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2386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2.政局稳定 3.生产、生活需要 4.教育进步 5.发明者的努力,(1)进程:A. B. (2)传播 (3) 影响:A. B (1)原理: (2)过程: (3)外传: (4)意义 A. B.C (1)条件A.B C (2)过程:A. B. C: (3)传播: (4)影响:A.B (1)演进 (2)传播及影响:,四大发明,一、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二、成就:,1.纸:,2.指南针:,3.火药:,4.印刷术:,知识梳理:,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造纸术,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战国“司南”,北宋

2、“指南鱼”,南宋“指南龟”,清代罗盘,今天的指南针,北宋 火药箭,元代 铜火铳,南宋 突火枪,明代 火龙出水,明代 架火战车,火药,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它于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现为大英博物馆所藏。,印刷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龟,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广泛

3、运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胶泥活字 元:木 明:铜,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小结:,东晋:出现,明朝:,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资文化的兴起,远洋航行殖民扩张开拓市场资义经济,攻占巴士底狱,麦哲伦远航,资革命政权(治),造纸术和印刷术,火药,指南针,1.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利于资文化的兴起; 2.火药为资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资革命的进行,有利于资政权的建立 3.指南针为

4、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殖扩和世界市场的开拓,利于资义经济的发展。 总之,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义社会的变革 (格式:为创造条件,推动了,有利于),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四、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内容: (1) (2) (3) (1) 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 探求和技术的总结,重视不够。 (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3)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1)内容:重实用,轻理论 (2)研究方法:重经验,少实验 (3)目的:服务于农耕经济,缺乏科 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三、中国古代科技特点

5、:,2.特点:,l.中:重经验,- 西:重实验。 2.中:重综合, 西:重分析。 3.中:重实用, 西:重理论。 4.中:服务于农业, 西:主要服务于工业。,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是什么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 和近代西方科技发展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1)中: A.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农学等传统科技发达 (不利) B.文化专制 C.闭关政策 (2)欧: A.商品经济发达,资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有利)B.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C.殖扩,工业革命,原因:,启示: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

6、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失败的必然原因。,第2课 中国古代的艺术,真本清明上河图局部,1.起源: (1) (2) 成熟:甲骨文; 2.发展: (1)小篆 :秦代 (2)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通用于汉魏。 (3)楷书 :形成于汉末 (4)行书 :盛行于晋代 (5)草书 :最具写意性,最能表现和抒发感 情,字体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3.代表: (1)秦 (2)东晋 (3)唐 (4)北宋 (5)元 (6)明,书法艺术的含义: 汉字、字体、线条、感情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甲骨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书法:,五种主要书法字体简表,3.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简表,文征明 董其昌,楷书,隶书,行书,

7、草书,小篆,演变规律:具象到抽象 复杂到简单,朴素人生,刚正人生,随意人生,简约人生,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曲折人生,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秦汉:封制确立,奋发向上的精神;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 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 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 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隋唐:大一统,国家繁盛,是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意绪狂放,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 宋代:文化极为繁荣,文风很盛,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也是重

8、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明代: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书法更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1.演变: (1)石器时代: (2)先秦两汉: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2. 分类:(1)以题材 (2)在表现技法 3.特点:“画中有诗”,山水画国画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 (1)地位: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2)艺术特点:内容:自然风景 技法: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的意境。 创作风格: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文人画: (1) 地位: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

9、法、绘画及 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注重诗意。,二、绘画:,按题材分:,国画分类,按表现技法分:,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魏晋的凸显个性,唐朝的雍容华贵,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局部),王维诗意画 苏轼称他“画中诗”,以水墨画著称,展子虔(隋)游春图,宋元的山水花鸟画,宋代重文轻武的 国策,理学的兴 起使人们更注重 内心的修养。画 家从追求写实变 为更加注重意境。 山水画成为画家 寄托思绪情怀的 方式。,清明上河图,元朝: 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抒发出来。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感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的,

10、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画上就是郁闷的意境了。,元朝名画,文人画,元 王冕 墨梅图,集诗文画印为一体“画中有诗” 追求借物抒情写意 多描写梅竹松柏 重墨轻色,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郑板桥 墨竹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绘画追求神韵、写意,个性化创造,逐步平民化,世俗化,技巧不断创新,注重线条,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中国书画艺术的特征,1.先秦: 湖北随县出土战国编钟,音乐艺术已较为发达。 2.秦汉、东晋:乐府机构、异域融合;“清商乐”。 3.南北朝、隋唐:融合;民间音乐进宫廷燕乐;秦王破阵曲 4.明清: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发达十

11、面埋伏霸王卸甲,三、音乐艺术(金声玉振),四、舞蹈:1.宫廷舞(1)演变:A.夏商:产生; B.周代:礼乐制度; C.汉代:设乐府; D.隋唐:鼎盛,官办乐舞机构 E.宋元:继承隋唐传统; F.明清:衰落。 (2)特点:A.内容:为帝王表现 B.形式:华丽工整,结构严谨 2.民间舞 :艺术形式,反映场景和 感情,思考: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五、戏曲艺术: (1)历史渊源: A.秦汉魏晋南北朝:乐舞百戏, B.隋代:“四方散乐” C.唐代:杂技歌舞, (2)初步形成:宋代,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 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元:杂剧的兴盛。 (4)明:传奇剧繁荣 四

12、大唱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 (5)清: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1)背景:A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 B统治者重视和艺术家们努力。 (2)产生:A.乾隆年间:“徽戏进京”:“四大徽班” B.道光:正式形成:唱腔板式初具、艺术特点形成 (3)艺术特点: A.唱腔 B.角色 (4)地位:,1.历程:,2.京剧:,生,指一般男子,青年男子称小生; 勇武男子称武生;,旦,指一般女子,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 武勇妇女称武旦; 诙谐或邪恶的妇女称彩旦;,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净,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丑,指诙谐或邪恶的男子 又称小花脸。,中国古代艺术,书法:甲骨文、金文

13、、篆书、隶书、草、楷、行,绘画:中国画(山水画、文人画),音乐,舞蹈,戏曲:京剧,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繁荣 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5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总体: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感悟历史,第3课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一、先秦:1.背景: (1)春战大变革 (2)古代文化奠基时期 2.诗经(1)内容: (2)特点:

14、风、雅、颂 (3)地位: 3.楚辞:(1)产生: (2)特点: (3)屈原及其贡献: (4)影响: 二、汉赋:1.背景:(1)汉武帝时国家统一强盛,各民族联系 加强,时代精神豪迈进取,物质精神生 活丰富多彩。 (2)儒学独尊,世家大族形成,有贵族文 人气息 2.特点: 3.成就:(1)西汉: (2)东汉:,三、唐诗: 1.背景:(1)国家统一和国力强盛: (2)开明兼容政治及文化政策,民族融合 (3)中外的文化交流,科举“以诗取士”, 2.主要代表:(1)初唐:陈子昂、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2)盛唐:李白、杜甫; 孟浩然、王维(田园诗); 高适、岑参(边塞诗) (3)中唐:白居易、韩愈

15、、柳宗元、刘禹锡、李贺 (4)晚唐:李商隐、杜牧 (时称“小李杜”) “诗仙”李白: A.特点; B.地位: C.代表作: “诗圣”杜甫: A.特点: B.代表作: C.作用:,四、宋词: 1.原因: (1)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2)阶级关系: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娱生活 (3)政治:宋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 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2.特点: 3.产生:唐 4.发展:(1)北宋:A.柳永(婉约派) B.苏轼(豪放派): (2)南宋:A.李清照; B.辛弃疾: 五、元曲:1.含义: 2.原因: (1)商业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需要 (2)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 (3)民族分化政策,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4)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 3.散曲: 2.杂剧:(1) (2) (3) ( 4)主要代表:关汉卿窦娥冤,1.春秋:诗经,最早诗歌总集,是诗歌的源头。 2.战国:屈原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为离骚。 3.汉代:文采华丽的 汉赋,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4.唐代:唐诗,前期体现了豪放、想像力丰富的特色;后期体现了深沉、凝重和悲壮的特色。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代:宋词,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6.元代:元曲,关汉卿 窦娥冤。,中国古代诗歌历程,诗言志,明清小说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