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自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2361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自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细胞生物学自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细胞生物学自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细胞生物学自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细胞生物学自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自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自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细胞学阶段性复习 (一至五章),生科091 第一小组 成员: 王浩王 贾亚娟 赵津 郑晨光 申艳飞 蒋文广 秦源 张建超,第一章 绪论,细胞生物学的内容与现状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生科091 第一小组 制片人: 贾亚娟,绪论,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上主要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细胞的研究是生物科学的基础,也是现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 生物膜与细胞器 细胞骨架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细胞工程 细胞

2、分化及其调控,绪论,历史阶段: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细胞学说的内容 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细胞结构功能 细胞生命活动。 单一基因与蛋白质 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协同作用 特别是复合体。 信号转导 信号调控网络。 体外研究 体内研究。 静态研究 活细胞的动态研究等等。,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细胞的基本概念 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真核细胞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

3、基本单位。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 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 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能力与自组织体系。 细胞的基本共性 相似的化学组成膜-蛋白体系的生物膜DNA-RNA的遗传装置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分裂方式一分为二。,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 最小的细胞,直径一般0.1-0.3um,仅为细菌的1/10,无细胞壁。 致病性:呼吸道病、胸膜肺炎、关节炎、尿道炎。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与真核细胞最显著的差异:

4、DNA复制,RNA转录与蛋白质的翻译可同时进行。 古细菌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真核细胞,生物膜结构体系 (保证物质交换与跨膜运输、信息与能量的传递和 化学反应的进行。) 3大基本结构体系 遗传信息表达体系 (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 细胞骨架体系 (与重要的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如蛋白质合成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等。) 体积同相对表面积成反比关系; 限制细胞体积的因素 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的活动; 细胞内物质交流运输与细胞体积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病毒可分为两大类:DNA病毒,RNA病毒。 病毒的复制过程:吸附 侵入 增殖 装配 裂解释放。 病毒

5、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要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目前存在3种主要观点: 生物大分子 病毒 细胞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病毒,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结构的观察 光学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制片人:王浩阳,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结构的观察,光学显微镜技术 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技术 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 荧光显微镜技术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主要由3部分组成: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机械和支架系统 对任何显微镜来说,重要的性

6、能参数是分 辨率。 分辨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是0.2微米,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原理: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制成了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 两种显微镜使观察活细胞成为可能。 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单细胞生物或体外培养细胞,由于染色,使观察的细胞为死细胞。 相差显微镜的样品不需染色,可以观察活细胞,甚至研究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动态。 微分干涉显微镜更适于研究活细胞中较大的细胞器。,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技术是目前在光镜水平对特异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定性定位研究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荧光显微镜技术主要是用于检测细胞上的特异荧光染料

7、,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不同的是荧光显微镜增加了两套滤光片,第一套称为激发光率片,第二套称为阻断滤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图像异常清晰,形成光切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提高1.4-1.7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是检测或体重生物大分子纳米级距离和纳米级距离变化的有力工具,可用于检测某一细胞中蛋白质分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活体细胞表面活细胞内部的分子运动以及在各种结构上分子动态变化率的大小。,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1.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细胞器与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差速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可将各种亚细胞组分和各种颗

8、粒分开。 密度梯度离心:将要分离的细胞组分小心的铺放在密度逐渐增高的,高溶解性的惰性物质密度梯度溶液表面,通过重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使样品中的组分以不同的沉降率沉降,形成不同的沉降带。包括速度沉降和等密度沉降。 速度沉降用于分离密度相近而大小不一的细胞组分。等密度沉降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细胞。 2.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糖与脂质等成分的显示方法 利用一些显色剂与所检测物质中一些特殊基团特异性结合的特征,通过显色剂在细胞中的定位及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某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特意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电镜技术 放射自显影技术是利用放射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

9、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的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3H,32P,35S. 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某一细胞中DNA,RNA,或某一特异的标记蛋白的含量,以及细胞群体中上述成分含量不同的细胞的数量。 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利用细胞内某些物质对特异光谱的吸收,测定这些物质(如核酸与蛋白质等)在细胞内的含量。,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1, 动物细胞 类型:原代细胞 10 ,传代细胞,细胞系 有限细胞系 50:正常二倍体,接触抑制 永生细胞系:亚二倍体,接触抑制丧失 细胞株 2,植物细胞 类型:单倍体细胞培养(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 原生质体培养 (体细胞培养) 3,非细胞

10、体系,细胞工程,细胞融合与细胞杂交技术 单克隆抗体技术 :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用不纯的抗原分子制备出针对某一抗原分子上特异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 细胞拆合与显微操作技术 物理法结合显微操作技术 化学法结合离心技术 制备核体和胞质体 其它技术 遗传分析:解决细胞生物学问题中应用最多,最有效的途径。,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病毒,细菌,酵母,线虫,果蝇,斑马鱼,小鼠。 植物界:拟南芥,誉为植物界的果蝇。,第四章 细胞质膜,制片人:赵津,细胞质膜,细胞质膜结构模型,生物膜基本特征与功能,膜骨架,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膜脂,膜蛋白,膜的流动性,膜的不对称性,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膜骨架,红细胞的生物学

11、特征,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成分,质膜的运动方式,脂质体,膜蛋白的类型,内在膜蛋白与膜脂的接合方式,去垢剂,膜脂流动性,膜蛋白流动性,荧光漂白恢复技术,细胞质膜各部分名称,膜脂的不对称性,膜蛋白的不对称性,第一节、胞质膜的结构模型,结构模型 E.Gorter和FGrendel(1925): “蛋白质-脂类-蛋白质”三明治式质膜结构模型 J.D.Robertson(1959年): 单位膜模型(unitmembranemodel) S.J.Singer和G.Nicolson(197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 Simon(1988年):脂筏模型(lipidra

12、ftsmodel),生物膜结构 (1)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 (2)蛋白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膜蛋白是赋予生物膜功能的主要决定者; (3)生物膜是磷脂双分子层嵌有蛋白质的二维溶液,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磷脂:膜脂的基本成分(50以上) 分为二类: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主要特征: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脂肪酸链)(心磷脂除外);脂肪酸碳链碳原子为偶数,多数碳链由16,18或20个组成;饱和脂肪酸(如软脂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 糖脂:糖脂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的质膜上(5以下),神经细胞糖脂含量较高; 胆固醇:胆固醇存在于

13、真核细胞膜上(30%以下),细菌质膜不含有胆固醇,但某些细菌的膜脂中含有甘油脂等中性脂类。,膜脂的种热运动方式,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基本运动方式),其扩散系数为10-8cm2/s; 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 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发生频率还不到脂分子侧向交换频率的1010。但在内质网膜上,新合成的磷脂分子翻转运动发生频率很高。,脂质体,脂质体(liposome):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脂质体的应用 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 脂质体中裹入DNA可用于基因转移; 在临床治疗中,脂质体作为药物或酶等载体,脂蛋白,脂蛋白类型

14、 外在(外周)膜蛋白(extrinsic/peripheralmembraneproteins); 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膜内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 内在(整合)膜蛋白(intrinsic/integralmembraneproteins)。 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 脂质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proteins) 通过磷脂或脂肪酸锚定,共价结合。 内在脂蛋白与脂膜结合的方式 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 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

15、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2+、Mg2+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 某些膜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 合脂肪酸分子,插入脂双层之间,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 双层的结合力,还有少数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去垢剂(detergent),去垢剂是一端亲水、另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离子型去垢剂(SDS)和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X-100),第二节、生物膜基本特征与功能,膜的流动性 1、膜脂的流动性 膜脂的流动性主要由脂分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温度对膜脂的运动有明显的影响。在细菌和动物细

16、胞中常通过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调节膜脂的相变温度以维持膜脂的流动性。在动物细胞中,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起重要的双向调节作用。 2、膜蛋白的流动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 成斑现象(patching)或成帽现象(capping),3、膜的流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胞骨架不但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也影响其周围的膜脂的流动。膜蛋白与膜脂分子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膜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膜的不对称性 细胞质膜各部分的名称 膜脂的不对称性 糖脂仅存在于质膜的ES面,是完成其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糖蛋白糖残基均分布在质膜的ES面;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