们化为历史的烟尘还是升

14、腾为浴火重生的凤凰,我们都要坚强地做到:顺风兮,逆风兮,无阻我飞翔!,检查预习: 1、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 A、馔玉(zhun) B、恣意(z) C、将进酒(jing) D、欢谑(xu) 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 A、径须沽酒(沽:酤)B、所守或匪亲(匪:非) 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D、卒廷见相如(廷:庭) 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将进酒( )呼儿将出换美酒(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不得惜( ),请;拿;扶持;带兵的人;带领; 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C,C,将进酒测练 一、填充题

15、: 1、这首诗的基调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表达了诗人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等。,愤激,悲,欢,狂放,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朝如青丝暮如雪,与尔同销万古愁,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径须沽取对君酌。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与君歌一曲。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主人为何言少钱?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沽:通酤,买。酌:喝。,馔玉:古义:美好的饮食;今义:馔:饮食;玉:玉石。,歌:唱。,主人为什么说我的钱少呢?,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明月。,吟诵就是根据诗的情感来朗诵,这首将进酒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要求:朗读这首诗时,同学们要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来把握节奏、重音,要高声读,忘情读,畅快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读出醉意,读出“悲、欢、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