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1623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时 间 地 点办公室教研员 主持人李晓英参加人员班主任、各校主任、教育组领导主要 内容校本教研的研讨 活 动 记 录 李川:检验方程的方法并不是很难理解,学生已看了基本上明确了,我认为在交流的必要性不是太大。宋丽巍:在我这节课中没有设立小组合作,教师牵的太多,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担当我教学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文章的重点时,学生不能理解了,我应把握时机设立小组合作。孙国庆:我这节课中没有设立小组合作,是因为在二年级试讲时,小组合作的效果不好,所以在我们班我就没采用。我有时对小组合作时机的把握有些疑惑,但通过研讨也明白了如何把握交流的时机了。张翠珍:老师们刚才结合自己

2、的课堂谈了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小组交流,我认为谈得很好,确实在当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时;当学生用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设立合作很有必要。刘主任: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它的实效性,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的难易程度和探究问题的有效性来把握。但刚才有的教师说预设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小组合作是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的方式,备课时应该预设,课堂中可根据生成随机把握,如果预设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的解决了就没必要小组交流了,如果课堂中生成了学生不易独立解决或是答案多种时可随机设了小组交流。

3、后营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时 间 地 点办公室教研员 主持人李晓英参加人员班主任、各校主任、教育组领导主要 内容校本教研的研讨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 活 动 记 录 准备:06年12月13日教育总校的校长、主任及各校的主任到我校进行听课及参加我校的校本教研的研讨,先听了我校四位教师的课后进行了研讨。李晓英: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学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常常看到小组交流居于形式,课堂热闹了,但没有它的实效性,为此我们把“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作为我们的校本教研主题。下面就请讲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课堂围绕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是反思。莫静蕾:小组学习已是

4、课堂教学中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两个小组学习的机会,一是在当学生争论谁是三分球的投求高手时,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时调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我感觉这个合作的时机把握不错。另一个合作则是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感觉效果不太理想。尚子兰:我非常同意莫老师的观点,当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设立小组合作非常有必要。莫老师第一次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比较好,能在交流中解决同学之间的分歧,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我教学的这节课中,预设第一个环节时我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但教学中看到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意义时有一定的困难,随

5、即设计了小组合作,效果不错。这说明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但我有一个疑问,在我这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各自看书中的检验方程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交流还有没有必要?当前小学校本教研几种现象的反思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研制度正在广大中小学得到推广和实施,也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对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化,对学校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小学校本教研过程中出现的几种现象影响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入思考。一、教研选题“偏”校本教研的内涵应该是教学研究向学校的回归,向教师的回归,向教学实践的回归。其选题的过程应该历

6、经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的过程,具体地说,首先,校本教研的选题不是学校领导、专家学者、行政部门从上而下强加给教师的“他人的问题”。应该是教室里、教学中发生的真实问题,是教师发现并提出的自己的问题;其次,选题还应该历经一个收集、分析、提炼、整合再由学校确定下达教师、教研组,作为的校本教研选题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笔者在不少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发现,校本教研选题大量存在选题偏离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选题太大,比如“我与新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进区域教研”等,这样的选题可以说是无用的“真理”,正确的“废话”。二是选题不切合实际,比如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学校的教室门窗破损都无法维

7、修,学校里也尚未配备电脑,学校却选择了“语文学科和多媒体教学的整合”,这样的选题明显是一种摆设;三是选题不具有普遍性,不具有教学研讨的价值,比如有一所学校把一位低年级教师提出的“指导学生正确的拼读方法”确定为全校的选题,这样的问题其实只要让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去探讨就行了,不具有普遍性,作为全校性的选题价值不大。上述几种情况提醒我们在校本教研选题的形成和确定过程中要注意过程的指导和监控,注意选题的当地性和当时性,提高选题的价值和质量。二、自我反思“浅”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前反思要具有前瞻性,教中反思要具有监控性,教后反思要具有批判性。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和观念的局限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8、的形式主义等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自我反思更多的仅仅是就担任学科课程的教材处理、教学环节安排作一些简单的描述,仅仅局限于教前反思,而且缺少独立思考的成分,缺乏针对性,缺乏理论的深度,显得十分的肤浅。其实,自我反思除了应该对教材处理、教学流程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之外,更重要的还应该透过教学现象,揭示教学实践中闪光点背后蕴涵的教学理念,对出现疏漏或失误的原因进行研讨,尤其是教者在教中的真实体验和当时心理状态的交流,实现校本教研中理论和经验的共享。教后,还可以针对捕捉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与同伴交流、对话、沟通,设想进行教学方案的二度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9、三、同伴互助“假”校本教研强调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对话、协作、互助,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群体并未能出现上述令人满意的情境,既没有教师个体敞开的心扉,缺乏大胆的质疑,更别奢望真诚的批评指正、激烈的辩论。有的只是不着边际的漫谈、虚伪的赞扬,你好我好他也好,即使偶尔触及问题,一定要像药片一样裹着糖衣,这种场景我们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个体自身的认知问题;二是学校的管理机制,尤其是评价机制的制约,尚不能为教师的教研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宽松、开放的讨论领域。针对上述现象,首先是要加快学校管理机制的改

10、革,为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为教师的专业研讨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其次,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研观,改变封闭保守的心态,以阳光的态度积极投入专业研讨。四、专业引领“虚”校本教研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必须教育专家、教研员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否则,校本教研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化只能是停留于低层次的水平、迈不开实际性的步伐,希望教研向可持续纵深发展是不可能的。当前在不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实践中,专业引领环节明显的不是理论缺位,就是理论空泛。专家们深入一线的机会十分难得,即使有机会进入学校,大多专家要么是“高屋建瓴”的空洞理论,要么是“忧心忡忡”

11、的满腹牢骚,要么就是言辞激烈“炮轰猛击”,只“破”不“立”,极少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缺乏实用价值。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我们的专家学者及教研部门的教研员能够“走下去,走进去,沉下去”,一是下到基层,走到教学的第一线,走进课堂前沿,融入教研现场,感受课堂中教师学生真实的生命状态,掌握教学的真实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把教师的优点说够,给人鼓舞,同时把问题说透,给人启迪;二是沉下心进行教育科研,尽量克服浮躁心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据调查表明,新课程通识培训中,不少课程专家的讲座大多只是停留于空洞的理论层面,不是很受教师的欢迎,一方面是大多的教师局限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素质 ,对于不少专家的理论表述、专业

12、术语本来就一知半解;另一方面,无庸讳言,不少的专家对教学一线的真实情况也不甚了解,以至理论脱离实际,教师欢迎的是专家们建立于对教学现实真正了解基础上,理论和实践结合点上,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尤其要倡导专家学者、教研员转变角色,亲上课堂,对教学实践作更加真切的体验,这样才能克服校本教研活动中理论引领的虚浮而脱离的现象。同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倡导教师要读书,理论自学也是一种专业引领,更是一种现实的途径,一定要克服经验主义、操作主义、实用主义,要认识到理论的价值不单在于操作,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人以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友谊大街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实录 教研人员:语文教研中

13、心组成员(黄莺、李春霞、王海娟、韩慧丽、刘建云、刘海澜、刘瑞珍、吴玉辉、邢永革、张泽坤、李诺、)教研地点:学校大教室教研时间:2005年12月8日会议主持:李春霞记录人员:刘瑞珍录像人员:王浩文字整理:刘瑞珍、李春霞 一、问题的提出主持人: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这里是“河北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讨会”友谊大街小学分会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友谊大街小学的全体师生,欢迎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自从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来,我校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天向大家展示的是我校的语文教研活动。新课标就“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

14、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究竟怎样让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如何指导感情朗读,老师们是有困惑的。我们学校有征集问题的制度,在本学期征集的问题中,这些问题是比较集中的。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把本学期的研究主题定为“如何让。在这个主题下,我们进行了多次研讨。我们以燕子专列为课例,进行“如何让学生流露真情、体验实感”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我们又感觉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学生流露真情、体验实感”中非常重要,于是我们又生成了“体验真情实感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这样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

15、们又以关于牵牛花的评论为课例进行研讨。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达成共识,感情朗读是体验真情实感非常有效的方式。就这样我们在一次次研讨中,都有新的发现,也生成新的问题。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呢,于是我们又将这次的研讨问题定为“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以课例为依托,进行研讨。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首先找准教材的定位,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然后确定朗读指导的点。今天为我们提供课例的是李诺老师,她执教的是冀教版第三册28课戈壁滩上古长城,请大家做好记录,同时也把自己对课的分析、思考及时地记录下来。下面请李诺老师开始上课。 二、课堂实录 戈壁滩上古长城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李诺 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以及古长城从古至今的变化,感受长城深刻的内涵。2、 读中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战争场面的宏大、肃穆,感受和平环境的悠闲、祥和,从而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3、 正确认读12个生字。教学准备:长城图片 民乐十面埋伏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长城图片)师: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具有“东方游龙”之称的万里长城,它奔腾起伏,蜿蜒曲折,就像一条巨龙在山间飞舞。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是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