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1773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_饮食文化讲义(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 饮食文化 专题,饮食文化,一个民族饮食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制于其居住地域特定的自然环境、气候物产以及由此伴生的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即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从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看,青海各民族都经历过茹毛饮血的生食、继而熟食、进而烹饪的阶段。,饮食文化,饮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的需要按照马斯洛心理学上说的: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后才进入下一个需要层次,而其中饮食需要属于第一层次的,所以人的饮食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诚然,人的饮食需要虽然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但是满足这种自然的本能需要的、却采取文 化的形式。比如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独特复杂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

2、系统、烹饪方式和进食程序仪式等。 所以看起来很复杂的饮食文化满足的却是人类饮食的本能需要。,饮食文化,第一节 藏族饮食文化,藏族饮食文化,藏族日常生活中的饭食,因农区(含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制作方式各地亦有所不同。 从总体上看,藏族传统的日常饮食主要有糌粑、面粉(冬小麦)、肉类和奶制品。,藏族饮食糌粑(1),糌粑系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特有的一种麦类作物青稞(藏语称为“艿”一Nei)经加工磨制而成。 青稞本是青藏高原生长的一类野生作物,在藏族史籍和人类起源神话中曾为藏族先民提供了“不种自收”的食粮,后经千百年的培育成为藏区农作物的主要品种。,藏族饮食糌粑(2),西藏昌

3、都卡若遗址和曲贡遗址发现的粟米类作物,说明藏族先民培育和种植以青稞为主的粮食作物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藏族神话青稞种子的来历,则把藏民族赖以生存的粮食的获取归功于神话英雄阿初王子,是他经历了重重磨难最终从蛇王那里得到了青稞种;而后世成书的受佛教影响较深的一些典籍,则将青稞等粮食种子说成是观世音菩萨所赐。如西藏王统记(又译王统世系明鉴)云:圣者(指观世音菩萨)“从须弥山缝间,取出青稞、小麦、豆、荞、大麦,播于地上。”,藏族饮食糌粑(制作工序),炒青稞 磨青稞 抓糌粑,藏族饮食糌粑(制作工序),炒青稞:是一件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活,关键是颠炒的时间和火候要恰到好处。 事前需将适量的砂子在炒锅内加热烧

4、烫,把用清水浸沥过的青稞放人炒锅内混匀颠炒,滚烫的砂子与青稞粒相碰,青稞粒噼噼叭叭爆裂成青稞花,发出诱人的香味。用筛子将已炒熟的青稞花与砂子分离。 炒得好的青稞粒粒象绽开的朵朵小白花,香味四溢,酥脆香甜。如颠炒过久,青稞变成粒粒黑仁,磨出的糌粑味发苦,缺乏香味;颠炒时间不够,浸过水的青稞未熟透,磨成的糌粑不仅香味差,还会使人胀肚。,藏族饮食糌粑(制作工序),在藏区磨糌粑多用水磨。但常用的是手磨。,藏族饮食糌粑(制作工序),手磨在藏区也广泛使用,尤其在牧区,几乎为各户必备之物,这是因为手摇小石磨携带方便,适应牧民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手磨方便实用,但费时费力。现在使用上了电磨。以电作动力,把人们从

5、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然而,有些人认为电磨磨出的糌粑不香,有铁味,不如传统的水磨或手磨磨制的糌粑有滋味。,藏族饮食糌粑(制作工序),抓糌粑:取一木碗或瓷碗,倒人热茶,内放一块酥油,再放入适量糌粑,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还可加入少量碎奶渣或白砂糖,用手调和均匀后抓捏而食。“抓糌粑”的方法为左手五指托住碗底,右手食指和中指将糌粑面缓缓压人茶中,左手在右手掌的护持下依顺时针方向轻轻转动碗,右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指头顺着碗壁边抓边捏,直到糌粑、酥油和茶水完全混匀,然后抓捏成团,即可食用。,藏族饮食牛羊肉,牛、羊肉:是藏族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更是广大牧区牧民生活的主要食品。肉类的吃法一般为将鲜肉或冻肉用清

6、水煮熟,用小刀切割食用,冷热均可;也可砍成小块炖萝卜。,藏族饮食牛羊肉,牛羊的宰杀多集中在深秋和初冬季节,经过夏季和秋季的牧养此时的牛羊膘肥肉满,而且在寒冷的季节肉容易保存。 在屠宰季节,人们还灌制血肠和肉肠。血肠在宰杀牛羊时用新鲜的牛血或羊血混合少许糌粑和切碎的牛羊肝、心、油等加上盐及调料灌人清洗过的小肠,肉肠则是将切碎的肉、油拌以盐等佐料灌制。血肠和肉肠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品,需煮熟而食。风干牛羊肉是极具特点的肉类食品,深受藏族人的喜爱。各地都有制作风干牛羊肉的习惯,而以果洛、黄南等地的干肉质量最佳。,藏族饮食牛羊肉,肉肠 血肠,藏族饮食牛羊肉,风干肉:将肉切成约尺余长寸余宽的长条,码放于房

7、檐等地方。由于青海的冬季天寒地冻,气候干燥,牛羊肉经数月自然风干后,味道清纯,口感酥脆,令人一食难忘。有的人家在制作风干肉时还抹盐、辣椒粉等佐料,做出的干肉别有风味。,藏族饮食奶制品,青海藏区是以牧业和半农半牧为主的地区,牛羊等牲畜饲养多,奶类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之一。奶类食品主要有鲜奶、酸奶、干酪和酥油等。人们一般喜欢喝牦牛奶,不喝羊奶尤其是山羊奶,羊奶多提炼酥油。,藏族饮食奶制品,酸奶的制作方法简单,经牛奶加工发酵而成。藏语称为“雪”。有两种,一种是用未提炼过酥油的奶制成的酸奶叫“俄雪”,味感醇厚,营养丰富,“达雪”则用提取过酥油的酪浆制成,质量和口感稍差。,藏族饮食奶制品,干酪又

8、俗称奶渣,也分两种,一种用提炼酥油后剩下的汁水经熬煮,藏语称为“曲拉”(phyurra),待水分蒸发后锅中出现白色块状物时,倒人袋中控尽水后晾晒干,或将白色块状物加工压成饼状或切成块状晾干食用。另一种用不提炼酥油的乳汁熬制加工而成。根据奶渣的口味、品质、干湿等通常分为酸奶渣、甜奶渣、干奶渣、湿奶渣等。奶渣是人们日常饮食和外出劳作的必备食品。,藏族饮食奶制品,酥油是藏族饮食结构中的重要构成,藏族人的生活几乎离不开酥油:抓糌粑离不开酥油,打茶更离不开酥油(不然就不能称其为酥油茶了),油炸食品离不开酥油,连婚丧嫁娶、年节庆典、迎来送往等场合酥油也都是不可缺少的。 酥油藏语称为“玛尔(mar),是直接

9、从牛奶或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藏族饮食奶制品,传统提炼方法为:将奶汁倒人称为“雪董”(zhomdong)的特制大桶里,用一下端嵌有带缺口或穿孔的类似活塞的圆木片“甲洛”(木片正中固定有一根高出桶一尺左右的木棍)一提一放上下搅拌,一般需用力搅拌数百次甚至千余次才能使水乳分离。待木桶表面飘浮着淡黄色的脂肪质时,用手捞出放人盛有清水的盆或桶中,冷却后的脂肪质变硬便成为酥油,藏族饮食奶制品,酥油的质量以夏、秋季为佳。夏、秋季提炼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油香浓郁,口感绝佳,冬季酥油则呈淡黄色。羊酥油为白色,口感、色泽及营养均不及牦牛酥油。 本草纲木兽部云:“酥乃酪作,性与酪异。然牛酥胜羊酥,牦牛酥复胜家

10、牛(酥)”。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藏族驯养的家畜。,“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民族”,牦牛,属于牛科,学名为 Bos mutus。 体型似家牦牛,但要大得多,肩部也特别高耸。体长20028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在500千克以上,雌雄均具角,四肢粗短,蹄大而圆,蹄甲尖小,但特别强硬。头和躯体背面的 毛短而光滑,喉、颈、腹、体侧及尾部均具长毛,腹毛可长达70厘米。除鼻吻部周围有少许白毛以外,全身呈暗褐黑色。野牦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民族”,一方面,牧区先民世代过着游牧生活,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得最紧密的动物就是牦牛,因而出现牦牛图腾崇拜是牧民物质生活和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11、。 另一方面,在藏族地区流传着一则猕猴演化成人的图腾神话,分别在玛尼全集、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等历史著述中予以记载。可以认为猕猴应是藏族农林区的图腾,而牦牛确是藏族牧区游牧部落的图腾,这也证实藏族文化的多元特性。,藏族饮食饮料,藏族的日常饮料有两大类,即茶和酒。 茶有酥油茶、甜茶(奶茶)、清茶等,以酥油茶最为盛行。 酒有青稞酒和藏白酒,以青稞酒最为著名。,藏族饮食饮料,藏族饮茶的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吐蕃时代。据藏文史籍汉藏史集记载,吐蕃王朝第36代王都松莽布支(又名赤都松phrivdussrong公元676704年在位)时期,藏地出现了茶叶和瓷器。,藏族饮食饮料,藏语称茶为“贾”,显

12、然系来自于汉土的文化借词,反映了藏汉民族源远流长的经济文化交流。藏族饮茶之风在吐蕃时代就已兴起。 李肇国史补下卷记有一则关于吐蕃人饮茶的故事:“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 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邕湖者。”,藏族饮食饮料,饮料中另一大门类便是酒,称为“羌”(qang)的青稞酒早已是世人共知的藏族酒类饮料的代名词。,藏族饮食饮料,藏族饮酒的历史远远早于饮茶的历史。从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吐蕃文献看,其中不乏对酿酒和饮酒的记载。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传记篇中,便有记载松赞干布时老臣韦邦多日义策用

13、青稞煮酒,邀请赞普至家中敬献饮宴了事: “后,韦邦多日义策老耄,曝日闲住,适逢墀松赞赞普自辗噶尔往畿曲河谷,邦多日义策乃托请枕聂多日祖 伦转禀赞普请大王再盟一誓,赐一物,与我之子孙立盟,以半克青稞煮酒,敬献饮宴赞普乃与之盟誓。” 。,第二节 撒拉族饮食文化,过去,撒拉族绝大多数群众生活贫困,食物主要以青稞,洋芋为主,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食物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食以小麦为主,辅食以青稞、荞麦、洋芋、及各类佐食蔬菜。饮食品种主要分面食、肉食、小吃和饮料等。,撒拉族饮食面食,撒拉族面食,融汉、藏、回等多民族的面食技艺于一体,做出蒸、炸、煮、烤、炒等各种面食,特点是做法精细,味道香

14、美,具有突厥传统和高原风味。 蒸制面食有花卷,各种包子、酥盘等,还有一种芽面,可用碗蒸着吃。,撒拉族饮食面食,雀舌面是撒拉族人待客敬老人时,特意做的一种面食,这种面食形似雀舌,薄且小,小巧玲珑,进口后,不拖舌,不哽咽,对老年人特别适宜。 搅 团是撒拉族妇女和老人普遍爱吃的一种面食,尤其是在闲暇季节,妇女们三五成群集中到一家,大家一起动手做一顿荞麦面的搅团(水烧开的锅里,将荞麦面徐徐撒入,一手持木棍搅拌,至稠糊状,焖十几分钟后,倒入些开水,再焖几分钟即成,而后,搅团捞到碗里,用勺底压平,调上佐料后即可吃)。 麦仁饭是丧葬礼仪中全村人集中食用的一种食物。将麦子捣烂并吹去麦皮,倒进大锅,放少量蚕豆并

15、开始烧火,麦仁煮烂后,再把一旁炒出来的肉丁、葱花等放进锅里,然后喊叫全村人吃麦仁饭。,撒拉族饮食面食,炸制技术是中国清真寺饮食文化中的传统技艺,撒拉族油炸面食富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为馓子,月牙油香等。馓子已成为中国清真寺美食中的佼佼者,是撒拉族宴席上不可缺的食品。,撒拉族饮食面食,炸馓子的一天,天不亮时,小伙子们就开始揉面,面揉好后,做成直径尺五左右,厚有三寸的圆形面团,正中挖一个孔,将手套进孔内,并用两手抡成圆筒状,使其增加柔韧性放在案板,切成块,表面擦点青油,放进陶缸中,盖住盖子,约半小时至一小时后,一个一个拿出来,两块中挖一小孔,先用手指抡起来,然后用手,越拉面圈越大,面棍越细,这样一直

16、拉到比筷子还细时为止,将几根缠绕在一根提前削成的木棍上,放入煮沸的油锅中炸熟既可。,撒拉族饮食面食,月牙油香是循化孟达地区独有的一种面食,每逢开斋节或宰牲节,每家每户都炸月牙油香招待客人,共度佳节。 月牙油香的制作很简单,先将罐内的稀发面上倒在案板上,放少许碱搅匀。一旁生火,锅中倒入三分二左右的动植物油,待油烧熟后,顺手抓起一把罐内的面桨,在手心中交叉拍平,猛然间,将面块两边一扯,向下轻轻一甩,放进油锅里炸熟,捞出后即可食。,撒拉族饮食面食,面食中还有烤、煎、馄制食品。如馄锅,原为当地藏族的一种食物,后来,撒拉族被学之食用。做法是:将发面揉好,放进直径约20厘米烧热的带盖铁锅内,然后将铁锅埋入灶口或炕洞的火灰堆中,约5分钟左右转一下铁锅位置,大约焖20分钟既可食用。玉米面球,撒拉族语称“包谷疙瘩”。是撒拉族传统的馄制食品。做法是:把烫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