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21110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笔顺规则[简化版]剖析(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字笔顺及书写规则,荷塘小学 张颖婵,一、基本规则 二、补充规则 三、特殊笔顺,一、基本规则 1、先横后竖 十、于、干 2、先撇后捺 人、八、入、木、大 3、从上到下 部分独体字:二、丁、于 上下结构:笑、宇、李、昌 上中下结构:高、煎、菩,4、从左到右 : 川、州、旧 左右结构:汉、偏 左中右结构:树、假 5、先外后里 :月、母、凡、风、用 (包围结构)毯、氢,6、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山、燕,7、先外后里再封口 : 四、目、田、囟xn 围、国、团、园、圆 全包围结构围的本字:周围有界限,二、补充规则: 带点的字 半包围结构的字,补充规则之一:带点的字 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点(衣 穴 为

2、 斗)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 为(笔顺:点、撇、横折钩、内点),2、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 叉、发、拔、成(凡从戈者均末笔为点) 玉、瓦、龙等。,补充规则之二: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两面包围和三面包围 两面包围:上右包围(氧)、上左包围(厌)和左下包围(迈),三面包围: 缺口朝上的(幽)、缺口朝下的(冈),和缺口朝右的(医),3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上左和上右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上左包围的字:病、症、疼,庄、店、席,厅、历、厚,居、屋、层。 上右包围结构:司、可、包、句、匍、匐,氢、氧、氛。,(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迈、边 、远、 这、送,廷、延、建,4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

3、)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 凶、画、函、幽 (2)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 网、冈、周、同、闭 、闯 、问 、间 、闷 (3)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 区 、臣 、巨 、匹 、匡 、匠 、匣、 医 “三框”(匚,也叫“匠字框”)注意:臣,“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 从区者末笔为竖折:先横、再写里边被包围的部件,最后竖折一笔写完。,三、特殊笔顺 1、第一笔为横:草、廿、卅。 廿(二十的意思),革字头, 笔顺:先横、竖、竖、横,共四画。 卅(三十的意思),带字头, 笔顺:先横、再撇、竖、竖, 共四画。,2、先竖后横: (1)竖笔笔末与横笔相接时:土、

4、工、共 (2)长竖与短横相接 占(占字头),非字的笔顺与笔画: 非(罪、韭)笔顺:左竖(不是撇),三小横(最后一小横不为提),右竖、三小横。非(第一、五笔为竖),3、末笔为二:里、冉、垂、重 (1)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2)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3)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撇,横,横,竖,竖,横,竖,横 】,(4)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5)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 堇(谨、槿)末二笔为竖、横。 隹(谁、难)末二笔为竖、横,4、强调后写竖: (1)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三笔笔顺:横折、横、竖。,

5、(2)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钩、竖。,5、先撇后折:九、及、丸。 (1)九笔顺:撇、横折弯钩,(2)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先写撇。 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3)不出头匕(比、北、此、死、旨、尼、老)、仑(论、伦、论、轮)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不相交叉,6、先折后撇: (1)刀、力(横折钩、撇、)乃,(2)末笔为撇 :万、方 万(笔顺:横、横折钩、撇)、方(笔顺:点、横、横折钩、撇)。第四笔为撇),7、带点的字 (1)母笔顺: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横、点。(不要写完横再点两点)。 凡从母者:拇、毒、每、悔、霉均如此。 舟(船、航)后

6、三笔笔顺:点、横、点 丹(彤)的末两笔笔顺:先点、后横。,(2)州的笔顺:点、撇、点、竖、点、竖 从左到右,(3)鬯的笔顺:,撇、斜点、上点、左点、右点、下点、竖折、竖、撇、竖弯钩。,8、“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9、几种顺序都有: (1)先中间,后两边丞、承、率、燕、 兜的笔顺: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提、横折、横、撇、竖弯钩,共十一画。,(2)从左到右辔、盥、舆、赢、羸 辔笔顺:撇折、撇折、提、横、撇折、横、竖、撇折、撇折、提、竖、横折、横。共十三画,(3)注意:肃的笔顺:横折、横(向右出头)、横,中竖,再写左撇、右竖,最后里边小撇、点。,

7、齑j的笔顺: 先写文,左撇、右竖,最后中写韭。(捣碎的姜蒜、韭菜),10、敝(撇、弊、鳖、蔽)的左旁笔顺:点、撇、左竖、横折钩、中竖(向上出头)、里边撇、点。敝十一画,11、三个特殊字形的笔顺:凸、凹、噩 (1)“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凸共五画。 (2)“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共五画。,(3)噩:横、竖、左口、右口、横、左口、右口、横,共十六画。,12、部分部首的笔画,笔顺: (1)阝(双耳刀):横撇弯钩、竖,两画。 (先右后左),(2)“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快(第一笔为点,第三笔

8、为竖),(3)车字笔画、笔顺的变化: 车做独体字时笔顺横、竖折、横、竖。,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笔顺横、竖折、先竖、最后提. “牛”独体字:撇、横、横、竖;偏旁:撇、横、先竖、最后提。,13、末笔为人: 火、臾、爽 (1)火笔顺:点、右上小撇、中撇、捺,(2)臾笔顺:左上小撇、竖、短横、右横折、短横、托底横,最后写人。,(3)爽笔顺:横、左撇、点、撇、点、右撇、点、撇、点、最后写人。,(4)脊上部笔顺:左点、提、右小撇、点、中写人。 注意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小结,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

9、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 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 三框首横末折,大囗最后封底; 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 如“山”、“小”、“办”、“水”、“承”等。 如“犬”、“尤”、“戈”、“龙”、“成”等。, 如“冈”、“同”、“网”、“周”、等。 如“凶”、“画”、“函”、“幽”等。, 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如“四”、“回”、“园”、“国”等。,汉字书写规律 方块汉字真美丽,书写规律在变笔。 捺在左内缩成点(如:泰),左边底横要变提(如:地), “月”字当底撇变竖(如:背),左竖弯钩变竖提(如:顷), “西四”当头不拐弯(如:粟、罢),“

10、雨”字当头短而齐(如:露), “小可几羽”在上钩收起(如:尖、哥、朵、翟)。 要想举一能反三,请把规律记心里。 【田字格: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空隙】,1、笔画的书写规律。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等8种。每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因此写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在笔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笔画的形状,领悟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的要领,从而掌握好每个基本笔画的规范写法。笔画的书写规律包括运笔的规律及变化的规律: 运笔的规律。楷书的笔画形状各异,但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三个基本步骤,即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

11、提出尖),书写任何笔画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步骤,只是用力部位不同而已。 变化的规律。汉字笔画富于变化,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在“月“字中写成竖撇,而在“千“字中就要写成短撇。这些笔画在不同汉字中又有一定的变化,如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反、禾、后“等字;而在字的左上部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失、朱“等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揣摩笔画的变化规律。,2、结构的处理规律。汉字字数繁多,字形各异,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以下是三条正楷字结构的处理规律: 横平竖直。汉字中,横画和竖画占的比重最大,要求写得正,写得稳。正和稳的具体表现就是横要平,竖要直。

12、这里所讲的“横平”,不是绝对的水平,而是视觉上的平稳,书写时略呈左低右高的斜势。竖直有两种基本要求:只有单一的竖画,要求正且直;有对称的两竖画,是短竖的,可以呈上开下合之势,是长竖的,可以基本并行。 间距匀称。在汉字中,有许多笔画是连续平等排列的,一画与一画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忽紧忽松,如“曹”字,有七个横画,横画间隔的空隙就要均匀。 主次有别。这一规律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突出主笔。一个字中往往有一笔是主要的。一般来讲,主笔所处的部位往往是字的顶盖、横腰、底托和垂中线。突出了这一笔,字就显得平稳,富有神采。如“鱼“字,最后一横是主笔,书写时就要写得长一点。二是突出主体。一个字由

13、两个或几个部分并合的,其中有一部分处于主导部位,其它部分则要收缩、容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稳定字形。如“眼“字,“艮“是全字的主体,而“目“旁就要写得紧缩。,无论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十分重视写字教育,如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达到这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汉字书写的运笔、笔顺、间架的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笔画运笔规律 点( ):从左向右下方,约45度,由轻到重顿笔写成。 横( 一 ):下笔轻轻一点(顿一下)

14、,顺势向右轻轻运笔,收笔向右下方稍按(短横不必顿挫)。 竖(丨):下笔倾斜一点,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运笔,收笔轻轻提起(垂露竖末笔顿笔)。 撇():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下,略带弧度,轻轻撇出,轻轻提笔。 捺(乀):起笔轻,逐渐用力,到捺脚处按顿,然后将笔轻轻提起。 提( ):下笔向右下方一点,然后向右上方轻轻挑出。 折( 、 ):起笔一点,向右略向上横行运笔,折角处上抬按顿向下。,二、基本笔画异体规律 1、点。 侧点或斜点:凡在字的上方或字中间的单点,一般都写作侧点,如“主、文、字、宇、州、义、叉”等;两点或三点并列时,首点为侧点,如“平、兴、益、来”等(“添、小”除外)。 垂点:凡“ 冖

15、 、 宀 、 ”左边的点均为垂点;四点并列时,打头的点为垂点,如“点、热、烈、照”等。 点 撇:一般两点或三点横列时,收尾的点为点撇,如“半、来、善、学”等字右边的点(“添、小”除外)。 提点:凡“ 冫 、 氵 ”收尾的点为提点,“水”的演变体“ ”左边的第二点亦为提点。 长点:凡与撇交叉的点均为长点,如“风、网、杀、丸”等。,2、横。分长横( 藏头横 )和短横( 露头横 )。两横并列时,一般上横是短横,如“二、半、平、来”等;三横并列时,一二两横是短横,如:“三、主、寿”等。 3、竖。分垂露竖和悬针竖。在字旁的长竖一般是垂露竖,如“界、悟、外、收”等;在字中的长竖一般是悬针竖,如“半、中、丰、巾”等。 4、撇。 斜撇:凡单人旁(亻)、双人旁(彳),几撇相连或与捺及长点交叉、对称时,写作斜撇,如“仁、行、六、网、合、彩”等。 平撇:凡独体字或上下结构的合体字,其顶部首笔是撇时,一般为平撇,如“千、乏、兵、系、秀”等字的首笔画;与直撇顶端相连的撇也写作平撇,如“反、爪、质”等。 直(竖)撇(丿 ):撇凡能独占一边或上下贯通时,写作直撇,如“儿、风、夫、吏、爽”等字中的撇。,三、基本笔画变化规律 1、横的变化。 除“口、日、田”等框形字外,做左旁的字末笔是横的变成提,如“土(地)、王(珏)、牛(牧)、立(站)、马(骑)、女(妈)、车(辆)、子(孩)、止(此)、 佥(剑)、血(衅)、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