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1849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第30课诗四首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诗四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归”是“回归”“回到”的意思。“园田居”是陶渊明在柴桑的旧宅。,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被称为“平淡之宗”,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课文导读:,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的感觉,表达了他对污浊的社会的不满和对淳朴,清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南山:指庐山。种豆后省略“于”。 盛:旺盛,茂盛。 稀:稀疏 翻译: 在南山脚下种豆,野草(长得很)茂盛而豆苗却稀疏。 句解:写南山脚下豆苗的生长情况,表明了作者不善于种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兴(xng):起来,起床 理:整理 ,清除。 荒秽(hu):田中杂草。 翻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杂草,晚间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来。 句解:虽然不善于种田,但他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地劳作。 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狭:狭窄。 草木长(zhng )草木丛生。 夕:晚上。 沾:沾湿,打湿。 翻译:道路狭窄,草木丛生,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句解: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

3、裳,而他毫不在意,为下文议论作铺垫。,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惜:惋惜。 但:只,只要。 使:致使,让。 愿:愿意,心愿。 违:违背。 翻译:衣裳沾湿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句解:此句中的“愿”指保持自己清高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种豆南山 草多苗稀 早起晚归 忙碌耕耘 归田躬耕 归园田居(其三) 山道难走 夕露沾衣 意愿志趣 不惜辛苦 心愿无违,结构图解:,主题归纳:,这首是通过对田园劳动情形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在劳动中淳朴直率的生活情态,反映了诗人保持自己清高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使”出使。 “至”到。 题目意思是“奉命出使,到达塞上

4、” 这首诗作于赴塞途中。,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课文导读:,本诗通过记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斥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一辆车,指随从不多。 问边:出使边疆。问,慰问。 属国:“典属

5、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 居延:故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翻译:轻车简从要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居延。 句解: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经过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飘飞的蓬草。和下面“归雁”均系诗人子喻。 胡天:北方边界外的天空。我国古代称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族人称胡人。 翻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振翮北飞的大雁进入胡天。 句解: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运用了借喻的手法,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烟直:直上 的燧(su)

6、烟。燧烟,古代边塞报警的信号。烽燧燃狼粪,其烟直而聚,故称。 长河:指黄河 翻译:荒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句解: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侯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户:唐代边疆都护府的长官,此指河西节度使。 燕然:燕然山即杭爱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此借指边防前线,并非实指。 翻译:在萧关下遇到骑马的侦察兵,打听到都户正在燕然山前线。 句解:叙述边疆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赞扬了他们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结构图解:,叙事 出事边塞 抒情 内

7、心抑郁 使至塞上 雄浑壮美 绘景 塞外风光 慷慨悲壮 叙事 生活紧张,主题归纳:,本诗叙述了作者出使边塞上的艰苦行程,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荆门”山名,战国时属于楚国。 “送别”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是设想故乡山水送别自己。,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

8、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课文导读:,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以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已是平原旷野,视野顿时开阔,别有一番景色;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远远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显得天空辽阔,境界高远。接着,诗人又以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长江的近景与远景。表现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郡的个性及思考深情。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写得逼真如画。,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jng):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楚国:楚地 翻译:打从荆门山外渡江,远去古老的楚地漫游。 句解:扣住主题,交代了此行目的

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野:平原。 尽:尽头。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翻译: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沿着旷野奔流。 句解:颔联写景,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结:形成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翻译: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似海市蜃楼气象悠悠。 句解:颈联绘景。通过对途中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运用了想象,将水中的月影比喻成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霞之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依然。 怜:爱。一本作“

10、连”。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翻译:无限爱恋我的故乡山水,情意深深送我的万里行舟。 句解:运用了拟人手法,深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意味无穷。,结构图解:,叙事:远渡地点,出蜀目的 远景 平野 江流 渡荆门送别 绘景 雄浑壮阔 近景 江月 云生 意境高远 抒情:怜水送行舟,主题归纳:,诗作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登”是“登上”之意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 名楼之一。,陈与义(1090-113

11、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旌(j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 翻译: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楼上悬挂的帷幔一动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 句解:交代岳阳楼的地势和氛围。上句写岳阳楼的地势,下句写楼上冷清闲寂。,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徙倚(

12、x y):徘徊。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欲:将要。 翻译: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山之下。 句解:写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及登楼的时间。,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翻译:我不远万里游到此处,三年来漂泊多难,现在登临此楼更惹恨添愁。 句解:表现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吊古:哀吊,凭吊。 沧波:苍茫的大海。 翻译:家国之恨,身世之愁,使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我在此凭栏吊古,眼前山河破碎,怎不悲从中来? 句解:写朝廷苟安一隅,多少仁人壮士难酬,眼看自己越来越老,无限的悲凉挥之不去。,结构图解:,登临楼上 叙事 暮时徘徊 万里来游 登岳阳楼(其一) 三年多难 家国之恨 椎幔 夕阳 身世之悲 绘景 日暮 沧波 抒情:无限悲伤,主题归纳:,这首是写了登岳阳楼的无限感慨之情,表现了作者满腹的家园之恨和身世之愁,发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命运的呐喊和呼唤。,作业:,1.背诵并默写 2.要理解每首诗的意思,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作者抒发了什么,每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